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引导力11‖致敬抗疫中的“隐形超人”/我的检验同事们

2022-04-27 00:00   河北省中医院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有这么⼀群⼈,他们不辞辛劳,不怕疫情的严峻,替我们负重前行,自愿请战参加上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有这么⼀群⼈,他们不辞辛劳,不怕疫情的严峻,替我们负重前行,自愿请战参加上海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4月3日,河北省中医院检验科的五名同志赵亚楠、杨蕾、田雪斌、郑皓天、赵裕来响应上级号召,紧急驰援上海。

我的同事们被安排在上海方舱实验室工作。4月5日,经过设备安装、人员休整、熟悉设备、演练流程后就迅速投入到了大批量的核酸检测工作中。从标本接收的核对、外包装的消毒、核酸提取到基因扩增的高温锤炼,直到最终结果发布……蕴藏着无数关键步骤,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倾注着他们的专注与汗水。

一份“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不仅是疫情防控的可靠依据,更是老百姓的通行证、心中的“定心丸”。每天穿上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双层手套、N95口罩和护目镜,与病毒标本“亲密接触”,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编号、加样、提取、检测,最后判定结果并发出报告。这其中大部分步骤都是需要手工来完成的,检验过程既要精神高度集中,小心谨慎,还要拼手速,这对检验人员的体力和耐心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一次检验下来整个人都是筋疲力尽。即便是这样,他们最多也就是在地上铺个袋子,稍作休息后,继续投入工作!

连日来,按照“两点一线”闭环管理,援沪核酸检测队24小时不间断轮番上阵。我们的同事每日人均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五组组长赵亚楠表示:“自开始大批量接受核酸样本起,我和同事们已连续工作了6个日日夜夜,工作环境艰苦,但大家的工作热情依然不减!”

面对疫情,大家积极奋战,全力投入核酸检测工作,有人经常把午饭吃成了晚餐,最后一班人完成工作时往往已是凌晨6:00,非常辛苦,但是大家都毫无怨言,还自嘲他们自己是专业熬夜三人组!

为了节省时间,他们还经常蹲在墙角默默吃饭,心中想的依然是赶紧吃完好回去继续工作。

几秒采样的背后是数小时的检测,更是他们无数日日夜夜的坚守。他们直面病毒、默默付出、全力以赴,积极投身抗疫战斗,筑起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坚强的检验堡垒,为保一方平安而不懈努力。

没有人生来就是逆行者,只是因为灾区⼈们需要他们,他们便毅然决然地冲在第⼀线,尽自己最大力量使他⼈免受伤害,竭尽全⼒⽤勇敢成就伟⼤。他们是谁的儿女,他们又是谁的父母,但在他们选择奔赴上海那一刻,他们无疑就是最美的白衣天使!

赵亚楠,自己的孩子还不到两岁,还是毅然决定把孩子托付给父母,选择奔赴上海。同样作为一个母亲,我深受感动。在跟她聊过之后,发现原来他们承受的远比我们能想到的要难的多。还有杨蕾、田雪斌、郑皓天、赵裕来,在厚厚的防护服下,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个普通人,他们会疲惫,会受伤,会难过,有欢笑,有泪水,还有一颗勇敢、温柔的心。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觉得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没有看过白衣天使的眼睛。”因为有爱,美好终将到来。我们相信,大地回春,疫情消散就在不远的明天。

疫情之下,你我同在,愿天亮之后,山河无恙,世事如初!

微信视频预览查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省中医院,白衣天使,抗疫,超人,致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