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的国民健康管理,为什么不是美国是日本?

2022
05/07

+
分享
评论
诊锁界
A-
A+

在未来,以医生创业主导的“小、专、精”诊所,以诊金制为核心、体现医生价值点的新型诊所,都将能在时代中占据差异化服务的第一把交椅,肩负基础医疗保健的前排守门人。

30551651879031108

日本健康管理因何而强?

来源:璞公英/格隆汇/经济观察报

01切断“以药养医”,让医生凭医术挣诊疗费


自古以来,日本和我们一样用中医疗法望闻问切、制剂针灸。中医至今在日语中仍被称作“汉方医”,为此,早在明治维新初期的1874 年,当时的日本政府就已经在医疗制度纲领文件《医制》中提出要实现“医药分业”。

但这一目标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实现。即使在二战后美军托管时代再次提出“建设现代医药制度”的目标,也仍未取得进展。那时的日本,医药费用奇高,而且药品安全事故频发。甚至连当时的美国驻日本大使都在手术中遭受输血感染,并最终死于感染引发的并发症。

16841651879031571

在日本,“医药分业”过程如此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 一是日本民众沿袭千年的传统看病习惯,没有明确的医药分离意识。

  • 二是具备接受医院处方资格的药店寥寥无几,无法满足患者抓药的需求。

  • 三是长期存在的“以药养医现象使医生和药品之间形成了坚固的利益链条。

由于患者在医、患、药三方的关系中处于弱势,日本政府在1957 年整合了包括二战期间战时保障机制、战后农民健康保险等多项现有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了强制全部国民加入的“国民健康保险”。

根据国民健康保险的规定,凡日本公民,必须于户籍所在地加入国民健康保险,缴纳保险金额度与个人所得税金额成正比。此后再到医院看病,个人只需承担诊疗费和医药费的50%。这一制度经过数次修改,到今天,个人承担的费用已经降到30%,保险范围也从日本公民,扩大到了在日居住的外国人,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留学、工作在日本的中国人。

在切断了医生和药品供应商之间的利益链条后,日本政府采用了一项建设性的措施,使得医生这一行业,成为全社会敬仰的高薪职业。

如今在日本,患者求医的基本流程是:

  • 第一步,患者到医院前台出示保险证,领取一张满是表格的诊疗卡,排号等待医生就诊。

  • 第二步,医生在对患者完成诊疗后,开具处方,同时还要在诊疗卡表格中标注所进行的具体诊疗项目及费用。

  • 第三步,医生将诊疗卡和处方交给患者,患者将诊疗卡交给收费处,缴纳30% 的诊疗费。

  • 第四步,患者拿着医生开具的处方离开医院,前往任意药房交给药剂师。药剂师依据处方抓药,收取药物标价30% 的药费。

通过这个流程可以发现,在日本,医生已经成为纯粹的诊疗师,其行医收入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实施诊疗,填写诊疗卡,从而获取相应的收入。然而,单纯依靠诊疗,怎么能保障医生的收入呢?

40261651879031720

日本政府为此采取的措施其实很简单:将医生划入高级技术服务行业,大幅提高医生的诊疗报酬。1974 年2 月,当时的日本厚生劳动省将医生开具处方的报酬提高了67%,同年10 月再提升4 倍达到年初的8.3 倍。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举措,1974 年被称为“日本医药分业元年”。到了1990 年,医生的诊疗报酬已经比30 年前提高了12 倍。

大幅提高诊疗报酬后,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从药变成了医术。医术高超、具备服务精神的医生,被患者预约的次数就会增多,收入也会随之提高。医生的收入、社会地位自此与其医术形成正比。

02与健康管理配套的医疗服务体系


日本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主要为私营医院与医师。在日本,大约 95% 的诊所(医师办公室)和 80% 的医院是私营的,而享有盛誉的大型医院则主要为公共教学型医院。私人诊所与私营医院门诊部实施初级医疗服务,其间竞争也相当激烈。同时,日本所有的医院均为非营利性质的,禁止营利性医院经营。

日本的医疗费用包括三部分: 患者看病时个人交付的费用、国民的健康保险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医疗补助。各地方政府在上一年医疗费总额中,减去政府的医疗补助和患者个人交付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国民健康保险费

22081651879031928

国民健康保险 费根据每家和每位居民的收入分摊,收入不同,交付的国民健康保险费也不同。 医疗费用总额不同,每人每年交付的保险费也不同。 保险费包括雇主为雇员缴纳的保险费(SHI)、投保者缴纳的保险费,以及地方与中央政府补贴。

目前,日本医疗保险费率为工资收入的 8% 左右。医院、诊所经医疗保险组织审核批准,取得为被保险者提供医疗服务的资格。医疗机构定期将医疗结算清单送交医疗保险部门,并由其委托医疗费用支付基金会和国民健康保险团体联合会(第三方机关)进行审查,在无资源浪费的情况下进行支付。

通过建立全民参保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切断了医生和药品供应商之间的利益链条,通过政府确定药价,药品制造和经营企业的利润在一定限度内得到保障。

医生的主要收入来源从药品变成了医术。医术高超、具备服务精神的医生,被患者预约的次数就会增多,收入也会随之提高。医生的收入、社会地位自此与其医术形成正比。

03日本医疗对我国未来医疗发展的启示?


日本一直是以民营医院为主,从单家医院的平均床位数量来看,公立医院规模平均约为民营的两倍左右。我国则以公立医院为主,近年来由于政策鼓励等因素民营医院在数量上超过了公立,但从规模来看公立医院仍然是主体,且公立与民营的平均规模差距逐渐扩大。

对做中国市场的医药企业来说,以三甲医院为代表的大客户重要性非常高,需要更强的销售能力,但随着4+7集采和药品零加成政策的推行,疫情后公共卫生、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二级医院以下偏向基层的医疗机构重要性提升,市场更为分散,药企和产业链上游对于基层医疗的重视程度将不断加大,销售队伍将继续壮大且下沉。

在营利性质方面,日本规定无论公立还是民营医疗机构全部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即收入只能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不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全部为非营利性,民营医疗机构部分为营利性,部分出于政策上的优惠设为非营利性。

目前中国约65%的医院、75%的基层医疗机构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以日本经验来看,未来我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将占据主旋律,无论民营医院还是基层诊所,非盈利性机构的规模将在民营医疗的各种混乱、竞争、中逐渐有序规范,向前发展。

无论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主导的医疗市场环境,在未来,以医生创业主导的“小、专、精”诊所,以诊金制为核心、体现医生价值点的新型诊所,都将能在时代中占据差异化服务的第一把交椅,肩负基础医疗保健的前排守门人。

/  END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日本,医生,医疗,医院,患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