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在透析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 透析患者为什么会发生高血压?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和常见原因为体内液体负荷过多,因为透析患者多数无尿,如果两次透析期间液体控制不好,就会引起血压升高,常称为容量性高血压。这种类型的高血压经过限制盐和水分的摄入、控制好干体重,加上适当的药物干预,一般容易控制;除了液体因素外,透析病人往往存在肾素活性增强而引起肾性高血压,这种类高血压常需要服用一些拮抗肾素的降血压药物;另外,如果患者存在动脉硬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也会造成血压升高。
2. 高血压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
大多数患者血压升高后没什么症状,少部分患者会感到头痛和非常疲劳,而且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血压的高低并不一致,所以有的患者认为只要没有不舒服就可以不吃药,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长期血压高对人体各器官造成的损害是可怕的,甚至是危及生命的。
(1)长期血压增高可使左心室逐渐发生肥厚,从而引起和加重心肌缺血,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导致心力衰竭。
(2)高血压可使脑血管狭窄,造成脑部动脉血管阻塞,引起瘫痪、语言问题,甚至死亡;长期高血压还会增加脑血管壁的脆性,易引起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
(3)长期血压升高可导致眼底出血、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高血压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加重对各个器官的损害。
3. 透析过程中为什么会发生血压升高?
不少透析患者经常问:“我在家里血压基本正常,怎么一透析就会发生血压升高,而且越透越高?”可能有以下原因:
(1)精神紧张、恐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增高,收缩血管激素分泌过多,使外周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
(2)透析液钠浓度过高使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3)透析过程中输血、血浆和清蛋白等,使血容量增加。
(4)超滤太快或过多使有效血容量迅速下降、血液浓缩,增加了血浆肾素的浓度,引起肾性高血压。
4. 透析过程中发生血压升高怎么办?
对于透析患者而言,血压的控制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干体重。达到真正理想干体重的患者,多数血压很好控制,不需要使用任何降血压药物。透析过程中发生的高血压轻者一般没有症状,只需放松心情,不要有恐惧心理;如果血压不能缓解及时告诉医护人员,适当降低透析液钠的浓度,有助于控制血压;如果出现头疼、恶心等不适症状,这时的高血压很少能自行缓解,必须用药物干预。对这种高血压应选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药物,如口服硝苯吡啶(心痛定)或卡托普利(开博通)。轻中度高血压经过上述处理,一般都能够缓解,极少数情况下血压难控制,可考虑静脉用药。
5. 长期高血压患者怎样选用降压药?
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如果充分透析达到理想的干体重,80%以上血压控制良好,不需要服用降血压的药物。除上述因素外,患者有高血压就必须使用药物来治疗。医生会根据血压情况、有无糖尿病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家庭经济状况来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并不是贵的就是好的降压药,一般选择降压药注意以下几点:
(1)应从小剂量用药,以避免透析过程发生低血压,影响透析除水量;
(2)如果血压升高,应首先调整透析后干体重,不宜盲目增加药物剂量;
(3)钙通道阻滞药是有用的,此类药物降压作用较强、副作用较少,已成为多数血透患者的首选降压药。但应优先考虑选择降压持续、平稳的制剂,如氨氯地平(洛活喜)、波依定等,起效迅速的有心痛定等。服用这类药物时一定要注意低血压的发生。
(4)交感神经活性过度升高导致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因此β受体阻断药是有效的,但是此类药物可能会对糖脂代谢有影响,所以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的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常用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康可、博苏等就属于这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应监测心率的变化。
(5)α受体阻断药如特拉唑嗪(高特灵)等,不会增加低血压的危险,可考虑选用。
(6)目前有同时阻断α受体和β受体的复合制剂,可以考虑选用阿罗洛尔(阿尔马尔)、达利全等药物。
(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联合用药。
(8)降压药的选择比较复杂,患者一定不要盲目自己随便换药,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应及时和主管医生沟通。
6. 透析患者血压维持在什么范围比较合适?
不同的人群、甚至不同的年龄段血压控制的靶目标是不一样的,就维持性透析患者而言,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对于没有心脑并发症的患者,主张血压不超140/90mmHg;老年人、伴有血管硬化者、合并脑血管疾病以及冠脉供血不足者,血压不宜太低,一般不超过160/90mmHg;高血压对心脑血管都有不良影响,如果病人能耐受还是尽量将血压控制在靶目标值。
7. 高血压患者在透析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维持性血透患者高血压是多因素造成的,临床上达到理想的血压水平有时是比较困难的,但应尽最大可能将血压控制好,才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的并发症,提醒高血压透析患者注意以下问题:
(1)充分透析、达到理想的干体重,这是最基本而且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2)透析间期要限制盐和水的摄入,争取两次透析之间体重增长不超过2kg,因为盐会引起口渴,所以限盐更重要。
(3)长时间透析(每周透析3次,每次6-8个小时)持续缓慢的超滤,可降低透析低血压的危险性,更容易到达干体重,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4)长时间透析对于透析中心和患者来讲有时难以接受,多数患者更容易接受短时间透析,通过增加透析次数来降低干体重,但降干体重应缓慢,避免低血压的发生,一般每周体重下降不超过1kg。
(5)随着干体重的下降血压也会下降,这时要注意及时调整降压药,特别是透析当日应停用短效的降压药。
(6)调整降压药时一定要监测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7)透析中适当调整透析液钠浓度及降低透析液温度,可能有助于控制血压。
(8)适当做做血液滤过或血液滤过透析也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该文章仅用于健康宣教,不构成医学建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