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医务人员初筛阳性!院感为何频发?疾控专家:这些漏洞警醒所有医院
导语:
继一医院职工感染之后,又一医护人员初筛阳性......
一、 注意防护!1名医护人员初筛阳性
4月24日18时,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发热门诊1名医务人员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初筛阳性。目前已在医院隔离,下一步尽快转至定点救治医院。
现已对病例相关的环境点位进行采样,对全院工作人员和在院患者进行核酸检测,丰台区疾控部门正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自4月24日20时起,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门急诊已暂停接诊患者,并暂停患者收住院工作,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此前已有一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职工确诊。
北京中医医院也发布公告表示,已于4月24日开始暂停普通门诊、特需门诊(明医馆)、核酸检测门诊和儿科急诊,恢复门诊时间另行通知。成人急诊、发热门诊、血液透析室正常开诊。
二、院感为何频发?
4月以来,网上不时爆出消息,上海多家医疗机构,发生院内感染事件,有的是几乎整个病区的医务人员、患者、陪护人员感染。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吉林。此前,吉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立业,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鲍怀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履职不力,导致发生院内感染问题。
根据通报,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承担「黄码」「绿码」医院诊疗任务期间,因管理不当,致使两类人员在诊疗区域、医疗设备、医务人员方面高频交叉接触。此外,该医院还存在布局流程不科学、感控人员欠缺、穿脱防护用品不规范、患者陪护管理混乱等问题,致使出现院内感染。
在疫情愈发复杂严峻的形势下,为何院感频发?
奥密克戎株比以前的变异株更容易逃脱核酸检测。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谭晓东教授曾表示,这跟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率较高也有很大关系,接种疫苗一段时间后,尽管抗体逐渐消失,但免疫细胞记忆仍在,即便感染了新冠病毒,人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也会对新冠病毒进行中和与清除,导致病毒的检出率降低。
两例医务人员的感染,可以说,后果非常严重,对医院影响非常巨大,对患者影响也非常巨大,那么医院一再三令五申,加强防疫措施,为何却依然屡屡见诸报端医护人员感染呢?
那是因为医护人员在某一个特定的时候松懈了!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卢洪洲说:医务人员在面对病人时,防护意识强,科室在闲暇之余,因工作疲惫等原因,易放松防护,这给病毒可乘之机。
对此,卢洪洲建议:一定要制定详细的行为规范,从吃饭、喝水、坐车,都纳入管理中来,加强培训监督。从细节入手,最大程度降低院感风险。
因为院感一旦发生,zz后果和社会后果十分严重。
同时,专家提出,虽然,医务人员可能与新冠病人接触,长期处于危险的境地,然而,医院并不是最危险的地方。世卫组织相关报告指出:确诊医务人员的流调显示大多数都有家庭确诊病例暴露史。当本地疫情严重时,每日通勤的医务人员不可避免地存在将病毒带入医院的风险。
再次强调一下:确诊医务人员的流调显示大多数都有家庭确诊病例暴露史。这个漏洞可谓非常惊人。
众所周知,每每发生疫情,医务人员应该执行家庭与工作单位两点一线的要求,适当增加核酸检测频次,每日健康监测。抗原检测以其便利性和快捷性,也能帮助我们及时识别风险。此外,医务人员在进入隔离病区前,可提前进入隔离期。同时进行核酸检测等,排除社区感染风险后再进入病区开展工作。
除此之外,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是,防护服、口罩等个人防护设备并没有被及时更换。同一个口罩可以使用 4-6 小时。一项对葡萄牙医护人员的研究中,30.5% 的受访者使用时间口罩长达 8-10 小时,甚至有 28.0% 的人表示他们在轮班期间从未更换过口罩或面罩。
一项研究发现,6-8 小时轮班佩戴的口罩中有 10% 被一系列呼吸道病毒污染,佩戴超过 6 小时的口罩污染率明显更高。
武汉大学研究表明,手卫生不合格、接触患者前后手卫生欠佳的医务人员发生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
对此,很多网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这次的疫情院感发生率比上次高多了,是否是医务人员操作失当这个还未能下定论,病毒感染力在持续性增强,医务人员毕竟是人,不可能精力持续高度集中,需要完善的后勤保障、院感监督保障、轮换制度、良好环境及时消杀、就近的休息场所等等等等多重护盾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所幸现下检测并未发现其他人员感染,足见其闭环管理和其他人员防护还是相对到位,不能将重重压力全部都焊死在一线人员身上,而是竭尽全力完善整个流程制度,并从院感原因调查当中吸取经验教训,毕竟所有的抗疫经验都是在不断的摸爬滚打中摸索出来的,中国的医务人员已经比很多国家的医务人员做得好很多了,尤其是护理人员,希望这些一线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安全都有保障。
网友:口罩一天才一个,防护服一天才一套,很多都是超时劳动,中间吃饭,上厕所,都要解口罩,脱衣服,一群人在一起吃饭,难免有感染者。医务人员超时劳动,免疫力下降,更增加感染风险。所以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物资,人员都不够。希望疫情赶快结束吧!
网友:医院有院感,有消杀组,有隔离点,社区检测点有什么?发现一例阳性基本就废,吃饭喝水都在点位上,不可能没有感染风险。
网友:高速口执勤。看似紧张。其实真的有病毒一个跑不了。医护警察。都在一个地方。我们穿防护服他们不穿,穿脱一个地方,三年了。。大家也都疲倦了。肯定有懈怠,这工作量,真的太累了。
网友:我们医院最近,上周和下周,都收缩门诊,毕竟大部分人出不来,每天抗原加核酸,重要部门基本都睡在医院,还有三个支援点要轮换。后勤压力山大。检验科压力山大。我们在家的干着急!希望这波上海疫情快快平复。太难了
上面网友的意见,可以说为众多防疫单位提出了更多的疫情防护漏洞。
本文信息来源:央视新闻、潇湘晨报、腾讯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