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Thomas征阳性时,保持健侧髋膝极度屈曲,将患肢外展。当外展到一定角度髋关节屈曲畸形消失,患髋可伸直为阳性,即说明屈髋畸形是由于髂胫束挛缩引起
某些伤病的体检表现出特殊的典型现象,即为体征,有助诊断。
1. Alexanderov 征
在全关节结核时,局部皮肤皱襞增厚、提起时有增厚感为阳性。
2. Allen 征
病人紧握双手,驱出手中血液。检查者以双手紧压病人双侧桡动脉,阻断血运。再嘱病人伸手,对比两侧,观察手指及手掌的泛红速度,以检查尺动脉是否栓塞。同法可检查桡动脉。
3. Allis 征
亦称Galeazzi征。
仰卧,屈髋及膝,双腿并拢,两足着床。
正常时,双膝等高。
如一侧肢体短缩,则患侧低于健侧,大粗隆亦较突出(图1)。
图1
常见于股骨头短缩或上移,或髋骨折或后脱位。
胫骨短缩时,此征也呈阳性,应测量股骨长度以鉴别二者。
4. Amoss 征
患者由卧床位变成坐位,当脊柱有疼痛时,患者常以手置身后床上以支撑坐起即阳性。
5. Anghelescu 征
平卧检查,如患者有脊柱结核,则仰卧时常不能以头及足跟作支持伸或屈脊柱。
6. Babinski 征
当外侧足底被尖物从足跟向足心划过时,大踇趾慢慢背屈,并且其他各趾成扇面张开,即为阳性。
可见于皮质,脊髓干受损,昏迷、癫痫发作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多发性硬化,脑血管意外,脊索退变,截瘫,脑瘫。
7. Battle 征
即Racoon征。
颅中凹骨折,血液渗出至皮下,在耳后乳突后出现青肿淤血。
8. Bexcherov 征
病人坐位,双腿伸直,患腿膝关节不能伸直,下压该膝引起疼痛为阳性。
此征阳性见于坐骨神经痛,包括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等。
9. Boehler 征
即膝关节侧位运动试验。
伸膝,固定大腿,一手握踝部,一手扶膝,做侧位运动检查膝内或外侧副韧带,如有损伤,可引起疼痛或异常动度。
另法可全伸膝,病人足夹于检查者两膝间,然后侧位运动检查副韧带(图2)。
图2
10. Bonnet 征
病人平卧,尽量屈髋膝靠腹,并将患肢向内侧压挤(大腿内收),引起疼痛为阳性。见于坐骨神经痛。
11. Bragard 征
① 即Laseque征第二时相,见Laseque征。
② 用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半屈膝时,膝关节间隙有压痛。旋转小腿时,压痛加重为阳性。
12. Brissaud 征
坐骨神经痛时,刺激足跖部,筋膜收缩反射消失为阳性。
13. Brudzinski 征
由于发炎的脑膜在脊神经上的牵引而产生一种保护性屈肌反射,显示颈强直,头屈至胸部会引起下肢屈曲。
多发生在脑膜炎刺激,脑脓肿,硬膜下积脓,珠网膜下腔出血。
检查时,仰卧,一手按胸前,一手托头,被动用力屈头,使向胸部弯曲,将引起患侧下肢(髋与膝)屈曲,即为阳性。站立时,同法屈头亦然(图3)。
图3
如抬起伸直的健腿时患侧髋膝屈曲,抬起患肢时健侧屈曲,则由于健侧神经的紧张性传至患侧神经根引起,为对侧Brudzinski征阳性。
或使病人仰卧或坐着小腿张开,被动屈头,引起小腿或腰痛为阳性(Lindner 征)。如伴有下肢回缩(Neri 征)均属神经痛征象。
14. Bryant 征
肩脱位时,胁皱襞有下降。
15. Cadman 征
冈上肌断裂时,上肢可被动外展。如移去支持,此肌迅速收缩,并发生疼痛。
