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Roche),辉瑞(Pfizer)和默沙东(MSD)位居前三。
行业媒体Endpoints News发布了2021年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15家药企榜单(The Endpoints R&D 15)。2021年15强总计研发投入高达1240亿美元,与3年前相比增长了22%。罗氏(Roche),辉瑞(Pfizer)和默沙东(MSD)位居前三。
2021年研发投入最多的15家药企
排序 公司 研发投入(美元) 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
1、罗氏 157 23%
2、辉瑞 138 17%
3、默沙东 122.5 25%
4、强生 119 16%
5、百时美施贵宝 113.5 25%
6、阿斯利康 97.3 26%
7、诺华 95.4 18%
8、艾伯维 70.8 12.5%
9、礼来 70.3 21%
10、葛兰素史克 69 15%
11、赛诺菲 62 15.1%
12、吉利德科学 53.5 19%
13、安进 48 18%
14、武田 47 15%
15、勃林格殷格翰 45 20%
罗氏(Roche):罗氏的研发投入在过去10年里增长了74%。近年来,罗氏旗下的基因泰克招募了Broad研究所的科学家Aviv Regev博士负责早期研发,为药物开发带来了AI和机器学习方面的全新思考。
辉瑞(Pfizer):对于辉瑞来说,最重要的研发进展来自新冠疫苗Comirnaty和抗病毒疗法Paxlovid。这两款产品在疫情中为挽救全球生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该公司与BioNTech的合作让辉瑞能够利用其制造能力,在mRNA这一创新治疗模式的进一步开发中占据有利位置。
默沙东(MSD):默沙东在继续扩展重磅PD-1抑制剂Keytruda的应用范围之外,也在积极拓宽其研发管线。去年,该公司斥资约115亿美元收购了Acceleron Pharma公司,获得潜在“first-in-class”肺动脉高压疗法sotatercept。在近日举行的投资者会议上,该公司高管表示,心血管疾病领域将是在癌症以外,该公司的重点研发领域之一。
强生(Johnson & Johnson):强生旗下杨森公司与传奇生物合作开发的靶向BCMA的CAR-T疗法西达基奥仑赛(cilta-cel)近日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MM)。该公司计划在今年对公司构架进行重组,分离出消费者健康业务,聚焦于研发创新。预计在未来3年中递交14款潜在重磅新药的上市申请。
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百时美施贵宝收购新基(Celgene)的举措让研发投入几乎翻倍,这一研发投入规模在去年继续维持。该公司的LAG-3抗体疗法relatlimab成为首个FDA批准的LAG-3抗体,与抗PD-1抗体Opdivo联用,治疗罹患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成人和儿童(12岁及以上)患者。
阿斯利康(AstraZeneca):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在抗体偶联药物(ADC)方面达成的合作不断获得积极结果。靶向HER2的Enhertu不但在二线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试验中与获批ADC相比,将疾病进展风险降低72%,而且近日获得FDA授予的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携带HER2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诺华(Novartis):诺华公司的靶向放射性配体疗法Pluvicto(lutetium Lu 177 vipivotide tetraxetan)近日获得美国FDA的批准,成为首款用于治疗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阳性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靶向放射配体疗法。在今年的AACR大会上,该公司公布了其KRAS G12C抑制剂JDQ443的积极1期临床试验结果。在接受推荐剂量治疗的患者中,ORR为57%(4/7)。诺华公司即将展开3期临床试验,评估其治疗携带KRAS 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
艾伯维(AbbVie):艾伯维研发管线中靶向c-MET的ADC疗法telisotuzumab vedotin是受到广泛关注的研发项目之一。它近日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特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款疗法具有成为重磅疗法的潜力。与Genmab合作开发的靶向CD20和CD3的双特异性抗体epcoritamab在治疗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队列时达到63.1%的客观缓解率。
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礼来公司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抗淀粉样蛋白抗体donanemab已在2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将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进展速度延缓32%。礼来也已启动donanemab的滚动申请,寻求美国FDA的加速批准。另一款值得关注的疗法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双重激动剂。礼来已在2021年10月向FDA递交上市申请,并计划使用优先审评券。这款疗法有望在2022年中旬获批。此外,这款疗法还在3期临床试验中用于治疗肥胖症患者。
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葛兰素史克近日宣布将斥资约19亿美元,收购Sierra Oncology,囊获创新JAK抑制剂momelotinib。它在治疗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一项关键性3期临床试验达到所有主要和关键次要终点,预计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在美国递交监管申请。葛兰素史克的研发管线在2021年迎来了两款新药获批:PD-1抑制剂Jemperli与HIV疗法Cabenuva,后者是一款长效注射疗法,能将每日服药改为每个月接受一次治疗,是治疗HIV感染者范式上的一大改变。
赛诺菲(Sanofi):赛诺菲与再生元合作开发的重磅IL-4/IL-13抑制剂Dupixent有望不断继续扩展使用人群,它已经获得优先审评资格,作为添加维持治疗,治疗6个月至5岁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儿童患者。近日还获得优先审评资格,用于治疗12岁以上嗜酸性食管炎患者。
吉利德科学(Gilead):吉利德科学旗下Kite公司开发的CAR-T疗法Yescarta近日获得FDA批准,用于二线治疗大B细胞淋巴瘤(LBCL)成人患者。这是近30年来,首款与标准疗法相比,改善患者预后的获批疗法。公司靶向Trop-2的“first-in-class”抗体偶联药物Trodelvy (sacituzumab govitecan-hziy)在治疗接受过多种前期治疗的HR阳性/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终点。
安进(Amgen):两款“first-in-class”疗法,KRAS G12C抑制剂Lumakras和哮喘疗法Tezspire去年获得FDA的批准上市。在近日举行的投资者会议上,该公司表示将在人类数据、多特异性分子、和人工智能辅助的药物开发方面加大投入,促进攻克难于靶向的靶点。其研发管线中的潜在“first-in-class”疗法包括靶向DLL3的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器tarlatamab和IL-2突变体融合蛋白efavaleukin alpha等。
武田(Takeda):2021年,武田的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xkivity(mobocertinib)和抗病毒疗法Livtencity(maribavir)获得FDA的批准上市,分别为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或实体器官移植(SOT)后难治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勃林格殷格翰和礼来联合开发的SGLT2抑制剂Jardiance(empagliflozin)今年获得美国FDA的批准,用于减少成人心衰患者的心血管死亡以及住院风险,为更广泛的心衰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方案。该公司的IL-36R抑制剂spesolimab也已经获得美国FDA的优先审评资格,有望今年获批治疗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GPP)的发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