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宋书波医生介绍,最多时方舱医院里一层就有近20个小朋友。为了守护孩子们的童真世界,队员们常常利用护士站前一块相对开阔的空地,组织大家唱歌、跳绳,开展趣味游戏。
根据安排,4月30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将撤离上海张江方舱医院,接管上海定点医院的病区,原方舱工作由内蒙古援沪医疗队接棒前行。
近一个月来,河南省人民医院317名援沪医护人员恪尽职守,累计收治患者1779人,帮助1351人康复出院。医护患团结协作,合力谱写出美好和谐的方舱交响曲。
1.方舱内的儿童乐园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接管的9号楼,一个小小的“儿童乐园”在潜移默化间悄然形成。在舱内医护人员的组织下,每天上午、下午总有孩子们一起来玩耍,“老鹰捉小鸡”、“跳房子”、“开小火车”.....小朋友开心的笑声能传到很远。
据宋书波医生介绍,最多时方舱医院里一层就有近20个小朋友。为了守护孩子们的童真世界,队员们常常利用护士站前一块相对开阔的空地,组织大家唱歌、跳绳,开展趣味游戏。
不知不觉间,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越来越多,方舱内多了一份童趣。
除了“儿童乐园”,小朋友爱去的地方还有护士站。
“阿姨,我想要面包。”
“姐姐,我想要果汁。”
这里就像百宝箱,小朋友总能得到想要的惊喜。医疗队根据患儿需要,不仅单独为他们安排加餐,还额外给孩子们储备了牛奶、面包、果汁等零食。多措并举,通过加强身体锻炼、营养支持等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小患者尽快康复。
除此之外,方舱内还会不时举办小小画展。姜莹莹护士介绍,作品都是舱内少年儿童亲手绘制,他们用画笔描绘所闻所见,为抗疫加油!
2.浩浩,要好好长大哟
这天,新一批患者康复出院了。刚满一岁的浩浩也学着爸爸的样子,举起小手和大白挥手再见。
“浩浩,要好好长大哟!”护士马昕菲笑着对他说。
一周前,浩浩和妈妈在社区筛查中发现阳性,同妈妈一起“进舱”。由于年纪最小,小浩浩进舱伊始就受到医护人员重点关注。“没有尿不湿了,奶粉见底了......”面对着一系列的小麻烦,大白们竭尽全力、创造条件满足浩浩相对特殊的生活需求。
温暖和帮助,让浩浩对医护人员很快产生了亲近感,每次看到“大白”到来,他都笑得特别开心。连成医生说,“每次看到他的笑容,再累再疲惫,都感觉被治愈了。”
经过积极治疗,浩浩符合出舱条件,经过多方配合,浩浩已由父亲安全接回。出舱那天,浩浩吵着要和大白战士合影。看到这温情的画面,浩浩妈妈感动地说,“谢谢来自河南的天使,这些日子是你们给了我巨大的勇气和力量,让我独自一人带宝宝也不害怕。谢谢你们!”
3.医术精湛 情暖高龄老人
除了儿童、孕妇外,方舱内特殊人群还有高龄患者、重症病人、不能自理的残障人士等。为这部分人群提供有温度、有品质的医疗救治,是医疗队关注的重点。
在一次例行查房中,医疗组第三组组长刘智达发现一位新进舱的老人,情况很特殊:在他的右臂上端有一个破溃伤口,但因为经济困难,老人一直咬牙拖了2个月,都没有就医治疗。
刘智达立即与外科医生冯帅沟通,进一步细致查体后,发现病人胳膊上的破溃创面已有核桃大小,并且还形成了窦道,渗出物很多。在方舱有限的医疗条件下,冯帅医师及张文苑护士积极为老人治疗,消毒换药、填塞纱布、包扎伤口......在医疗队的精心治疗下,患者伤口已明显好转。
老人感动得眼角湿润,不止一次对医护人员表示“谢谢侬啊谢谢侬!”
4.一碗上海牌“河南烩面”
4月26日,得知明天就能康复出舱的消息后,住在9号楼1楼42床、43床的吴先生和施先生连夜给医疗队写下了一封感谢信:
亲爱的大白:
4月14日,我带着忐忑茫然第一次来到这里,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舱内条件的好坏,而是每位大白的防护服都清晰地写着两个大字“省医”。于是进舱后,我就不断寻找“省医”的来源,直到看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鲜艳的旗帜后,心安了。那是一瞬间的信任,一瞬间的安全,那一刻我想我爱上“如此美丽”的你们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在志愿者的队伍里,和你们更近,也更了解你们的辛苦和付出......谢谢你们无畏的坚守!相信因为你们,上海必将更快战胜疫情,重放魅力!
这一次,你们来得匆忙、工作辛苦、任务艰巨,我们来不及好好感谢。疫情过去后,我们想捧一碗上海牌“河南烩面”,再次向你们发出最美的邀请!
其实提到42、43床患者,几乎所有医护人员都对他们印象深刻。
进舱不久,吴先生就和施先生一起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帮助安抚患者情绪,讲解舱内流程,协助医护人员发放三餐,帮助沟通......每天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其实我们也很感谢他们!感谢理解,感谢信任,感谢支持!”王海播护士长说。
为了表示对舱内志愿者的感谢,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援沪医疗队总指挥高传玉的指导下,医疗队临床总负责人忽新刚精心设计了志愿者服务证书,并连夜印刷,赶在患者出院前,发放到第一批志愿者手中,表达对志愿者辛勤付出的感谢和肯定。
截至目前,医疗队已累计为75名志愿者发放志愿者服务证书。“这张证书,是对方舱时光的最佳纪念,是我收到最有意义的夸赞!”收到证书的志愿者纷纷表示。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
无数双手挽作长城
致敬坚守抗疫一线的英雄!
致敬每一份竭尽全力的坚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