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里,我们会把太多的赞美之词赋予“妈妈”的角色,好像每个女人做了母亲之后,都会自动变成无所不能的“超人”。
5月的第二个周日是“母亲节”。平日里,我们会把太多的赞美之词赋予“妈妈”的角色,好像每个女人做了母亲之后,都会自动变成无所不能的“超人”。
我们讴歌“母爱无私”的伟大,颂扬“为母则刚”的坚强,但有时,这些赞美却也把母亲们推向了身不由己的位置。
其实,母亲并不是“必须”那么伟大的。她们可以脆弱,可以痛苦;她们值得,也应该被理解和照顾。
理解和照顾,不只是节日送点礼物,平时问候几句那么简单,有时候还需要懂得她们“说不出口”的痛苦。
在这一点上,浙大妇院的妇科医生们有真切的经历。
最近来看门诊的郑女士,是一位45岁的妈妈。因为再婚,她先后与2任丈夫共生育了4个孩子。尽管如今拥有着夫妻恩爱、子女乖巧的幸福生活,但是这些年来,一直有个难以启齿的身体不适,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她的身上,也压在她的心里。
郑女士在生完第3个孩子之后,每次辛苦劳作一天,就会发现阴道口有个跟葡萄差不多大小的东西脱出来,摸上去软软的,不疼不痒,稍用力推一推就回去,休息一夜之后,早上起床就没感觉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所以郑女士也没有特别处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后来又生育了第4个宝宝,加之生活上日日忙碌打拼,郑女士发现阴道口脱出来的“那个东西”越来越大了:之前是葡萄大小,后来变成鸡蛋大小,现如今差不多有橙子那么大了!
而且不管是用手推还是睡一觉,都没办法让“那个东西”收回去了。
这样的事情,让郑女士痛苦,也让她羞愧——尽管对于生育过的女性身体来说,有这种疾病也是正常的,但是郑女士还是会觉得“丢人”而很难向旁人诉说自己的痛苦。
直到忍到走路都受影响的程度,郑女士才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经人介绍后,辗转来到浙大妇院金杭美主任医师的门诊。
经诊断,郑女士患有重度子宫脱垂合并子宫颈延长及小肠疝。
82岁的周奶奶,老伴多年前因病离世,2个儿子尽管也孝顺,但由于常年在外忙于工作,很难照顾到周奶奶的日常生活。
早在退休当年,周奶奶就发现自己下身多出了一个小肉球,不痛不痒,偶有酸胀感,睡一觉后会自动消失。
因为是隐私部位,也不好意思告诉儿子们,周奶奶就问了身边的老姐妹,其中好几个人都有类似的症状,所以大家就都没当回事。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身的小肉球也变得越来越大了,周奶奶经常感到腰酸背痛,排便不畅,稍微一活动,还会有小便漏出来。
周奶奶终于熬不住,纠结了很久之后,把自己的不舒服告诉了儿子。
儿子们听说,立马带着她来到了汪银锋副主任医师的门诊。
经诊断,周奶奶患有重度子宫脱垂。
脱垂,是很多母亲说不出口的痛。
盆腔器官脱垂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由于盆底支撑结构的削弱,导致盆腔器官(子宫、膀胱和直肠)从正常解剖位置下降到阴道的一类疾病。在我国,POP发病率高达22.07%,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POP患者经常会有盆腔明显的下坠感,严重的能看到或感到膨大的组织器官脱出到阴道口。久站或劳累后明显,卧床休息后症状减轻。严重时脱出的器官不能回纳,可能会伴有分泌物增多、溃疡、出血、行走不适等。早期治疗能够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但有一些中老年女性往往由于羞于启齿而延误诊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哪些高危因素可能引起脱垂?
①绝经
②妊娠与分娩
③腹内压增高:如咳嗽、便秘等
④神经损伤
⑤先天因素
盆腔器官脱垂可以预防吗?
