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多元流理论、智慧医疗、医疗服务供给、预算管理
Reading list in November.
01《"互联网+"中医医疗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02《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
03《多源流理论视角下县域医共体政策变迁的动力分析》
04《基于SERVQUAL-ROST模型的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院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05《智慧医疗在社区养老中的使用情况研究》
06《“互联网”医疗服务供给:模式比较及优化路径》
01 "互联网+"中医医疗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北京中医药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
管理硕士研究生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中心
杨文菊
文献:田娟,高山."互联网+"中医医疗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3):70-73.
文章概述:2015年,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中医药第一次在《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中被提出。随后,国务院颁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中医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模式,助力“互联网+” 中医医疗。目前“互联网+”中医医疗主要以轻问诊、慢性病、在线复诊为主,初诊患者或病情严重的患者仍需到医院诊治。文章对对“互联网+”中医医疗的两种不同模式进行对比,①公立中医互联网医院:以实体医疗机构为责任主体,将线下医疗服务场景搬至线上,通过提供便捷的线上诊疗服务,如在线预约、问诊、诊断开方、药品配送、复诊等。②中医互联网医疗平台:互联网医疗企业通常自建互联网平台,利用实体医疗机构优质资源,为线上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如在线预约挂号、远程问诊、线上开方、药品配送、复诊预约等。剖析目前“互联网+”中医医疗面临的瓶颈,并提出建议:推动中医诊疗技术革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互联网+”中医医疗医保政策,健全“互联网+”中医医疗法律规范,加强中医药教育、培养公众线上诊疗习惯。
个人思考:“互联网+”医疗是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以患者为中心,将更多的就诊流程和环节前置或者后置到互联网端口,全周期为患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做到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管理。对比两种“互联网+”中医医疗模式,可以发现都是针对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患者,满足其便捷的就诊需求,“互联网+”中医医疗的发展,还需要在提升居民中医药素养、打通医保支付渠道、利用大数据采集病人“四诊”信息等方面努力。
02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县域医共体政策变迁的动力分析
李欣滢
双流区中医医院事业发展部主任
文献:孙杨,代涛,郑英,李力,胡佳.多源流理论视角下县域医共体政策变迁的动力分析——以安徽省天长市为例[J].卫生软科学,2022,36(04):11-16.
关键词:多源流理论;县域医共体;政策变迁;动力模式;
文献概述:医共体是什么,医共体的全称是医疗服务共同体,是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实施集团化运营管理。多源流理论认为政治源流、问题源流、政策源流通过一定交互作用,共同促进政策的变迁。本文基于多源流理论,以安徽省天长市县域医共体“两包三单六贯通”模式为例,探讨了我国地方层面县域医共体政策变迁的动力。研究发现,上级政策的要求以及地方问题的变化,打开了地方层面县域医共体以政治或问题为主导的政策之窗,结合可行的政策方案,在改革者的推动下,促进政治、问题、政策三条源流有效汇合,实现政策变迁。其中,上级政策变化对地方层面县域医共体政策变迁具有决定和促进作用,不同层级之间政策窗口的相互配合也至关重要,有助于推动政策变迁并实现政策创新与扩散,为全国其他地区县域医共体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我的思考:县域医共体建设经过10余年的政策变迁,不断深化国家对基层医改政策的落实,但是各地情况不一,我认为政府主导建设是前提,医保、医疗、医药的三医联动是也是推动建设的必要条件,人、财、物尽可能实现一体化管理,各集团单位的定位目标明确,这样才能实现医共体内资源整合,利益共享。
03 智慧医疗在社区养老中的使用情况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2020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院管理班 李冰伶
文献:王净, 刘玉竹. 智慧医疗在社区养老中的使用情况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 2022年39卷2期, 25-28页, PKU, 2022:重庆医科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科研项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智慧医疗;社区养老;重庆
内容: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分析智慧医疗在重庆市社区老年人中的使用情况、使用意愿和使用预期,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
结果:社区老年人对智慧医疗的认知度和使用率较低,但使用医院和预期普遍较高。结论:智慧医疗尚未渗入社区养老群体,需通过加大投入、制度规制,树立智慧医疗行业标准,立足需求,优化产品适老化设计,进行适老化改造。社区老人对智慧医疗使用功能的预期,以满足疾病诊疗及用药需求为主;对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期望,主要是健康数据监测及传输、防跌倒及损伤保护、一键呼救功能。
我的思考:企业可在设计家庭产品时推出儿童模式、普通模式、老年模式等针对家庭不同需求人员进行分类,可有效提供竞争力及树立适老化改革意识。同时针对老人群体的产品使用及说明应尽可能简单直白、图文并茂,适当辅之以声音控制。
关注老年人群体的情感陪伴需求,建立与老年群体与子女及同龄友人联系的便捷渠道。基于老年群体的健康服务需求,应给予家庭成员及社区养老服务人员查看身体数值的权限,有利于提醒老人按时吃药、体检等。
04 基于SERVQUAL-ROST模型的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院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2019级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班 陈丽
