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螺旋式前进,
实时监测和及时改进必不可少
作者 | 顾雪非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室主任
来源 | 中国医疗保险
引言
“所有的创新支付协议都有其弊端和争议,实施需要数据基础和其他相关条件。我们应根据国情循序渐进,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系统考虑相关问题,而不是仅仅依靠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 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国际经验:
卫生技术评估(HTA)的应用和创新支付
【小编有话说】
其实用1倍GDP作为参考阈值很好理解。从整个社会层面来说,如果救治一个自然人的经济支出低于一个自然人创造的经济价值(GDP),那么这个治疗方案显然是值得购买的。而如果经济支出在1-3倍自然人创造的经济价值范围内波动(以平均2倍计算),那么是可以进一步探讨支付可行性的,毕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更多疾病会获得突破性治疗或者治愈的机会。而超过3倍自然人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显然是不太具有经济性了。虽然技术创新需要超额经济回报以支持可持续性发展,但也需要考虑整个社会面的可负担性。
*ICER证据评级矩阵
Comparative Clinical Effectiveness:比较临床效果;
Comparative Net Health Benefit:比较净健康获益
【小编有话说】
负担得起,其实应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患者负担得起医疗服务和治疗方案的费用,另一方面是医院负担得起医疗服务的提供、医疗设施的建设,是制药企业负担得起药品创新技术的可持续性研究探索。所以让普通百姓苦不堪言难以负担的高额药价,或许也是让众多医药企业无处言说难以回收的高额创新投入。药品定价的公平,不仅仅是指要考虑对不同收入人群的可及性相对公平,也要考虑对全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公平。
我国探索:
机制建设、价值导向和支付创新
【小编有话说】
任何规范和秩序的建立都是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我国的卫生制度建立也经历了全民公费医疗、大部分公民自费医疗,全民基本医保几个阶段。最终将医疗服务和医疗支付分开,采用了公立提供医疗服务和建立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的制度。而很显然,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保证的是全社会公民的基本健康需求,为的是全面提升全国公民的平均健康水平。
【小编有话说】
药品定价包括,基于狭义的药物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的价值属性,也包括广义的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的价值属性。前者就是通常所说的药物经济学,主要以ICER阈值为参考。而后者则是指公平性和效率性。一个合理的药品定价,结合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应当在整个社会面考虑这款产品在药品和商品双重属性下的社会层面的公平、合理、可及。既要保证公民有病可医、有药可用,又要促进行业的积极发展保障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动力。
【小编有话说】
目前的基本医保所执行的报销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相对公平的体现,给予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以及急重病患者更多的照护,从而提高全民平均健康水平。所以可以预见,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当下,慢病领域的医疗报销将会长期受到政策倾斜。
【小编有话说】
基本医保的全民覆盖和健康保障是基本国策,而多层次医疗保险则会是全民健康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自成立医保局以来,医疗服务的购买和治疗方案的购买已经逐渐建立起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而未来也会朝着不断提升购买性价比的方向发展。“药箱子”工程是比“菜篮子”工程更难的民生工程,毕竟,基础级别的瓜果蔬菜五谷粮食可不会三不五时的出个不得不吃的突破性品种,年年涨价。
【小编有话说】
当药品耗材的目录清单从“医保支付的推荐使用”的正向清单转向为“医保不支付或低比例支付的预警”的负向清单后,意味着已经建立了遵循科学逻辑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医疗服务和治疗方案的供应路径。也意味着有序的卫生医疗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编有话说】
各个卫生医疗理念先进的省份,已经开始区域性探索创新支付的方式,寻找适合创新药生根发芽的中国土壤。创新无疑是必须给予支持和鼓励的,但也需要通过市场来甄别创新的真实性和检验创新的可靠性。风险共担和绩效支付是值得探索的模式。而东南沿海相对富裕的地区,某些省份或者城市的人均GDP已经等同欧日韩等发达法规市场,无论是个人、企业或是政府,均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探索创新药的支付模式。
总结:
改革是螺旋式前进,
实时监测和及时改进必不可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