对于存在高危因素、或者已经有轻度POP症状的患者,大部分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方法预防或延缓pop的进展。
①坚持凯格尔训练:
现在不少年轻的孕妈对“凯格尔训练”应该都不陌生了——它是比较简单的自主康复训练方法,通过主动收缩盆底肌来增强薄弱的盆底肌力量。
在练习的过程中,建议持续收缩盆底肌不少于3秒,放松休息3-6秒,连续做15-30分钟,或每天150-200次。
凯格尔运动必须要让盆底肌达到相当的训练量才能有效,建议持续训练8周或以上。
②盆底康复治疗:
盆底康复治疗主要通过电磁刺激治疗、生物反馈训练和阴道哑铃锻炼的方法以提升盆底支撑力。如果存在盆底肌高张力的情况,盆底康复治疗还能先进行肌张力的放松,再进行盆底深层肌的训练加强肌力。到哪里去做,是否需要专业的指导?
③生活方式干预:
注意产后休息、增加营养,不宜做过多过重的体力劳动;
避免久站、久坐、久蹲;
及时治疗便秘、慢性咳嗽等,适当控制体重。
已经有比较严重的盆腔器官脱垂,
还可以治疗吗?
虽然无法逆转时间和身体,但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减轻脱垂带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 佩戴子宫托:对于不愿意或者不适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这种方式。子宫托有不同型号,根据患者宫颈或阴道情况,按需选择合适大小的子宫托。戴子宫托需要定期取下清洗再佩戴,出现破损或型号不适时及时更换。
2.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改善生活质量,手术方式也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意愿来个体化制定。
前面说到的周奶奶和郑女士,在经过金杭美主任医师和汪银锋副主任的全面评估后,也分别制定了各自的治疗方案。
考虑到周奶奶年龄较大,同时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并发症,手术方式采用了“经阴道子宫切除+脱垂修补”。借助身体的自然腔道,无需“开刀”,无需全身麻醉,手术仅用了1小时就顺利完成,术后4天出院。
而对于郑女士,因为她才40多岁,相对年轻,也有保留子宫的意愿,所以手术方式选择了“曼氏手术(宫颈部分切除)+腹腔镜下子宫髂耻韧带悬吊术+肠疝修补”的方式,在修补脱垂的同时也保留了子宫。
手术之后,两个人都说身上明显“轻松了”,心情也跟着开心起来。
在浙大妇院妇四科,像郑女士和周奶奶的患者还有不少。不论是在痛苦中忍受了许多年的高龄患者,还是对改善生活质量意识更强的中青年患者,都可以在专业的医务人员的帮助下,缓解和去除脱垂带来的困扰,拥有更健康、更幸福的生活。
浙大妇院妇四科是以泌尿妇科和妇科盆底疾病为特色的妇科科室,也是全国最早建立泌尿妇科特色专科的单位之一。设有盆底疾病专科门诊、盆底康复中心、妇科病房(负责人为谢臻蔚主任医师)。
团队从盆底解剖和功能评估、盆底肌电生理测定、盆底康复治疗、中医中药、盆底重建术等多方面,对盆底疾病进行综合性评估和个体化治疗,常规开展“经阴道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膨出修复、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前悬吊、骶棘韧带悬吊、TVT、TVT-O”等盆底修复手术。
此外,对女性从孕期进行高危人群的遴选、筛查管理,在浙江省内率先开展了产后盆底评估与康复,建立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个体化综合预防管理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下腹膜、肠道代阴道”,并联合泌尿外科,开展“膀胱镜联合腹腔镜下输尿管移植”等多项妇科生殖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畸形矫治手术。
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诊治、女性生殖道整形修复等方面均达国内外先进水平。
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在那么多的礼物、祝福之外,希望我们也可以更多地了解母亲,懂得她们内心真正的需要,听到她们那些没说出口,甚至是说不出口的话。
爱妈妈,不只在母亲节。
感谢浙大妇院涂晓宇、胡长长供稿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监制:孙美燕
编辑:程 林
出品:浙大妇院宣传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