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产新药和疫苗创下纪录,达到69个。在政策引导、资本加持下,创新药物的数量和质量均大幅增加,中国创新药正迎来蓬勃发展,未来前景无限。
前言
2022年4月1日,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刊发了关于我国创新药领域的统计文章。清华大学陈晓媛研究员团队综述了当前我国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药物并根据药物靶点、作用机制和开发阶段,对药物进行分类。
一、总体趋势
截至2021年7月1日,中国所有治疗领域共有2251种在研药物(包括药物和生物制品),根据药物类型,将药物分为五大类(小分子、单抗、重组蛋白、疫苗和下一代药物)。根据作用机制,将2251种药物分为First-in-class、Fast-follower和Me-too。其中First-in-class 418种,Fast-follower 473种,Me-too 923种(图1)。肿瘤是目前最活跃的治疗领域,占总药物的55%,其次是传染病,占11%。First-in-class中治疗领域主要集中肿瘤,占比67%。
图1中国研究药物概况(包括疫苗)
在国内,由于研发创新仍处于初级阶段,Me-too药物就占了一半。最大的治疗领域是肿瘤,包括71个CD19导向的CAR-T疗法,37个基于PD1/PDL1的单抗和28个HER2靶向治疗(图2和补充图2)。
图2 First-in-class、Fast-follower和Me-too的前五个靶点
补充图2 First-in-class、Fast-follower和Me-too的前十五个靶点
基于Me-too药物的成功,许多生物制药公司已经获得了研发Fast-follower或First-in-class的信心。共有194种 (46%) First-in-class药物是针对新的靶点设计的。下一代技术在向First-in-class药物的过渡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图1),通常是通过以新的方式解决既定靶点,如HER2 (图2)。在下一代药物中,细胞疗法的药物是最多的,其次是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在中国,细胞疗法受到双轨制监管,其中产品可以在卫生当局注册为研究新药(IND),也可以在个别医院的研究者发起的研究中进行测试。截至2021年7月,394种细胞疗法中有321种(81%)通过这种研究者发起的研究开始临床开发,这可能为IND申请提供初步证据。
二、抗癌药物的发展
与2020年1月相比,抗癌药物已从787种增加到1,283种(图3),主要包括免疫肿瘤药物(281种)和靶向药物(180种)。在不同类别的免疫肿瘤药物中,细胞疗法的增幅最大,增加了144种,其次是T细胞靶向免疫调节剂。与总体First-in-class药物一致,细胞疗法和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主导了肿瘤First-in-class药物(图3)。
图3 中国在研抗癌药物的分类
三、其它治疗领域
传染病是第二大治疗领域,包括46个First-in-class,52个Fast-follower和114个Me-too药物。其中,60个候选药物集中在乙肝方面。新的作用机制包括抑制乙肝病毒进入、乙肝病毒衣壳组装调节剂、RNAi疗法和抗PD1/PDL1抗体。值得注意的是,First-in-class药物PDL1皮下纳米体envafolimab在临床IIb期实验(NCT04465890)中展示了治疗慢性乙肝的潜力。
COVID-19的流行传播激发了研究者致力于开发有效疗法和疫苗。自2020年以来,除了在中国获得批准的四种国产疫苗外,还有36种旨在应对COVID-19的国内的新疗法和疫苗,以及另有 25 种在研药物重新用于COVID-19。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2月,全球第二款COVID-19中和抗体组合疗法--安巴韦单抗(Amubarvimab)和罗米司韦单抗(Romlusevimab),获得中国上市许可,正在考虑获得 FDA 的紧急使用授权。
四、小结与展望
2021年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国产新药和疫苗创下纪录,达到69个。在政策引导、资本加持下,创新药物的数量和质量均大幅增加,中国创新药正迎来蓬勃发展,未来前景无限。
参考文献:
《Evolution of innovative drug R&D in China》
https://doi.org/10.1038/d41573-022-00058-6
编辑人:????Transparent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