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一喝酒就脸红的人,发生心梗的几率或更高

2022
05/05

+
分享
评论
医者良言
A-
A+

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人群中,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也更高。

喝酒脸红还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有关?说出这样的话,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是危言耸听,但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研究团队在权威期刊《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新的机理研究,揭示了乙醛脱氢酶缺陷人群可能存在更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的人群比例更高,那些一喝酒就脸红的朋友,也更应该引起警惕。

13291651708992185

想要说清楚这篇机理研究揭示的风险,首先我们要和大家说清楚两件事,一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另一个是乙醛脱氢酶缺陷是怎么回事。

之所以出现心梗等急性冠脉综合征问题,其主要病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进展,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心脏的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出现破裂或被侵袭,触发体内的凝血机制,导致形成血凝块,完全堵塞(心梗)或不完全堵塞血管,这种继发性问题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血压升高,血脂沉积、高血糖影响,年龄增长,以及其他的慢性炎症因素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和受损问题,身体也并非毫无作为,当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炎性反应和受损凋亡时,身体会做出相应的生理反应,派出“巨噬细胞”,通过胞葬作用将死亡的细胞吞噬消除,这种作用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在这种出现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与清除凋亡细胞,抑制炎症反应的战争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多项慢病因素和其他风险因素的影响,巨噬细胞的作用如果不足以控制出现的内皮细胞损伤,就会逐渐的影响动脉健康,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24111651708992612

说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过程中巨噬细胞的作用,再来说一下乙醛脱氢酶缺陷的事儿。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经常碰到这样的朋友,有些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稍微喝点酒就会脸红,通常酒量也不太大,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因为身体缺乏乙醛脱氢酶所导致的。酒精进入人体后多数都通过肝脏代谢,在肝脏代谢的过程首先是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醛,乙醛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具有毒性的物质,通常我们在酒后出现脸红,头痛等症状,都是因为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没有被代谢造成累积所导致的。乙醛在人体内的进一步代谢,需要一种被称作“乙醛脱氢酶”的酶,将乙醛进一步代谢为无毒的乙酸。有些人身体内缺乏这种酶,或者这种酶的活性显著下降,就会造成乙醛的进一步代谢过程变得缓慢,喝一点酒,就会形成乙醛在体内的累积,进而带来脸红,潮热,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问题。

乙醛脱氢酶活性显著下降,多数时候与人的遗传基因因素有关,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人群比例很高,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这种情况则更为常见,虽然不可能对所有人进行相关的基因测定,但如果是酒量不大,一喝就倒,一喝就脸红的朋友,存在这种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几率还是非常高的。

这种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朋友,对于酒精的耐受性更差,因此更应该注意限制饮酒,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人群,过量饮酒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而此次分享的这篇新研究中,则表明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人群中,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风险也更高。

74541651708992852

我们再回到这篇新研究,在研究团队2018年发表的一项临床研究中,就发现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变异的个体,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几率更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的预后不良也显著增加,但对具体的作用机理并未阐明。

在此次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骨髓移植等方法构建了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性的小鼠模型,对比乙醛脱氢酶野生基因的小鼠模型,用高通量mRNA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等研究书单,发现乙醛脱氢酶正常基因表达的蛋白可通过与相关蛋白结合,从而增强巨噬细胞的胞葬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而乙醛脱氢酶缺陷基因的小鼠所表达的蛋白则不能与相应的蛋白结合,也就无法起到增强巨噬细胞功能,抑制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通过这样的研究,一方面了解了动脉粥样硬化病例过程中的坏死细胞清除机制,另一方面还从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得出了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人群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风险更高的生理机制。我国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人群比例高达30%到50%,因此,此项研究虽然只是初步的动物研究,但对于了解中国人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做好风险因素的控制和预防,该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通过分享上述的相关研究,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乙醛脱氢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潜在联系。对于一些喝酒脸红,酒量不大的朋友,或者是明确了解自己存在乙醛脱氢酶基因缺陷的朋友,更应该从其他方面做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而在饮酒方面,更是应该多加注意,应该尽量少喝,能不喝最好。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更应该做好严格自律,通过健康饮食,积极运动,合理作息,保持良好心态等健康生活方式的调理干预,在加上对三高慢病的积极控制,来加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控制。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乙醛脱氢酶,巨噬细胞,心梗,脸红,研究,喝酒,基因,缺陷,风险,因素,血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