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华法林抗凝治疗很重要
作者/东部战区总医院淮安医疗区 顾生旺
土三七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又名肝小静脉闭塞病,近年报告病例越来越多,临床表现起病急、进展快,患者表现为腹胀、腹痛、乏力、纳差、下肢水肿,部分患者皮肤巩膜黄染;可致严重肝衰竭、顽固性腹腔积液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病情轻重与摄入土三七总量和肝脏对毒性物质的敏感性有关;目前无特效治疗,单纯保肝利尿等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部分病人需要腹腔置管引流排放腹水或腹水浓缩回输治疗,严重者需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或肝移植。早期停服土三七并尽早给予有效适当的抗凝治疗,有可能减轻门静脉血栓形成,最终改善门静脉高压及患者总体预后,减少TIPS与肝移植的需要,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1 抗凝治疗的目的与意义
有些患者随着门静脉高压逐步加重,门静脉血流速度持续减缓,最终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而一旦门静脉血栓形成,则进一步加重门静脉高压,引起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等相关并发症,最终往往预后不佳。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进行正规有效的抗凝治疗,目的就是降低门静脉血栓的发病风险,阻断或减轻门静脉高压相关恶性循环及诸多并发症。
2 华法林抗凝治疗相关机制
华法林开始起效依赖于体内已合成的凝血酶原(因子II)明显下降,因子II的半衰期为72小时,所以口服华法林钠真正起效至少需要3日。因此,口服给药之前,需给予普通肝素(Unfractioned Heparin,UFH)或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
与华法林钠相比,UFH或LMWH起效快,负荷剂量UFH静脉给药可立即起效,皮下给药约3小时可达血浆峰浓度。对大多数临床适应证,LMWH均可取代UFH,但对于严重肥胖(体重>150Kg)及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25ml/min),UFH较LMWH更为可取。
增加华法林的初始剂量并不能加快已合成的因子II清除,高初始剂量反而会因为蛋白C和蛋白s合成减少、迅速清除而致给药初始阶段呈高凝状态,甚至出现血栓并发症。
ACCP-7(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抗栓治疗指南第7版)推荐华法林初始剂量为5-10mg,因种族及饮食习惯、体重差异等原因,目前国内多推荐为3mg。
3 标准治疗方案及理想INR
指导个体化治疗目标
华法林钠1.5mg/d,联合低分子肝素4000IU,1次/12h,皮下注射,并定期监测INR,调整华法林剂量,理想INR在2-3之间。如需要快速抗凝,可同时给予UFH,两者至少重叠使用4d,达到治疗标准2d后停用UFH。对华法林敏感者、老人、有肝脏疾病和出血高危倾向者,起始剂量应相应减少。
抗凝疗效影响因素:华法林口服吸收好,但其吸收、药动学及药效学受包括食物、药物、遗传、疾病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口服华法林后要通过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INR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标INR依抗凝适应证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一般为2-3。
监测PT与INR频率:ACCP-7建议治疗开始阶段应每日监测INR,INR稳定至少2日后可每周2-3次至第4周。
4 华法林治疗相关出血的风险
研究表明华法林在治疗开始的6-12周内出血的发生率最高,最好每周查1次。即使对INR稳定患者,监测间期也不应超过4-6周。
华法林钠所致的出血发生率与INR密切相关,INR>4时,出血危险性增加,INR>5时,危险性急剧增加。
如出现抗凝过度,INR超过治疗范围,患者无出血及高危出血倾向,可将华法林减量或停服,密切监测INR,降至目标范围后,华法林钠再从小剂量开始应用。
如患者有高危出血倾向,需将INR在24小时内降至正常,维生素K1 1-2.5mg口服,可在不需要快速纠正抗凝治疗时应用,相比皮下给药的方式,口服具有更方便、安全等优点。
如需紧急纠正抗凝治疗,应缓慢静注维生素K1(5-10mg,不少于30min)。
有严重出血或INR>20时,可根据情况应用维生素K1 10mg、新鲜血浆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缓慢静滴,必要时可重复给予新鲜血浆和维生素K1。
高剂量维生素K1能引起华法林抵抗,因此重新使用华法林钠时应同时给予UFH,直至患者恢复对华法林钠的敏感性。
华法林钠可透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畸形,对妊娠妇女最好选择UFH或LMWH治疗,禁用华法林钠。但于产后可应用,因为母乳中华法林钠的代谢物无抗凝血作用。
5 其他治疗方法
1 除肝素或低分子质量肝素+华法林钠片外,可选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活化纤溶系统、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等;熊去氧胆酸,可减轻胆汁淤积;
2 可试用(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2)抗凝血酶;(3)去纤苷;(4)谷氨酰胺;(5)N-乙酰半胱氨酸;
3 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需要TIPS治疗,必要时可实施肝移植。
6 肝静脉闭塞病预后
有研究111例患者中86例(77.5%)预后良好,25例(22.5%)预后不良;46例(41.4%)患者行TIPS 治疗,其中有10例(9.0%)患者预后不良,其他患者均预后良好,提示抗凝治疗无效者及时采用TIPS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石革,马国辉,臧靖.抗血栓药—华法林钠的进展与合理应用.中国全科医学,2005,20:1680-1681.
2. 王轶,诸葛宇征,张峰,等。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治疗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中华消化杂志,2016,12:811-815.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