一线心声 | 协和医护人员连续多天助力北京市大规模核酸采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近来,面对传播力更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北京市紧急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以期尽快阻断疫情传播。北京协和医院贯彻中央精神,按照北京疫情防控部署,自4月25日起组建核酸采样队分批次前往东城区、西城区、通州区开展社区采样工作,快字当头助力首都抗疫。
北京协和医院多支核酸采样队在东城区、西城区、通州区等多个点位支援社区核酸采样工作。
大规模核酸检测就是在与病毒赛跑。医院接到上级紧急任务后,院长张抒扬、党委书记吴沛新靠前指挥,医务处、护理部、西单院区事务管理处等多部门协调,全院各科室积极志愿报名,迅速组建核酸采样队连续支援社区防疫工作。
队员们往往深夜刚收到采样通知,清晨就要到岗开展工作,他们有的刚结束前一天的工作,有的刚迎来难得的休息日,无论何种情况,大家都积极响应。儿科住院医师周煜几天内两次志愿报名支援社区核酸采样工作。一句简单的“我可以,我能去”背后是自己努力创造的条件:为了不耽误医疗队早上5点准时出发,前一天医院工作结束后他没有回家,而是主动选择了驻守医院。他说:“医务工作者本就是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疫情来临,就应该由我们冲在前面。”
51岁的手术室护士长高海燕平日负责手术室麻醉科200余人的工作排班,4月29日晚她接到通知,“五一”期间要抽调科室力量支援社区核酸采样工作。她和教学老师张捷作为科室核心组成员率先报名,分别于5月1日、5月3日带队外出完成核酸采样任务。她说,节日期间工作,哪有护士长不带头的道理,更何况同组的年轻人还积极承担了需要爬楼奔走的入户采样工作,“抗疫关键时刻,每一个协和人都会力所能及地承担尽可能多的任务”。
口腔科副主任医师董海涛曾多次参与医院核酸采样工作。“五一”期间,他再次放弃休假,主动请缨。5月4日,正值北京气温骤升,穿着厚厚防护服的他没有丝毫怨言:“身体上的冷热都是小事,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更何况我是一名党员,就要站得出来,绝不退缩。”
特需专家门诊护士卢月英是一名高年资护士。她坦言,穿着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在烈日下工作超过10个小时,的确忙碌又辛苦,但是来自医务处同事的问候关怀、群众和社区志愿者的配合支持都让她觉得无比暖心。“尤其是当一天的工作完成后,社区工作人员发来消息,说我们是建国门街道当日采样最多的点位时,我觉得特别自豪!”卢月英激动地说。
除了身经百战的“老将”,年轻人也在一次又一次的紧急采样任务中成长起来。西单院区内科综合病房的李美宣是一名年仅23岁、刚入职的新护士。她说,“这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也是一次磨砺、一次学习,让我再次深深感受到协和人面对疫情和困难时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甘于奉献。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为人民服务我责无旁贷。希望我们每个人的全力以赴,能早日驱散疫情的阴霾!”
肾内科的年轻护士白晨晓也是第一次参加外派核酸采样任务,非常迅速就进入了高效的工作状态,她感叹道:“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也做得很好,为队员们积极协调了衣物、食物等物资,我们采样队员只需要专注于本职工作,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核酸采样队员周煜清晨5点出发,晚上9点返回,他用手机记录下了深夜仍灯火通明的协和。
从清晨到深夜,队员们始终以耐心的态度、娴熟的技术、专业的操作服务群众,展现出协和人的专业水平与使命担当。
当前北京市疫情仍持续在高位运行,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协和人将继续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伟大抗疫精神,用专业技能、优质服务为人民生命健康构筑起坚固防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