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你心中多重,你在人们心里就多重!
2020年,一场始料未及的疫情席卷而至。两年多的时间里,哈医大一院的护理人们,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身着白色战衣,逆行而上,坚守在他们平凡的岗位上,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
我们不怕累,也不怕苦 只要你们能治好病康复回家
神经外科二病房护士王程作为第三批支援吉林重症医疗队的一员,一直在重症病区工作。在她照顾的患者中,有一位老年患者情绪特别不好,王程就与他聊天,唠唠家常话,尽量安慰他,让他减轻没有亲人陪伴的焦虑。王程还为患者洗头、洗脚,像照顾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着老人、温暖着患者。
“你为什么要这么关心我啊?我自己的女儿也没有为我洗过头发,洗过脚。”面对王程的细心照顾老人有些感动又有些疑惑。
“我们不怕脏,不怕累,也不怕苦,只要你能开开心心的,治好病,康复回家我就如愿了。”王程的话感动了老人,从此以后一直积极配合治疗。出院那天,王程把老人送出重症病区,老人拉着她的手久久不肯放开。
我们的工作很重要,再苦再累也感到幸福
3月17日,护理支持中心责任护士陈莹,接到通知支援哈尔滨移动方舱实验室核酸检测,她匆匆给家里打了电话,走之前都没来得及与家人见上一面,而是把女儿交给了刚刚出院的妈妈照顾,到达工作场地后,陈莹迅速熟悉工作环境后,就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移动方舱实验室的工作不分昼夜,随时收到标本就立即工作。陈莹和同事们负责接收的标本量日均在23000多管,每管标本送入实验室前,护士们都需要拔袋、扫码、标号、排版才能转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高强度的工作,让陈莹的手腕累肿了,手指磨出水泡。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经常工作到深夜,而常常是刚刚躺下,新的标本又送到,所有人都得马上爬起来继续工作,有的时候一天只能睡3个小时。
但是这样的经历却让陈莹感到幸福,“我们26天的辛苦,换来了哈尔滨市疫情得到阶段性的控制,市领导和院领导都称赞我们的工作非常重要,再苦再累也值得。”
她是平凡的护理人,默默地坚守在岗位上
肿瘤一科护士长,刘雪融,是一名平凡的护理人,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共产党人。疫情以来,一直默默地坚守在岗位上。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驳,她把青春献给了患者,献给了医院以及她深爱的护理事业,没有瑰丽的花环,没有惊天动地的功勋,有的只是对事业的忠诚和肩上的责任。每每城市灯明时,她依旧疾步在科室里,值班护士经常劝慰:“护士长,太晚了,回家吧。”
她总是淡淡的摇头说:“还有一些工作没处理完。”疫情防控下,她肩上的担子又沉了许多,她总是说:“疫情防控尤为重要,她要保护科室里的每一个人,不论医护还是患者。”
患者在你心中多重,你在人们心里就多重!
神经外科一病房护士蔡宇,曾出色完成援鄂任务。今年支援缓冲病房工作中,她多次参加抢救患者的工作。一次在抢救一位老人结束后,患者的老伴——一位花甲老人眼泛泪光,第一时间向蔡宇和其他护士们鞠了一躬,“辛苦你们了啊孩子们,穿着那么厚重的防护服,谢谢你们,真是太不容易了。”
当时,蔡宇和同事们就“破防”了,眼泪瞬间就流了出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患者在你心中多重,你在人们心里就多重!
当疫情袭来,哈医大一院的白衣战士们勇毅前行,奋战在抗疫的第一线。但她们其实也是平凡人,脱下防护服,她们也是女儿、妻子、母亲。当祖国需要她们,当家乡需要她们,当患者需要她们的时候,她们会吻别睡梦中的孩子,安慰不舍的爱人,脱下外衣,换上战袍,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守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书写自己不平凡的故事。
徐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