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心梗比老人更危险!你的心脏比你想的还要不堪一击
心梗,全称为急性心肌梗死。
在众多心血管病中,急性心梗最让人猝不及防且杀伤力强。多数患者发病时,会感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
我国每年约发生70万例心梗,过去主要以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出现在心梗“候选名单”中。
4月25日,西安一位21岁大学生因学习压力,导致精神紧张和焦虑失眠,在连续多日大量吸烟饮酒后,诱发急性心肌梗死;3月20日,临床医学检验专家白晓卉在驰援威海期间,因心源性猝死抢救无效去世,年仅42岁……
年轻人心梗可能比老人更危险
心肌梗塞正在逐渐变得年轻化。根据全国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的数据,每年有550,000人因心源性猝死而死亡,而40岁以下的占43%。
实际上,年轻人的心脏病发作要比老年人危险得多。
年轻人血管斑块更不稳定
年轻人的血管斑块比较不稳定,而且很可能会脱落。
当斑块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突然破溃,形成血栓,就会导致血管完全堵塞,心梗的面积特别大,有可能导致心源性休克、致命性心律失常等。
从左至右分别为:正常动脉、脂纹/纤维斑块、粥样斑块、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缺乏“心肌缺血预适应”
老年人多有多支多处血管病变,就像是生锈的老管子,长期的心肌缺血会引起心绞痛,作为警示的信号。
而年轻人,在发病之前,冠状动脉的基础病变比较轻,单支单处,多为不稳定的软性斑块,并没有很大的狭窄,所以,心脏并没有形成类似于侧支循环这样的自保机制。
心梗最容易攻击哪些年轻人?
最近,《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8~44岁人群中,心肌梗塞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占90%,女性不足10%。
而符合这些特征的年轻人,心脏就更脆弱了:
01
经常熬夜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对4575名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与工作日22:01~23点睡觉的人相比,24点后睡觉的人心梗风险增加62.8%。
李剑说:“许多年轻人因为加班、白天休闲时间过短等原因,把睡眠时间一拖再拖。睡眠不足,如果身体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第二天就会非常疲惫。如果天天这样,那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很容易导致猝死。”
02
血脂异常
血脂不正常是引起年轻人急性冠心病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症状为“坏”胆固醇、甘油三酯。
“坏”胆固醇的增加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果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就会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03
高脂饮食
这类食物的最大特点就是脂肪含量高,缺少果蔬和粗杂粮。
研究发现,吃一顿油性大的饭菜,餐后两三个小时期间,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就会升高2~3倍,约8小时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此外,高脂饮食还会诱发血管的炎症反应,增加血小板聚集力,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多方面不利影响。
04
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毒素会诱发冠脉痉挛、心肌缺血,还会损伤血管内皮,让动脉变硬,促使斑块形成,斑块一旦脱落,就会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05
肥胖
肥胖者往往合并血脂异常、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等问题,这些都是进一步促使冠心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心脏很可能不堪重负。
有些人心梗没痛感,很隐蔽
与电视上那些心肌梗塞的病人捂着胸口倒地相比,心脏梗塞的情况要危险得多。
据调查,44%~45%的心肌梗死病人不会出现胸部疼痛,也不会出现胸痛,这就是为什么这些病人会延误治疗的原因。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机率比正常人高2.65倍。白人、男性、年轻的无痛性心梗患者出现猝死的风险相对更高。
一旦出现以下表现建议尽早就医:
1. 无明显的原因突然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四肢冰冷;
2. 低血压,休克是主要症状,没有其它病因;
3. 突发的呼吸困难、不能平躺、咳嗽、咳痰,甚至是白色或粉色的痰;
4. 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如突发意识障碍、晕厥、偏瘫等脑循环障碍;
5. 无明显原因,出现胸部以外其他部位疼痛,如牙疼、上颌疼、肩背疼,伴有心慌、气短、出汗;
6. 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昏迷;
7. 近期不明原因出现血压下降,并持续不能回升。
一套“4321”口诀防心梗
对心梗患者的救治而言,早期疏通血管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所在。从发病开始算,理想的时间是120分钟内。
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是可以预防。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剑为年轻人防心梗总结了“4321”口诀:
做好“4”方面
1.戒烟;2.膳食搭配合理,以谷薯类为主,肉类适当,绿叶菜1斤,蛋奶充足;3.每周保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4.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5以下。
做好“3”监测
定期监测血压、血脂和血糖。
避免“2”种行为
1.不要让自己处于抑郁、焦虑等情绪中;2.避免A型行为模式(竞争意识强,对他人充满敌意,容易紧张和冲动)。
坚持“1”级预防
如果体检时发现身体指标异常,或生活中身体出现不适,要尽早就医,干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此外,在这里建议大家:
尽早与烟草“绝缘”,40岁前戒烟可使吸烟相关性死亡风险降低90%。
将血压控制在120/80毫米汞柱,当单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无法控制血压时,可遵医嘱启动药物治疗。
有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的人,应及早评估和治疗。最后,年轻糖尿病患者可考虑使用他汀。
好物推荐
规避高危风险因素
预防早发心血管病
用心呵护才更安"心"
本文转载自生命时报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