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县域一体化改革,实现医改总目标,关键是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汾阳市医疗集团抓住基层分院人才短缺、设备落后的薄弱环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远程影像诊断平台,方便患者在基层就诊检查。
“各基层卫生院业务量明显攀升,业务量最多的增长了20余倍,药占比普遍下降15%以上。人民医院作为医共体牵头单位,门急诊量从2016年10万人次增加至2020年的20万次,三四级手术增加42%……各项绩效考核指标逐年提升。”说起县域医改带来的改变,山西省汾阳市医疗集团党总支副书记杨乐倍感自豪。
放在几年前,这样的数据表现,杨乐是不敢想象的。
因为,在这个县级市阳汾,受周边“两座大山”——山西医科大汾阳学院和百年老院山西省汾阳医院的虹吸,汾阳市人民医院和汾阳市下辖的16所乡镇卫生院(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的发展举步维艰,找不到出路。
直到“隔壁”的汾阳市妇幼保健院华丽逆袭,让汾阳市人民医院彻底“醒脑”。
2011年之前,汾阳市妇幼保健院与汾阳市人民医院一样,都是在“狭缝”中求生存。之后,汾阳市妇幼保健院主动求变,到2014年底,在原有人员和设施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年住院分娩从不足200例增加到近2000例。
原来,汾阳市妇幼保健院采用了单病种定额付费的方式,使用专项基金进行总额控费,住院分娩的个人不支付任何费用,而在当时,周边其他县级医院住院分娩人均费用2500元,省市级医院人均6000元。汾阳市妇幼保健院的做法,节约了医保资金,减轻了住院分娩个人负担,带动了其他科室业务的增长,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阳光收入,在汾阳市县域医改中起到了启迪的作用。
2009年3月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方案出炉,形成县域一体化管理共识;2017年,山西省在全国率先推行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汾阳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任主任的医疗机构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县域一体化改革实施方案;同年10月,以汾阳市人民医院为龙头的汾阳市医疗集团正式成立运行。
有了政策的支持,借鉴汾阳市妇幼保健院的经验,汾阳市人民医院准备大干一场。
汾阳市医疗集团以市人民医院为中心,与16个基层分院形成“1+16”发展模式,组建成立八大管理中心和六大业务中心,打破了传统的管理格局,建立了新的运行机制。医疗集团将这种新的运行机制总结为“1248”工程。
“1”是围绕县域医改一个总目标;
“2”是将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两项工作相融合;
“4”是深入开展医疗质量提升年、中层规范管理年、护理优质服务年、公共卫生做实做细年等“四个年”活动;
“8”是以党建为统领做好八项工作。
杨乐解释,“1248”工程的核心在于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以低价格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基于此,集团确立了“找定位、把方向、管好财、理顺人、抓安全、搞服务”的18字总方针,并分别制定了“医疗质量提年、中层规范管理、护理优质服务、公共卫生做实做细”等四个“年”活动的18字方针,明确每一项活动的原则,将工作进一步细化。
深入推进县域一体化改革,实现医改总目标,关键是要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汾阳市医疗集团抓住基层分院人才短缺、设备落后的薄弱环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远程影像诊断平台,方便患者在基层就诊检查。
按照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标准,市政府投资为各基层卫生单位配置和更新了DR、心电图、B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诊疗设施,各基层单位开设了中医馆、国医堂,增加了康复器械,开展了适宜技术,通过优质资源下沉、专家团队定点帮扶、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比如,在家庭医生签约方面,集团加强宣传以家庭医生为代表的基层医务人员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家庭医生的签约,推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工作常态化。
如今,汾阳市医疗集团已经成立了四年半,全市医疗服务能力切实得到了提升,县域一体化改革初见成效,全市居民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
2019年,医疗集团在成立两年后就实现了县域居民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下降30%,65%的患者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90%的患者在县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目标。
对于基层分院来说,医疗集团通过筹建健康管理、理疗康复、口腔诊疗、消毒供应、信息管理等中心建设,启动了与各基层卫生院的放射、心电图、超声远程诊断系统,实施了创建名院、名科、名医的“三名”战略,发挥眼科、骨科技术优势,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有多项技术填补了吕梁二级综合医院空白。同时,还组建了专家服务队深入基层分院开展坐诊帮扶,并建立了长效机制和绩效考核办法,各基层卫生院业务量明显攀升,业务量最多的增长了20余倍,药占比普遍下降15%以上。
汾阳市人民医院作为县域一体化的龙头,与汾阳市其他大医院建立医联体协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同时,率先控药品,减耗材,降费用,在维护公益性的前提下,提待遇,增绩效,调动了全院职工积极性。
2017年医院药占比为43%,2020年下降到25%左右;百元耗材从31元下降至20元左右;人均门诊费用从180元下降至130元;人均住院费用从4800元下降至4200元;门急诊和住院次均费用不升反降。门急诊量从2016年10万人次增加至2020年的20万人次,三四级手术增加42%,平均住院日从9.6天下降到6.4天,临床路径管理入径率从53%上升到75%。人民医院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持续下降,远低于全省二级医院平均住院费用6672元的水平。
汾阳市人民医院医疗业务快速发展,基层分院实力不断增强,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做实做细提供了技术保障。
据了解,汾阳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评价连续三年稳居吕梁第一,2018年考核位于全省第五名,2020年位于全省第二名,5个基层单位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验收,3个乡镇卫生院跻身吕梁6家社区医院,成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