16. Caklin 征
即股内侧肌萎缩征。
伸膝,收缩股四头肌,如股内侧肌萎缩并松弛则为阳性。
此征不限于半月板损伤,在各种膝内紊乱均可出现。
17. Campbell 征
骶髂病变时,骨盆不动,躯干在立及坐位可以前倾;腰骶病变时,躯干前倾必伴随骨盆前倾(图4)。
图4
18. Capener 征
正常髋关节正位X线片示髋臼后缘切线正经股骨上干骺端内角。如股骨头骺滑脱,则整个干骺在髋臼后缘之外。
19. Chvostek 征
血浆中钙、镁低,导致肌肉高兴奋性,并可引发强直。
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低血钙病、佝偻病、碱中毒、镁缺乏。
轻叩耳前乳突孔处面神经可引发同侧唇、鼻、眼睑及面部肌肉收缩,根据收缩范围程度分为4级。
1级:同侧唇肌收缩;1岁以内婴儿及少数成人亦可发生。
2级:除口唇肌收缩外,还有鼻翼肌收缩。
3级:除口唇肌鼻翼肌收缩外,眼睑肌也收缩。
4级:同侧所有面部脱肉均收缩。
20. Cleeman 征
亦称皮皱征。
当股骨骨折时,如有断端重叠,髌骨正上方的皮肤常呈现皱褶。
21. Codman 征
冈上肌断裂时,上肢可被动外展。如移去支持,此肌迅速收缩,发生疼痛,即为阳性。
22. Comoll 征
肩胛骨骨折后,肩胛骨区可出现与肩胛骨体部形状相似的三角形肿胀。
23. Coopernail 征
骨盆骨折时,会阴部、阴囊或阴唇处皮下溢血为阳性。
24. Cruveilhier 征
肱二头肌损伤,肱骨头可能上升为阳性。
25. Dawbarn 征
亦称痛弧综合征(painful arc syndrome)或旋转受限综合征。参见“痛弧综合征”。
26. Desault 征
正常时,当下肢旋转时,股骨大粗隆乃旋转圆周中的一分节。当股骨颈囊内折时,转旋活动弧度有改变,股骨大粗隆作为股骨的顶端,围绕其本身旋转。
27. Dugas 征
即搭肩试验。
正常时,手搭在对侧肩上时,肘易与躯干接触。如肩脱位则不能。
28. Dupuytren 征
先天性髋脱位时,如固定骨盆,用手紧握小腿,推动下肢,股骨头有上下活动之感,一如活塞活动,有望远镜或打气筒的抽筒样感觉。
29. Ely 征
即足跟至臀试验。
俯卧,屈一侧膝至足跟近臀,此可伸拉大腿前肌。正常则骨盆前倾,腰椎弧度增大,骨盆不离床面(图5)。
图5
如属阳性,则骨盆自床上提起。
当腰椎动度受限、骶髂病变,股前肌极度收缩(挛缩)时均为阳性。
30. Erichsen 征
侧卧,近床旁大腿屈曲至胸前,使脊柱稳定,然后将髂嵴向下前推挤,在骶髂病变可引起疼痛。
或仰卧位,直接用力压挤髂骨,亦可引起疼痛。
如病变在髋关节,则此征阴性。
31. extension lag 征
用以检查三角肌功能。
正常三角肌由前中后三部分肌纤维组成,有外展60°和少许内外旋作用。后部纤维与大小圆肌和背阔肌共同作用而伸肩,由腋神经供给。
如腋神经伤,三角肌麻痹或功能不全时,主要是外展和屈曲也有伸直障碍,但冈上肌作用仍可使外展达到三角肌同样程度。如仅有伸肩受限,则可证实为腋神经损伤、三角肌麻痹。
32. Fajerztain 征
即健腿直腿抬高试验。
坐骨神经痛时,屈小腿后仍可屈髋,但伸直小腿则不能。屈健侧大腿(小健伸直抬高)亦可引起患侧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①腋下型或中央型;②巨大突出;③严重神经根粘连;④伴侧隐窝狭窄或神经根管狭窄。
33. Finsterer 征
当腕月骨骨软骨炎时,第3掌骨头在紧握拳时不显。
34. formication 征,蚁行感征,Tinel 征
