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在临床中,很多患者被诊断糖尿病时,血糖就已经很高,甚至已经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了,这是因为半数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无典型糖尿病症状。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在临床中,很多患者被诊断糖尿病时,血糖就已经很高,甚至已经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了,这是因为半数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并无典型糖尿病症状。
因此,针对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2型糖尿病,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这种筛查还可以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并给予积极干预,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样的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需要进行糖尿病筛查。在成年人中,有以下情况的为高危人群,包括:
有糖尿病前期史;
年龄≥40岁;
超重、肥胖,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24kg/m2,和(或)中心性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缺乏体力活动者;
有巨大儿分娩史或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女性;
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女性;
有黑棘皮病者;
有高血压病、血脂异常或服用降脂药、冠心病者;
使用过类固醇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治疗者;
在未成年人中,2型糖尿病也不容忽视,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及青少年(体重指数≥相应年龄、性别的85百分数),如果母亲妊娠期间有糖尿病,或一级或二级亲属有糖尿病史,或存在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压或血脂异常,也应进行2型糖尿病筛查。
那么,知道哪些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后,我们应该怎样进行筛查呢?
推荐的筛查方法是两点法,即检查空腹血糖及75g口服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只进行空腹血糖检查可能漏掉以糖耐量异常,也就是糖负荷后血糖升高为首先表现的人群。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一段时间的平均血糖水平,如果无法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那么查空腹血糖的同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也会提供一定帮助。
那么口服糖耐量试验的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进行检查前,应尽量停用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试验前3日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不少于150g;
检查当天需要空腹,就是8-10小时不进食,不饮饮料,并需要在早上7-9点开始检查;
检查时需要取静脉血,手指血糖不能作为诊断标准;
试验过程中,不能进食,不能饮茶及咖啡,不能吸烟及剧烈运动;
如果筛查结果正常,可以每3年进行1次筛查,如果不正常,为糖尿病前期,则应每年进行一次筛查。
最后,我们讲了很多高危人群的筛查,但并不代表不是高危人群的,就不会发生糖尿病,大家都应该多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限盐,戒烟,限酒。
对于高危人群来说,更应积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减少可干预的高危因素,如减轻体重,增加运动等,并定期进行筛查,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对于已经进入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如果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