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愈集结号】核苷经治慢乙肝患者追求临床治愈的最优选择
邯郸市永年区第一医院 李雪莲
编者按:近年来,慢乙肝领域在追求临床治愈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多项临床研究均显示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可以使慢乙肝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疗效,实现临床治愈的目标。
本期,与大家分享一例核苷(NA)经治慢乙肝患者联合PEG IFNα治疗22周便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的病例。
病历简介
患者姓名:宋XX
性别:女
年龄:23岁
婚史:未婚
病史:
2020年4月查体发现:
ALT 249 U/L;HBV DNA 2.36 × 106 IU/mL;HBsAg > 250 IU/mL;HBeAg 28.21 COI;HBcAb 0.01 COI;其余均为正常。
给予保肝药治疗1周,效果不理想,加ETV抗病毒治疗,12周复查HBV DNA 1.14 × 103 IU/mL,24周复查HBV DNA < 5.00 × 102 IU/mL,肝功能正常。
2021年5月5日复查:
肝功能、B超、甲状腺功能、自免肝九项等均正常,HBsAg 2343 IU/mL;HBeAg 16.44 COI决定更换抗病毒治疗方案追求临床治愈。
既往史:
无糖尿病、先心病病史,无手术史,无输血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家族史:无乙肝家族史
联合治疗开始时间:2021年5月
联合治疗前检查结果:
病毒学:HBV DNA 低于检测下限;
血清学:HBsAg: 2343 IU/mL; HBsAb < 1 mIU/mL;
HBeAg: 16.44 COI; HBeAb: 0.98 COI;
生化学:ALT: 27 U/L; AST: 26 U/L;
治疗方案
ETV+PEG IFNα-2b联合治疗
治疗过程
11周,HBsAg大幅下降,降幅接近2 log10 IU/mL,HBeAg转阴,ALT升高
HBsAg: 29.25 IU/mL; HBsAb < 2 mIU/mL;
HBeAg: 0.4 COI; HBeAb: 0.08 COI;
ALT: 57 U/L; AST: 42 U/L;
22周,HBsAg清除,HBsAb转阳,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继续巩固治疗
HBsAg < 0.05 IU/mL;HBsAb: 11.28 mIU/mL;
ALT: 50 U/L; AST: 41 U/L;
巩固治疗至48周,维持HBsAg血清学转换,HBsAb水平持续升高,达200 mIU/mL以上,ALT、AST复常
HBsAg < 0.05 IU/mL;HBsAb: 255.01 mIU/mL;
ALT: 36 U/L; AST: 30 U/L;
继续巩固治疗,观察各项指标变化
指标变化
治疗过程中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
治疗过程中HBsAg和HBsAb的变化
治疗过程中HBsAg和ALT的变化
病例总结
该病例为女性年轻患者,在经过1年的NA治疗后,病毒学得到很好的控制,但是HBsAg下降缓慢,处于2000 IU/mL的水平,相对比较低。为进一步追求临床治愈,转变治疗方案,采用ETV和PEG IFNα-2b联合治疗,经过11周,ALT急性升高,预示了患者很好的免疫应答,HBsAg大幅下降,22周便获得HBsAg血清学转换。巩固治疗时HBsAb水平不断升高,达到200 mIU/mL以上,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进一步阻止疾病进展。
总结几点:
1.HBsAg > 1500 IU/mL的慢乙肝患者同样可以获得临床治愈,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RGT策略,12W或24W的HBsAg下降情况,预估治疗结束时HBsAg的清除率;
2.PEG IFNα与NA联合治疗在机制上是互补的。NA有很强的病毒学抑制作用;PEG IFNα有助于减少NA长期治疗耐药的发生,可加速机体免疫重建,增加HBeAg和HBsAg清除的机会;
3.PEG IFNα治疗易引起宿主免疫介导的ALT急性升高,预示疗效较好;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ALT升高并不需要停止PEG IFNα治疗;
4.PEG IFNα相比NAs可以显著降低肝硬化和HCC发生风险,给患者更多获益。
专家简介
李雪莲 邯郸市永年区第一医院
永年区第一医院 中医肝病科 副主任 主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 中医系
2010年-2011年在邯郸市第一医院进修学习从事内科工作十余年
2016年-2017年在北京302医院进修学习
擅长治疗脂肪肝、酒精肝、肝硬化、肝癌及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