神经再生时,叩击神经可出现蚁行感,到达部位可表示再生部位。
参见Tinel征。
35. Froment 征
即夹纸试验。
尺神经损伤时,拇指夹紧纸片需屈曲拇指关节末节,因内收拇肌失去功能,屈拇长肌作用以替代(图6)。
图6
36. Gaenslen 征
屈患侧髋膝以固定腰及腰骶,然后置健侧髋部在床的边缘,向后过度伸展并外展,此可使骶髂关节遭受旋转扭力,如有伤病即有疼痛(图7)。
图7
常见于骶髂劳损及其相关疾病,如关节强硬、脊椎炎、韧带撕裂。
37. Gage 征
扁平髋时,X线下骨骺外侧部分呈现一透明区。
38. Galeazzi 征
先天性髋脱位时,病人站立,脊柱因下肢不等长而有侧凸弧度,即为阳性。
39. Gottron 征
鳞屑状斑覆盖远节指(趾)间背部和掌指关节,指甲下红疹和表皮毛细血管扩张。
见于多肌炎、肌皮炎。
病因不明。
40. Gower 征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时,下肢近端肌力弱,病人必须由仰卧转为俯卧,用其上肢帮助(扶持膝上部)股四头肌和臀肌,方能站立(图8)。
图8
41. Gozen 征
伸肘前臂旋前位握拳抗阻力伸腕引起肘外侧痛为阳性。
此可见于网球肘。
42. Hamilton 征
即直尺试验。
① 正常时,一直尺的边缘不同时与肩峰和肱骨外上髁接触,因其间有突出的肱骨结节(图9)。如肩脱位或肩胛骨颈部骨折,则可同时接触。
图9
② 置一尺于小指及肱骨外髁,正常尺骨茎突不能接触此尺(图10)。桡骨远端骨折时,则与紧连。
图10
43. Hart 征
在先天性髋脱位时,仰卧、双髋屈90°,患侧外展受限,内收肌紧张。
参阅Ortolani征。
44. Hawkin 征
Hawkin(1870)指出距骨损伤后6~8周拍片,如正位片显示距骨体软骨下有线透光区,则表示距骨有血供,不易产生无菌坏死(图11)。
图11
45. Helbing 征
即跟腱外偏征。
正常站立时,跟腱长轴与下肢长轴平行。如外翻足存在,则跟腱长轴向外偏斜。其偏斜程度因外翻程度而定(成正比),但<5°外偏属正常范围(图12)。
图12
46. Helfer 征
正常膝关节最后数度的伸直时,大腿有轻度外旋,即显示胫骨结节外旋。
当膝半月板损伤有交锁时,关节可屈,但不能全伸,故胫骨结节不外旋,而维持在髌骨中线之上(图13)。
图13 伸膝,正常时胫骨结节外旋
47. Hoffmann 征或 Hoffmann 反射
由于肌纤维束的紧张,施压于形成血栓的和发炎的静脉上,即脚背屈可引起腓肠肌痉挛或疼痛。
见于腓肠肌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腓肠肌蜂窝织炎、肌骨损伤。
48. Homan 征
当小腿静脉栓塞形成时,可有疼痛及小腿肚中线压痛、发热、肿胀,背屈足时引起痛。
可见于挤压综合征。
方法:下肢伸直,用力使足背屈,膝关节后面(腘窝处)疼痛即为阳性。
49. Hoover 征
由于受伤腿的肌肉因疼痛或癔症反应而受限制。
病人躺下,拾起足跟,令病人用伤侧足跟下推。正常时,检查者手会感受到来自无受伤侧的足反向压力较轻,如不发生此情况,则为阳性。
50. Hueter 征
① —般肢体骨折后,骨传导音每有阻隔,当断端间嵌有软组织,则传导骨震动能力更差,即为阳性。参见Barford 试验。
② 肱二头肌损伤,屈曲已旋后的前臂时,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
51. Impingement 征
即前屈上举征。
