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红心永向党,青春奋斗正当时,我们这代年轻人的肩上不仅仅有诗和远方,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
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在人民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共产党员必须挺身而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这是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新时代,浙江省人民医院的有为青年更是在党委坚强领导下,不负人民期待,勇担时代责任。
“我们大多是平凡人,疫情面前,有着我们伟大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这些都是我们战胜困难挑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一颗红心永向党,青春奋斗正当时,我们这代年轻人的肩上不仅仅有诗和远方,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5月3日下午,上海临港方舱医院组织召开同心守“沪”,战“疫”有我——“喜迎党的二十大、庆祝建团百年”五四青年节大会。陈圻红在会上作了题为《青春心向党 奋斗战疫时——在援沪抗疫中彰显女青年人的担当和作为》的演讲。她是浙江省人民医院一名90后女生,目前仍在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工作。
从她的讲话中,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做人有担当 做事有责任”的精神风貌。现将陈圻红的演讲稿全文与广大青年分享、共勉。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期待着他们早日归来、繁花与共!
五四青年节
青春向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优秀青年代表:
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浙江省援沪方舱医院医疗队的陈圻红,我的工作单位是浙江省人民医院,是一名90后女生。感谢组织给我交流援沪抗疫工作和分享感悟感想的机会!作为浙江援沪医疗队青年人代表,能够在此向大家介绍我们浙江医疗队的后勤保障工作,我深感荣幸、备受鼓舞。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青春心向党,奋斗战疫时——在援沪抗疫中彰显女青年人的担当和作为”。
记得一个多月前的下午,我主动报名参加援沪医疗队,当我踏上来沪的大巴,我内心没有一丝忐忑,一丝不安,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服从组织安排,为上海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来到上海的第3天,根据总队安排,我从总队综合协调部抽调到后勤保障部物资组,协助负责浙江援沪医疗队1800余名队员的物资保障工作。从这天起,每天早上七点醒来,凌晨两点入睡,便成了我的作息日常。队员们的物资需求涵盖医疗防护物资、生活物资、药品等多个方面,需求从大到小,从共性到个性化,因人而异,种类繁多。从这天起,每天接收来自浙江后方的一大卡车物资、将物资卸车进库、清点库房数百种货品、查收来自十三个医疗分队十余家酒店的订单需求、整合订单、根据各个订单需求结合仓库实际情况进行配货、联系车辆配送至各个酒店、盘点每日库存并将每日需求订单递交后方进行采购,便成了我一天的工作日常。
说实话,作为物资保障管理工作的“门外汉”,一个月的时间,我遇到了很多困难与考验。一天接上百个电话,回数百条消息,但是,我的人生信念告诉我,关关难过关关过。每天醒来,我仿佛铆足了劲儿,在与时间赛跑,这项工作极度考验我的精力、体力、耐力、记忆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我需要每天实时查看上海的天气情况,以便提早在下雨前为各个医疗队发放雨衣雨具;我需要关注每一个新到的医疗队,与各队物资组长进行对接沟通和培训,以便他们尽快上手,服务好每一位队员;我需要关注各类物资情况,做到既能保障队员需求,又避免浪费。从一开始的应接不暇到如今的得心应手,从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目前的有条不紊,从一开始的配送物资到深夜到现在每天下午都能配送到位,我每天复盘,每天反思,每天都争取有所进步,提高效率,促进物资需求配送环节良性循环、闭环管理。我想,只要抱着全力以赴的信念和用心做事的态度,没有什么是做不好的。
因为岗位原因,我接触到了身边各行各业、各种岗位一起战斗的“亲们”——各医疗分队的物资组长、希望捐赠物资的企业家和公益组织、来送货的卡车司机等等。他们或是面带笑容,或者不善言辞,但大多行色匆匆。爱心企业家非常关心我们医疗队的生活所需,捐赠各类生活物资,让我们有充足的体力在方舱医院更好地服务患者;往返于上海和杭州的卡车司机连续一个月,每天孤独地奔走在高速公路上,下午准点从杭州出发,傍晚到上海,卸完物资后回杭,完成车辆消杀,入住隔离酒店,没有他,前方的物资无法保障,医疗队的工作无法正常运行。作为浙江省援沪物资保障基地的大后方——浙江省人民医院,采购中心、医务部、护理部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将办公室搬到了住院楼大厅,每天接收前方的订单,分工合作,联系采购、配货、装车,为全省几十支医疗队提供物资保障,每天都要从清晨忙碌到深夜、到凌晨。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了上海这个美丽的城市,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浮云难蔽日,雾散终有时。唯有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才能让我们深爱的这片土地,恢复它最好的模样!
位于浙江医疗队总队的物资仓库,每天到晚上十一点钟,都会自动熄灯。大部分时候,我都是一个人就着台灯的光亮,坐在电脑前梳理一天的工作,复盘、思考,如何有所完善有所改进。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作为一线援沪队员的“粮草官”,我们的工作内容,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也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各医疗分队物资组长和全体队员的认可。所有的努力和付出被加以肯定,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浙江在临港方舱工作的医疗队员共有近1600人,平均年龄34岁,其中1990年以后出生的占47.4%;女同志占77.4%。在这场无硝烟的战疫一线,90后、00后女青年披挂上阵,成为执行援沪任务的中坚力量。我们浙江医疗队总队物资管理组共10名女护士,其中总队仓库4名女护士、临港方舱医院仓库有6名女护士,我们是在总队后勤保障部副部长蔡文君护士长带领下的一支年轻的“娘子军”。我们是总队的“大管家”,是各医疗分队的“小管家”,每人身上的小挎包就是我们各自的“账本”。在新时代,在抗疫一线战场上,我们青年“小女子”也可以有“大作为”。我们这群80、90后“女汉子”秉持同一个信念“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亦能胜须眉”。近一个月来,我们10名女同志经手接转了浙江后方为我们前线提供的100余吨、200余万件各类物资,我们从总队向临港方舱医院运送分发了12余吨、20余万件物资。我们用瘦小的身躯、庞大的力量扛起了整个浙江援沪医疗队近1900人物资保障的重担,为防控“疫”线撑起后勤保障的一片天。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浙江省人民医院第十六团支部书记,作为浙江医疗队的众多青年队员的一份子,作为一名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人,我为自己能有幸参加援沪抗疫、能有幸为上海抗疫贡献一份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
我们大多是平凡人,疫情面前,有着我们伟大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这些都是我们战胜困难挑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一颗红心永向党,青春奋斗正当时,我们这代年轻人的肩上不仅仅有诗和远方,更多的是责任与担当。青年之担当,是不惧,是偏向虎山行的逆行,我们拥有青年的赤诚之心,青年的无畏向前,青年的敢打肯拼。在这个美好的时代,我想,唯有坚持和奋斗,才能让我们的青春熠熠闪光。
谢谢大家!
宣传统战部综合整理编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