校学生会办公室、校武术协会
团支书
参与编写医联体书籍
热爱运动与旅游的吃货
文献:姚辰欢,周典,王怡凡,田帝,吴烨,周苑.基于SERVQUAL-ROST模型的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院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2):31-34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 SERVQUAL模型 ROST软件 互联网医院 医院管理
文献概述:本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SERVQUAL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问卷结果进行定量研究,运用 ROST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文本挖掘。对后疫情时代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现状以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推动互联网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得出结果:患者现实感知服务评分值与预期值的差值范围在-0.143~-2.515之间,差值均为负数,实际感知服务满意度较差,差值最大的是医保报销问题,最小的是系统根据患者的需要推送医疗科普知识问题。ROST软件分析专家访谈结果中词频较高的有医生、患者、技术、诊疗、门诊等,语义网络分析中疫情、复诊、患者、时间、实体医院、医联体、技术等为高频关联词。最后,文章指出,后疫情时代应重点从政策引导、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加强大众认知以及加大投入等方面推动互联网医院可持续发展。
我的思考:互联网医院的独特优势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得到充分展示,网上预约、网上问诊、网上开药、网上会诊极大地方便了患者,降低医院感染几率,减少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它不仅是解决当下问题,而且预示着未来发展方向。虽然现在身边的人对互联网医院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仍不高,但我相信在后疫情时代,政府和医院双方联动,着力政策落实、技术提高、能力建设和宣传上下功夫,定能利用新冠疫情契机顺势推动互联网医院发展。
05 “互联网”医疗服务供给:模式比较及优化路径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2019级中西医1班 李庆
曾任分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
参与编写医联体书籍
一名热爱旅游的吃货少女
文献:张瑞利,王刚.“互联网”医疗服务供给:模式比较及优化路径[J].卫生经济研究,2022,39(03):32-37.DOI:10.14055/j.cnki.33-1056/f.2022.03.008.
关键词:“互联网 +”医疗 ;服务供给;供给模式;优化路径
文章内容:当前,我国处在“互联网+”医疗高速发展时期,出现了多种供给模式。本文以案例的形式,比较分析“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三种供给模式———实体医院的线上扩展模式(H 模式)、实体医院与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服务融合模式(H+I 模式)、区域性医疗云平台模式(DHI 模式),提出“互联网+”医疗服务供给的优化路径: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信息安全,加大医保支持力度,建立完善“互联网+”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我的思考:
文章中写到三种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H模式主要是医疗机构利用互联网工具,为患者提供问诊等外延性医疗服务,并在医联体内开展相关远程医疗服务。这也是大部分公立医院所实施的模式。H+I模式主要特点是利用互联网医疗平台,依托实体医疗机构,建立互联网医院,使医院、医生和患者通过互联网相连接,实现医疗
信息的高效共享。DHI模式中,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将区域内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医疗机构进行功能整合,形成信息贯通的区域性互联网医疗服务云平台,为区域内患者提供“线 上+线下”的多元化医疗服务。这三种模式各有其优势和缺点,他们在运行过程中都需要对安全性、支付方式、监管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
06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
曾思远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中心
喜欢写作和航拍的青年同志
文献:周敏倩。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财会学习。
文章概述: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推进,对公立医院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面预算管理属于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将其引用到公立医院管理中,能够切实提升其管理水平,促进公立医院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在此基础上,从实施角度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对公立医院经营发展的意义,并针对公立医院的实施现状,找出其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进而促进公立医院管理效率的提升,为其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供可靠参考。
我的思考:实行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目的既为了控制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更重要的是要紧紧围绕工作达成目标进行编制,做到经费支出合规合矩、有迹可循。结合实际情况,在编制预算时应有效结合次年年度工作计划,征求各部门经费使用条件,是否存在归口管理或冲突情况,以方案形式列出清单,以周或月工作计划逐步落实完成。
文字: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 联体中心读书团队
排版: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郑馨睿
审稿: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 联体中心 医院管理学博士 张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