以手扶持患侧前臂,使在中位前屈并上举,肩袖的大结节附着点撞击肩峰前缘,引发肩痛即为阳性。
常见于肩峰下滑囊炎,冈土肌腱钙化、肩袖损伤。
参见“撞击综合征”。
52. Jansen 征
即交腿试验。
病人小腿交叉,以一侧足踝落于他侧膝部。如有髋关节病变,尤其是骨性关节炎,此动作不可能完成。
53. Kanavel 征
手部尺侧滑囊炎时,最初最明显压痛点在小鱼际上方掌的横纹近2~3cm处。
54. Keen 征
踝部骨折时,足踝处横径每有增大。
55. Kernig 征
由于保护性反射器反射的兴奋使之反射变短及脊柱固定。
病人仰卧,屈髋膝,任何试图伸膝而导致腘绳肌疼痛性痉挛,即为阳性(正常屈髋90°可伸膝135°)(图14)。
图14
可见于坐骨神经痛、髂骶劳损,颈强直、脑脊膜刺激,脑膜炎。
56. Kornev 征
此即缰绳症状。
当脊柱病变时,每并发畸形及肌痉挛,如脊柱结核,患椎两侧肌群的反射性肌张力增强,即可出现紧张的对称性肌索状,如问缰绳,为阳性。
检查时,俯卧抬头或躯干,并前伸上肢或双肘支起身体,即可出现此型肌柱。病变愈活动,以锤叩击患处或过伸脊柱时,均可引出。
如病变在中胸段,紧张的肌索由患椎向两侧肩胛内上角;下胸段则有成角畸形时,患椎上下均有紧张肌索;腰椎病变则出现由患椎至肩胛下角的肌索。
57. Langorla 征
股骨颈囊内骨折时,大腿伸肌松弛,抬腿困难为阳性。
58. Lannelongue 征
膝关节结核时,关节活动受限,平衡遭到破坏,故步行时稍有不连贯和停滞,呈分段步行步态。
亦称肌警觉性征。
59. Laquerre 征
即盘腿试验,与4宇试验相似。
力量加于髋关节,用力使小腿屈曲,外展、外旋,可使有病变的骶髂关节一侧或髋关节出现疼痛,但不影响腰骶关节(图15)。
图15
60. Lasegue 征
即直腿抬高试验。
仰卧,伸膝,高举下肢到一定高度,疼痛并放散出现为阳性,并记录抬高度数(第一时相)。
然后再将足背屈,可使疼痛加重(第二时相,即Bragard征)(图16)。
图16
如抬起伸直的健腿,由于健侧神经、神经根和神经鞘膜的紧张性传至患侧神经根,引起患侧腰、 臀及下肢痛,则为交叉性Lasegue征。
此均由于牵扯神经引起,与关节病变有别。
61. Laugier 征
正常桡骨茎突位置较尺骨茎突远位,如桡骨远端骨折,二者可位于同一平面,即桡骨茎突向上移位(图17)。
图17
62. Lewin 征
患者站立,弯腰以手指接触足趾,一般常屈膝以达此目的。此时可强使其膝伸直,当腰骶、下腰部、骶髂及臀部病变时,可引起疼痛,膝迅速弯曲。
63. Lhermitte 征
颈部活动出现全身的电击样感觉。
可见于颈段脊髓病损如类风湿性病。
64. Linder 征
病人仰卧或坐位,小腿张开,被动屈头,如引起小腿或腰痛为阳性。此为屈头试验,可参见“Brudzinski 征”,同为牵扯神经引起症状,用于检查腰腿痛患者。
65. Ludleff 征
股三角处如有肿胀和溢血,坐或卧位不能举起大腿,即可疑外伤性股骨大粗隆骨骺分离或股骨颈骨折。
66. Maisonncuve 征
桡骨远端骨折时,手有明显的伸展障碍。
67. Marie group 征,马里体征群
为四肢骨发育障碍疾患,可伴有慢性胸内疾病,如肺肿瘤、心脏瓣膜病。
骨骼对称性变大,间歇性关节痛,压痛,先自腕、跗、尺桡、胫腓骨开始,逐渐累及整个肢体骨,活动受限,有槌状指。
68. McBride 征
即趾至嘴试验。
病人一侧下肢站立,置他侧足趾使及其嘴,此时全身重量加于负重一侧的骶髂关节。用力屈上举的髋将产生一旋转作用于负重的骶髂关节。如负重侧局部出现疼痛,即为侵及骶髂关节的征象。反之如侵及腰髂关节,则两侧下肢上举时,腰骶部均有疼痛,亦即同侧下肢高举时有疼痛(图18)。
