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目前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早发现、早筛查对于乳腺癌的预防来说至关重要。
5月8日是母亲节,在致敬母爱的同时,我们最大的祝福和期盼莫过于妈妈能幸福安康。 而目前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一大杀手 。早发现、早筛查对于乳腺癌的预防来说至关重要。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和大家聊聊如何关爱母亲乳腺健康,科学防治乳腺癌。
01.早发现—
| 提醒妈妈注意这些乳腺癌预警信号 |
早在4月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我们就向大家科普过乳腺癌。
从中得知乳腺癌的 一大 症状是乳房出现肿块,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症状也会向我们发出警报,提醒我们警惕乳腺癌呢?
01 乳房表面或周边的皮肤产生皱褶
这可能意味着乳房内部有肿块,导致乳房内的韧带(纤维组织)缩短,引起组织和皮肤向内收缩,外观呈现褶皱或凹陷。
02 乳房表面或周边的皮肤凹陷
皮肤下陷表示乳腺淋巴管阻塞。这会导致乳房发炎、肿胀,同时还会导致皮肤出现大量的橘皮样变化。 某些情况下,这是炎性乳腺癌的一种症状。
03 乳房组织变厚
这可能意味着泌乳腺小叶内部细胞出现肿块,或者乳房内淋巴管堵塞。
04 乳头或周边出现湿疹样皮疹或发红
这种症状在乳腺癌中非常少见。但在少数病例中,这和一种被称为佩吉特氏病的乳腺癌相关。
05 未经挤压乳头流出异常分泌物
如流出血液或脓,这意味着乳头后方的导管(小型输奶管)内壁可能出现了癌细胞。
06 乳房上血管清晰可见
这可能意味着血管发生堵塞,由乳房肿块或乳房供血量增加引起,同时这种症状还会伴随着肿瘤生长。
07 乳头发生变化
如果出现内陷或位置、形状的改变,或发生非天生的乳头内陷且无法拔出,可能是因为乳头后方的肿块牵引乳头发生内陷。
08 腋窝肿胀
这可能意味着腋下淋巴腺中出现肿块。有时,腋下肿块可能比乳房中的肿块还要明显。
02.早筛查—
| 定期带妈妈做乳腺癌筛查 |
早期乳腺癌一般不会引起不适,很容易被忽视,然后延误治疗。一般来说,有相关家族史、初潮早(12岁前)、绝经迟(55岁后)、少生育、未生育或未哺乳的女性更容易发生乳腺癌。
现在很多女性对乳腺健康保护意识不强,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感到不适也不敢告诉家人,往往等到病情恶化后才被发现送医。所以,加强对乳腺癌早期筛查工作,尤其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更应该格外注意。
01
B超、乳腺钼靶是常用手段
及早发现乳腺癌并接受治疗,才能将其影响和危害降到最低。目前,乳腺钼靶和B超检查被公认为最常用且有效的乳腺癌辅助检查手段。
提醒:
乳腺检查应选在月经结束后3~5天,也可以是从月经开始起的9~11天进行。未婚未育未哺乳的女性不推荐做钼靶检查,但做一次乳腺钼靶受到的辐射和坐一次长途飞机差不多,一年不超过两次的钼靶检查对身体的影响并不大。
02
钼靶诊断乳腺癌更靠谱,40岁以上人群最好每年检查一次
与B超检查相比,乳腺钼靶准确率要高得多。建议年轻女性要经常进行乳房自检,必要时做B超或乳腺钼靶;40岁以上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70岁后可以2年一次。
肿瘤以恶性钙化为主要特征,而钼靶能够更好地发现微小钙化,进而发现无症状或触摸不到的肿瘤,诊断效率较高。中老年女性乳房内的脂肪会替代腺体组织,一旦有小肿块,便能在钼钯片中清楚地看见,诊断效率会比B超检查高出很多。年纪越大的女性做乳腺钼靶的价值越高。
03
BRCA1/2基因检测,帮你预知患病风险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2是重要的抑癌基因,是评估乳腺癌、卵巢癌和其他相关癌症发病风险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也是影响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的生物标志物,BRCA1/2基因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迄今研究证实,约 10 多个易感基因的致病性胚系突变与乳腺癌遗传易感相关。结合国外研究及中国的人群数据,目前认为 BRCA1、BRCA2、TP53 和 PALB2 是高度外显率的乳腺癌易感基因,携带上述基因的突变,增加至少 5 倍以上的乳腺癌风险。
携带上述基因致病性突变的患者和健康个体,临床上可以采用治疗和干预措施。
文章整合自丁香医生、医世象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