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教授:新冠肺炎疫情下,我们应如何科学看待无偿献血

2022
04/30

+
分享
评论
博医荟
A-
A+

临床的紧急用血需求不会因为疫情来袭而减少,患者的疾病进展也不会因为疫情来袭而停滞。

在过去,无偿献血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事件,无论是在汶川地震、天津爆炸事故等令人揪心的社会事件和自然灾害中,还是在血液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的积极救治中,无数踊跃参与无偿献血的群众用热血相助,为生命续航。

然而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中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北半球国家而言,疫情的开端正是无偿献血的“淡季”——冬天,这使得无偿献血工作迎来了更严峻的考验……如今3年过去了,新冠疫情为采供血带来哪些改变?我们又该如何科学看待无偿献血?我们特别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输血科副主任李强教授,带来权威洞察和专业解读。

新冠疫情下的献血“低谷”

2022年1月11日,据美国CBS新闻报道1,美国红十字会首次宣布出现全国性供血危机。红十字会表示,新冠疫情导致美国献血人数下降、献血活动取消,去年美国红十字会的新增献血者减少了34%。美国血液供应严重不足,某些血型的供应甚至不能满足一天的用量。

24501651298744611  

在我国,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从“钟南山呼吁献血”到“姚明带头献血”,无偿献血数次登上微博热搜,然而人们对疫情下献血仍存在很大的顾虑,多地无偿献血的采血量均出现下降。

根据山西省血液中心的统计2,2020年2月~6月期间,太原市街头和团体无偿献血采血量下降达到了40%以上,这一方面是由于组织无偿献血的大型团体单位为防止聚集取消献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疫情,很多患者为避免前往医院而选择暂缓就医,医院的很多择期手术延期使需血量部分下降,传导至血液中心使采血量有所下降。

2801651298744762  

随着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向好态势的进一步巩固,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加快恢复,2020年下半年无偿献血的形势也逐渐好转。各地血液中心也面对着与山西省血液中心类似的情况,以天津市为例3,2020年全年天津市捐献全血的总人次较2019年下降13.03%,献血量较2019年下降17.60%。但下降更集中在1月~6月,自7月起献血情况持续向好,与2019年同期差距减小。

29631651298744915  

2021年10月,由中国输血协会创研的《输血服务蓝皮书: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出版。《报告》纳入了中国输血协会对全国115家采供血机构开展的2020年疫情期间采供血情况调研分析结果4,数据显示,2020年供血机构全血采集总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4.83%,血小板采集总量与2019年持平。由此可见,我国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总体保障了疫情期间的临床供血。

献血顾虑背后的隐情

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同时也是作为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的重要力量和招募对象,一项探索大学生在新冠疫情下无偿献血行为的研究或许能够揭示献血“低谷”背后的隐情。

该研究统计了466名大学生对于新冠疫情核心知识知晓情况、防控措施达标情况以及广泛焦虑情况,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与无偿献血情况之间的关系5。结果显示,疫情防护知识达标率和焦虑水平是影响新冠疫情期间大学生无偿献血的重要因素,其中,疫情防护知识达标率大于60%的大学生献血几率为未达60%者的4.663倍(P<0.05),焦虑总分<10分的大学生献血几率为10分以上者的2.227倍(P<0.05)。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新冠疫情传播迅速、传染性强,且具有不可预测性。与其他流行性疾病相比,显著引发了人们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疑病甚至抑郁的心理应激反应,使得人们不仅担心自身防护措施不达标,而且担心采血点防控手段不到位,最终导致感染新冠肺炎,因此降低了献血的积极性。

科学指引,为献血安全保驾护航

2021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印发《血站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6,为保障献血者安全和血液安全供应提供了权威的科学指导。

根据《指引》的最新规定,献血前在原有健康征询的基础上,还需多填一张表——《新冠肺炎相关健康状况征询表》,以了解献血者新冠肺炎相关健康状况,甄别献血者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接触史或生活史等。

15471651298745551  

同时,《指引》就血站工作人员防护、工作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医疗废物处理等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血液采集中特别强调献血者使用握力球若需重复使用,必须使用一次性隔巾包裹,用后更换隔巾并对握力球进行消毒。献血过程中严格执行“一人一巾一带”。

此外,《指引》针对献血者招募环节,要求尽可能采用预约献血,控制同时段献血人数,团体献血尽量减少陪同人员。献血者之间距离保持1米以上,有条件的可间隔使用操作位。

临床的紧急用血需求不会因为疫情来袭而减少,患者的疾病进展也不会因为疫情来袭而停滞。希望在科学的指引下,焦虑和恐惧能够逐渐消散,献血者能够更安全地献血,让更多爱心不再迟疑和顾虑,让更多热血助力生命的接力和延续。

参考文献:

[1]https://www.msn.com/en-us/health/medical/red-cross-declares-first-ever-national-blood-crisis/ar-AASDKoG?ocid=weather-verthp-feeds

[2] 冯国强,王三桃,王秀锦,郭红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的无偿献血现状和思考[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03):408-409.DOI:10.19522/j.cnki.1671-5098.2021.03.053.

[3]相平,李松芯,胡娜,刘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天津市无偿献血的影响及其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1):3128-3131.

[4]马杰,范亚欣,梁晓华.新冠肺炎疫情下采供血事业发展现状调研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22,35(01):46-50.DOI: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22.01.013.

[5]应小祎,杜晓明,吴志慧,洪淑芳,赖霜红.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护状况及焦虑水平与无偿献血行为的关联性[J].中国输血杂志,2021,34(11):1256-1258.DOI: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21.11.024.

[6]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3/28/content_5596253.htm

专家介绍

96161651298745693  

李强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输血科副主任。

天津市输血质控中心委员、天津市输血协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肿瘤学会临床用血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疑难血型鉴定、疑难配血、抗体鉴定、血细胞分离单采和细胞治疗等工作。承担多个临床新药的血型血清学检测的临床试验工作,多次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编辑 | yueli

审核 | 李强

排版 | 83不倒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血液病医院,新冠肺炎,输血协会,献血者,大学生,科学院,疫情,李强,献血,科学,教授,看待,医学,供血,指引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