此征用以鉴别腰骶及骶髂关节病变。
图18
69. McGregor 征
内半月板损伤时,内侧副韧带中间的关节间部分有明显压痛点。
70. McMurray 征
即研磨试验。
仰卧,一手按患侧膝部,另手握踝部(小腿下端或跟部),尽量屈膝至小腿几与臀部相接触,然后推膝向内,据踝部之手将小腿外旋,遂渐伸膝,在伸膝过程中如关节有响声,则表示内半月板后角有损伤,即MeMurray 征(+)。
如在相反方向,小腿内旋,膝内收,再伸膝,如有响声,则为外半月板后角损伤(图19)。
图19
在此试验中,除响声外,如伴有疼痛,亦为阳性(Smillie 征)。
71. Mennell 征
牵扯髋关节(伸扯)可引起患侧骶髂关节疼痛者为阳性。
72. Mill 征
在肱桡滑囊炎时,肱骨外上髁及肘窝前外侧有压痛,前臂旋前时疼痛加剧。
检查时,前臂稍弯曲,手半握拳,腕尽量屈,前臂旋前,再将肘伸直。如在前臂伸直时,肱桡关节外侧旁发生疼痛,即为阳性。如检查桡骨头,则一手压局部,一手握腕部旋转,即可测知。
73. Minor 征
即起立试验。
患坐骨神经痛时,由坐着而起立的姿式特殊,常以一手置身后,屈患侧小腿(膝),以健侧小腿支持,取得平衡。
74. Morison征
肿块有动脉瘤特征(搏动性)而不是动脉瘤时,则为肉瘤。
75. Mulder 征
见于趾间神经瘤( Morton趾),出现局部碾碎或喀嗒声,伴压迫趾骨间歇内外侧时再显疼痛。
76. Murphy 征
当腕舟骨骨折时,将手向桡侧偏斜,在第三掌骨头部叩击时,可引起剧痛。
如为腕月骨骨折,手偏向尺侧,叩击第四掌骨头,可有剧痛。
77. Nacholos 征
俯卧,过度后伸大腿(髋)、屈膝,如引起腰及下肢痛,则表示骶髂病变,如疼痛在腰骶部,则为腰骶病变(图20)。
图20
78. Neri 征
仰卧或坐位,小腿张开,被动屈头,如引起下肢回缩为阳性。
此为神经被牵扯致痛,用于检查腰痛。
参见Linder征、 Brudzinski征。
79. Ortolani 征
即蛙式试验。
平卧,支持膝部,屈髋,外展下肢。如先天性髋脱位,因内收肌紧张,患肢不能完全外展为阳性(图21)。
图21
此征在皁期(3个月以上婴儿)即可查出、有助早期诊断,正常外展70°~90°,50°~60°阳性,<50°强阳性。
80. 5P或6P征
筋膜间隙综合征时,典型症状有5P,即 painless,paresthesia,puffiness,pulseltess,palor。
有增加paralysis 即为6P。
81. Pagenstecher 征
肱二头肌损伤时,肱骨头向上平脱位为阳性。
82. Phalen 征
腕部急速弯曲时,出现麻刺感和突然疼痛为阳性。
见于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受压。
疼痛多在中,示指,偶向肘肩放散。
83. Pisani 征
当外侧半月板囊肿时,伸膝后包块即可消失。
84. Plavaz 征
较大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时,髋内旋屈曲范围增大为阳性。
85. positive metacarpus 征,阳性掌骨征
在某些先天性骨骼发育障碍疾病中常有掌骨短缩,可见于蜡骨病、假性甲旁亢。
X线:双手正位像示4~5掌骨头间划一横线,此线与掌骨头正切。然后将此线向第3掌骨方向延伸,正常时此线超过第3掌骨头而在其远端通过,如延长线与第3掌骨头交叉即为阳性(图22)。
图22
86. Putti 三征
