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二院门诊“以疾病为中心” 诊疗专区系列报道(一)——泌尿系统疾病诊疗专区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以疾病为中心”布局调整历时18个月改造完成,以“系统”为单位、以“疾病”为中心,以患者为主体,打破传统的内科、外科、专科检查分离的布局模式,建成消化系统、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骨及风湿疾病等“以疾病为中心”的18大诊疗专区,增强相关学科间交流与联系,促进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MDT)开展与深化,缩短患者因同一疾病辗转不同楼层、专科、检查科室的路程与时间,“一站式”解决看诊需求。
泌尿系统疾病诊疗专区
泌尿系统疾病诊疗专区位于星海院区A座3楼,由泌尿外科、肾内科2个学科、6个亚专科组成,下设泌外门诊、男科与性医学科门诊、肾内科门诊、慢性肾脏病营养管理门诊、腹透专病门诊,为泌尿系统相关疾病患者打造全方位、一体化的优质诊疗服务。
泌尿外科学科简介
大医二院泌尿外科始创于1954年,创始人为国内知名泌尿外科专家黄汉兴教授。科室在20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历经变迁,最终在几任科室主任的领导和努力下不断发展壮大,并于1994年成为泌尿外科硕士学位授予点,于2001年成为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博士学位授予点,2006年成为大连市重点学科,2016年成为辽宁省重点学科。
进入21世纪后,泌尿外科在保持传统开放手术优势的同时,在东三省率先开展尿道膀胱镜、电切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及腹腔镜等微创手术,目前已实现了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的全覆盖,在国内占有重要学术地位,2019年在辽南地区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目前已完成包括机器人单孔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及肾癌腔静脉癌栓取出等各类机器人手术近500例,标志着大医二院泌尿外科的机器人手术技术以及其他腔镜手术水平已达到了国内一流,在东北三省也已占据了领先地位。
泌尿外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实现了年门诊量3万余人次、年住院手术量3000余台次,其中四级以上手术比例逐年提高,微创手术比例更是超过90%,已发展成为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且实力雄厚的国内有很强影响力的重点学科。
泌尿外科于上世纪90年代初即在大连地区率先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进入21世纪后,在保持传统开放手术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大力拓展微创手术范围,2004年开展后腹腔镜治疗肾肿瘤,2005年开展经皮肾镜碎石术,2011年开展下尿路腹腔镜手术,2019年在辽南地区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目前科室编制床位81张,分为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下尿路、盆底、尿控,男科与性医学四个病区,新引进国内知名男科团队进一步提升学科总体实力,目前科室共有医生23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历14人,硕士学历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科室的专家团队及骨干力量均有在欧美著名医学中心如美国哈弗大学麻省总院、克利夫兰、宾夕法尼亚大学、德国海德堡及国内顶尖医院学习进修经历,科室年门诊量3万余人次,住院手术量3000余台次,其中大、中手术占70%,微创手术比例超90%。
肾内科学科简介
大医二院肾内科为辽宁省临床重点专科、大连市重点学科、肾脏病免疫代谢重点实验室、临床专科检验室。科室编制床位88张,包含4个亚专科、2个血透中心,拥有腹膜透析中心、重症血液净化中心、重症肾脏病房、肾脏病理中心。科室年出院病人3000余例,门诊量3万余人次、常规腹膜透析患者240余人、规律血透患者近500人、年内瘘患者900余例次左右。科室在职医生27人,博士学位8人,博士在读2人。重症血液净化治疗护理团队10余人。
科室在急性和慢性肾脏病诊疗,尤其血管通路和腹膜透析技术方面拥有先进的经验,疑难血管通路的介入治疗,中心静脉长期导管植入及并发症处理均有丰富的经验,处于辽宁省及全国领先地位。腹膜透析置管术包括儿童腹膜透析置管及重症疑难患者的腹透置管,最大年龄为93岁老人,最小腹透置管患者为4岁儿童,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独立的肾脏病理实验室,较高的肾活检病理诊断水平。
重症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全面,面对全院重症患者,包括儿童患者的床旁血滤治疗,成功抢救三岁患儿的生命(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以遗传性肾脏疾病诊疗,慢性肾脏病尿液血液等细胞学诊断、代谢性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研究、尿毒症发生发展的防治工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拥有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辽宁省自然基金及大连市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基金支持,发表SCI论文50余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