为诊断先天性髋脱位的3个征象,即:
①髋臼顶发育不全,髋臼角变大;
②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不良、延迟、变小、不规则;
③股骨头向上外脱位。
87. Racoon 征
由于额骨及前颅凹处骨折,血液沿组织平面流动所致,出现眶周瘀斑。
参见Battle征。
88. ring 征
即winbeger征。
坏血病时骨骺中央密度减低,呈点状或毛玻璃状,周围密度稍高,显示一环状影(图23)。
多见于腕骨、跗骨。
图23
89. Risser 征
脊柱侧突一旦发生,即随生长发育而加重。
骨盆的发育可根据髂嵴发育情况来确定。正常髂骨嵴在出生时光滑,2~3岁后变为不规则,青春期后出现继发骨化中心,可呈分裂状。如骨骺内侧部分已向下长出并与髂骨融合,即表示生长发育终止,侧凸畸形即很少加重(图24)。正常女性14岁、男性16岁即生长发育终止。
图24
90. Rogoff 征
由于类固醇撤退的肾上腺炎症、肾上腺感染和破坏引致肾上腺危象,出现肋椎角痛和触痛。
91. Romberg 征
病人双脚后跟并拢站立,闭眼,出现摇摆和跌倒为阳性。
见于脊椎后根伤、脊髓痨、脊索退变、中毒。小脑疾病则为阴性。
92. Rosenthal 征
用电流刺激脊柱,如有脊椎炎,可引起刺或灼痛者为阳性。
93. Rust 征
患者行动时以手托头为阳性,可见于颈椎疾病。
94. Sage征
即骸骨滑动试验(patellar glide test)。
检查髌内外支持带的完整性和紧张度,屈膝20°~30°,放松股四头肌,被动内移髌骨。如超不过1/4(髌骨纵分为4等份),说明外侧支持带过紧。
再将膑骨内移,患者有即将脱位感,即出现恐惧征阳性。
95. sagging rope 征
严重扁平髋(Perthes 病)时,X线常显示一下垂索状线,说明原患有扁平髋(图25)。
图25
96. Schmitz 征
肛门指检如查得髋臼底有压痛,可证实髋臼部可能有结核病变存在。
97. Sicad 征
即足背屈试验。
平卧,足尽量背屈,并双手顺势推压,引起小腿及后跟痛为阳性。
见于坐骨神经痛。
98. Smillie 征
见McMurray征。
99. Snow cap shadow 征,雪杯征
肩关节不稳定时,进行关节造影注入造影剂后,向下牵引并内旋患臂,摄正位X线片,如见造影剂积聚于肱骨头上方形成雪帽状即为阳性,是肩关节不稳典型表现。
100. Soto-Hall 征
① 当脊椎骨折时,平卧位不用枕头,一手置胸骨前稍加压,使胸腰段无弯曲,同时另手量枕下,逐渐将头用力前屈,此对后脊柱韧带产生一逐渐的牵拉力,由项韧带传向下至棘间韧带而达患处,可引起局部疼痛,且可确定骨折部位(图26)。
图26
② 膑骨软化症时,手触髌骨,主动及被动伸屈膝关节时感到擦音及疼痛,即髌骨摩擦试验(Soto-Hall征)阳性。
101. squeeze out 征,挤空征
施压时,肿块体积大大地减小或消失,除去压力后又慢慢重新充盈。这是海绵状血管瘤的病征。也存在于淋巴管瘤及某些脑膜膨出。
此征对很小的毛细管痣的诊断也有用。把皮肤拉紧后,痣内血液被驱出而呈白色。
102. Stelnmann 征
此均用于检查膝半月板损伤。
第一Steinmann征:即屈旋致痛征。在不同角度屈膝并向内或外旋转小腿时,患侧出现疼痛,为半月板前角损伤。
第二Steinmann 征:即压痛移动征。伸膝时,在关节间隙有压痛,随屈膝压痛向后移动,多在前角损伤时出现。
103. Strunsky 征
握足趾迅速使之屈曲,如系前足弓炎症,可引发疼痛。
104. sulcus 征,凹陷征,沟状征
肩关节多向不稳定或下方不稳定时,将臂置于体侧并向下牵引,肱骨头可过分下移,以致肩峰下喙突外缘与肱骨头间出现明显凹陷(沟)为阳性。
105. Tchirkin 征
当胸腰椎脊椎脱位时,腰椎前凸引起与胸椎间代偿性脊柱前弯,形成腰,棘突轻度后凸,即为阳性。
105. Thomas 征
仰卧,检查者一手置腰椎下,手掌朝上,另手持―侧下肢,屈髋膝固定骨盆,或病人自行抱膝使屈髋并固定骨盆。正常时,腰椎前凸消失,即腰部与手掌接触,而他侧下肢可平放床上。如因髋关节病变引致屈曲畸形或强直或腹后壁炎症(如髂凹脓肿)引致肌肉痉挛,则屈健侧髋以固定骨盆时,患侧下肢不能放平而呈屈曲,其屈曲程度即畸形度数。如强使平放伸直患肢,可引起疼痛;但如放松健侧不固定骨盆,则患肢可由于腰椎前凸的补偿作用而放平(图27)。
图27
106. Thompsen 征
即Simmond试验。
俯卧,捏压小腿三头肌。正常(跟腱完好)足跖屈(足下垂),如踝无反应性活动为阳性。此见于跟腱断裂。
107. Tinel征
① 掌腕部叩击有麻刺感或瞬间痛为阳性。见于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受压。参见Phalen征。
② 亦称神经叩击试验:检查周围神经损伤,叩击或刺激断离神经远心段的近端或吻合处,引起其支配部位的发麻或闪电样感觉为阳性,提示神经系不全损伤或已有再生。
108. Trendelenburg 征
1) 此为姿势性稳定度或承重功能试验,即站立提腿试验。
病人站立,相继提起一侧下肢,注意臀沟位置与动作。当健侧下肢站立提起患肢,则患侧臀沟稍向上升。反之,患侧站立提起健肢,健侧臀沟下降,躯干倾向患侧,盖因患侧臀肌不能支持骨盆段。
此可见于臀肌无力、先天性髋脱位、严重的髋内翻、未连接的股骨颈骨折等(图28)。
图28
2) 用以检查大隐静脉瓣与交通支的功能状态。
患者平卧,抬高患肢使静脉回流排空,于大腿上部上止血带,阻断浅静脉回流,然后病人站立观察曲张静脉30s内充盈情况。.
① 如曲张静脉不充盈,但在放松止血带后,静脉自上倒流而下,迅速充盈,表明交通支良好,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2)如站立后迅速充盈,松止血带后不见增加,表示大隐静脉瓣膜良好,交通支瓣膜关闭不全。
为明确其部位,可在大腿中、膝上、膝下及小腿中部分别扎止血带,自上而下分段试验,如止血带以下的静脉在30s以后充盈,则表示关闭不全的交通静脉在止血带以上,如在30s完全充盈,则病变在止血带以下。
③ 站立后静脉迅速充盈,松止血带后充盈更显,表示大隐静脉瓣与交通支均有病变。
④ 站立后30s不见静脉充盈,松止血带后亦不见血液倒流,则表示正常。
109. Trethowan 征
股骨头骺滑脱时,前后位X线片软骨盘增宽,干骺端呈羊毛绒状,沿股骨颈上面画一线延伸在股骨头上方,正常则通过股骨头。
110. triangle 征,三角形征
用以测定斜方肌麻痹。
正常时,斜方肌(副神经供给)与前锯肌作用为向前旋转肩胛骨使上肢上举至头。
当斜方肌麻痹时,仰卧位屈肩120°,不能抬肩。如伸躯干(棘肌作用)则可抬起。此时伸直的背部、患者上肢及床构成三角形。
111. Trousseau 征
在肢体上用血压计或驱血带环形加压阻断上臂血流会导致尺神经缺血,肢体手足痉挛者为阳性。
见于甲状努腺功能低下、低血钾症、佝偻病、碱中毒。
根据手抽搐程度分为4级。
1级:阻断血流后,病人能克服手的痉挛。
2级:病人不能克服手痉挛,但检查医师能将痉挛的手掰开。
3级:不能掰开手痉挛,且在阻断1min后出现。
4级:手痉挛在lmin内出现。
112. Trummer 带
即坏血病白带亦称 Frankel 带或 Pelkan 征。为坏血病的干骺端由于预备钙化带增宽面形成硬化带( Frankel 带),此带向两侧呈骨刺突出(Pelkan 征)(图29)。
维生素C缺乏,干骺端成骨活动受抑制,软骨细胞增殖缓慢,软骨板先期钙化带破骨吸收减少,软骨堆积过厚,而磷酸钙在组织内仍不断沉着,故形成白带,此带不是真正骨组织,易折裂。于此带下方有一透亮带称坏血病线(Lehnd-off 带),系骨骺板转化而来的新生的疏松骨小梁。
角征则为骨骺板与干骺端之间发生的边缘性裂隙,常是骨骺板分离的前驱。
由于骨衢中的骨化中心无骨小梁,密度低,周围形成硬化圈即Winberger 征,也见于先天骨梅毒。
图29
1—Trunmer带;2—Pelkan 征;
3—Lehndoff带;4一角征;
5—Winberger征;6—骨膜下出血
113. Turner征
即隐神经刺激征。
由于膝关节内半月板损伤刺激隐神经的髌下支,在关节内侧可产生感觉过敏或减退。
此征阳性率小,价值不大。
114. Vanjetti 征
坐骨神经痛时,虽有脊柱侧凸,但骨盆仍居水平位。在其他情况时,则骨盆倾斜。
115. Villaret 征
如坐骨神经及其分支有病变,叩击跟腱,可使踇趾屈曲为阳性。
116. Volkowen 征
骨盆骨折时,由于肌肉保护作用,病人仰卧位时,下肢常呈稍屈曲并外展外旋位,即显示蛙式位畸形。
117. Wassermann 征
即股神经牵拉征。
1918年Wassernann首先描述。
病人俯卧,向上抬起下肢,人腿前及腹股沟部出现疼痛,即表明股神经痛(图30)。
亦可在仰卧、侧卧位进行,保持适度伸髋位将患膝最大程度屈曲,腹股沟或大腿前侧痛即阳性。
交叉股神经牵拉试验则为健侧屈膝时患侧出现症状。
图30
118. west point 征
挤压腓骨中段压痛为阳性,用以测定Maisonneuve骨折踝联合韧带损伤。
119. wilson征
在干燥性骨软骨炎时,屈膝90°,内旋位下逐渐伸膝,可引起疼痛,外旋则疼痛减轻或消失。
120. Winberger 征
先天性早发型梅毒性干骺端炎。
有局限于长骨一角的骨质破坏,常见干胫骨近端内侧,如两侧对称出现即称Winberger征(图31)。
图31 对称性骨缺损
亦可见于小儿坏血病的骨骼病变。
病毒损害软骨骨化过程,肉芽形成,破坏干骺端,但不影响骨化中心。
121. Wright 征
病人坐位,双上肢下垂,检查者将双上肢外展上举,高举过头,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为阳性,应双侧对比。
在颈肋、前斜角肌综合征时此征阳性。
122. Yeonan 征
即股神经牵拉试验。
① 俯卧,检查者站在受检者侧方,用手掌压在骶髂关节处,固定骨盆,另手握踝部,将髋向上提伸直,正常无疼痛发生。如在骶髂关节前部有病变,即有疼痛,因其前侧韧带被伸扯故(图32)。
图32
② 此超伸试验正常有15°后伸,当髋关节有挛缩及炎症时,伸展受限。
123. Yergason 征
为肱二头肌长腱抗阻试验。
参见Speed试验。
屈肘90°,检查者拉前臂抗屈肘,出现肩痛,即为阳性。
124. Yount 征
是区别屈髋畸形是由于髂腰肌挛缩或是由于髂胫束挛缩的有用方法。
检查与Thomas征基本相同。当Thomas征阳性时,保持健侧髋膝极度屈曲,将患肢外展。当外展到一定角度髋关节屈曲畸形消失,患髋可伸直为阳性,即说明屈髋畸形是由于髂胫束挛缩引起。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