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儿医名医榜 | 61 新生儿外科副主任——刘仕琪:立足科研结硕果,医术精湛创佳绩

2022-04-28 20:16   西安市儿童医院

他始终坚持锲而不舍的专注对待科研工作,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钻研医疗技术,在培养更多高层次儿科医学人才、推动学科建设及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不辍前行。

新生儿外科  刘仕琪

9021651016710224 73331651016710461

他一袭白衣,奔波穿梭于长长的病房走廊,错过了无数个第一缕晨曦,错过了数不清的日暮夕阳。无数错过,依旧无改他这对这一份职业的热爱!

/ / /

Character introduction

刘仕琪,新生儿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本科毕业后参军入伍在武警部队担任军医;2008获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评优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消化道疾病与肝脏移植;曾在北京市儿童医院和日本藤岡公立病院进修。

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肝胆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分会新生儿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转化医学分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整合微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委,《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编委。

擅长儿童常见消化系统外科疾病诊治,尤其擅长儿童消化道复杂畸形如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食管与肛门直肠闭锁等以及消化系统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擅长使用腹腔镜及医工结合磁外科技术实现儿童复杂消化道疾病微创治疗,对不同年龄阶段常见外科疾病及疑难重症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拥有丰富经验。2018年1月,国内首创采用磁吻合技术实现先天性食管长段型闭锁一期吻合获得成功,随后采用磁力技术分别实现国内首例先天性食管狭窄及直肠闭锁微创治疗,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该项新技术已在国内推广临床应用。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科技厅重点产业链项目1项、陕西省卫计委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与省级科研项目3项。重要学术研究成果分别在《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Frontiers of medicine》、《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及《中国修复与重建外科杂志》等20余种国际与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拥有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其中磁性血管吻合环专利技术已应用于临床肝移植技术。适用于儿童消化道畸形微创治疗的专利设计复合材料磁吻合装置也已经在推广临床应用,为有效治愈复杂消化道畸形病儿带来希望。

2019年,凭借《适用于儿童消化道畸形微创治疗磁力吻合器临床应用》获首届陕西省临床高端创新大赛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20年申请的发明专利(第一完成人)《一种适用于圆柱状吻合器的夹持钳》获第五届全国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三等奖;

2021年入选西安市委组织部西安英才计划—“菁英创新人才”项目。

出诊时间:周六全天(儿童肝移植门诊)

36301651016710670

0 1 携笔从戎赴军营,满腔热枕卫边疆

大学本科毕业后,刘仕琪副主任怀着满腔热枕,毅然选择投笔从戎,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8660部队担任军医。他与战友驻守在祖国的边防线上,春去冬来,几年的军营生活锤炼了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勇气。2001年冬,新疆尼勒克县发生特大暴风雪自然灾害,他随部队克服种种困难,昼夜兼程,奔赴天山重灾区积极参加抗雪救灾工作,为少数民族兄弟姐妹们送医送药,及时营救了大量被困牧民。

历经磨难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意志更强。在医学的道路上他选择继续深造,他选择消化系统疾病与器官移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0 2 无私奉献担使命,医者仁心铸健康

一身白大衣,承载了生命的重量,同样也承载着作为医者的信仰,每一个家庭对孩子健康未来的期许,都是他义无反顾的动力。作为他专业擅长领域而言,小儿急腹症常常发生急骤、进展迅速,尤其患肠梗阻等急腹症的患儿更需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患有肠套叠疾病的孩子如果能够在放射线透视下实现肠管复位,就可以避免开刀手术带来的身体创伤。为了让这些孩子尽可能避免手术创伤,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刘仕琪副主任常常亲自在X线透视下为孩子灌肠复位。这种操作需要外科医生耐心观察和细致入微进行操作,与此同时,还要承受身着沉重铅衣,站立数小时进行手术。但每当他站在手术台前,身体疲累全然置之脑后。

0  3

立足科研结硕果,医术精湛创佳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十年如一日,刘仕琪副主任在专业领域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并取得累累硕果。2010年,获教育部首届“学术新人奖”;2012年,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及西安交通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2014年,赴日本腾崗市公立医院普通外科研修,获“优秀研修医师”;2016年,获第八届“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论文奖”;2016年,获陕西省共青团“优秀好青年”;2017年,受聘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19年,《适用于儿童消化道畸形微创治疗磁力吻合器临床应用》获首届陕西省临床高端创新大赛二等奖;2019年,《适用于儿童消化道畸形矫治的磁力吻合器研发与试用》获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群)-社会发展领域项目立项;2020年,《磁力吻合技术辅助助装置》专利设计获第五届全国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三等奖;2021年,《超导匀磁场联合磁吻合技术实现闭锁消化道的重建及评价》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2021年,受聘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21年,入选西安市委组织部英才计划--”菁英创新人才“项目。

“临床科研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医院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同时可提高医务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临床医生的思维,最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因为认识到这一点,刘仕琪副主任求学期间,在导师吕毅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他致力于以攻克临床疑难病症问题为导向,经过长期医工结合领域的钻研,最终研制出适用于儿童消化道畸形微创治疗的磁力吻合装置与技术,并先后获得陕西科技厅重点产业链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支持,申请20余项相关专利。

2018年,1位患有先天性食管闭锁疾病的孩子,手术后继发严重食管狭窄,采用多种方法疗效不佳,经过充分术前认证和伦理审批,最终决定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磁力微创治疗技术,根据病儿食管结构特点加工制作出适合儿童应用的磁力吻合器械,经过缜密的术前准备与精准治疗,3周后成功祛除食管腔内瘢痕组织,获得良好治疗效果,此项技术在先天性食管闭锁术难治性吻合口狭窄疾病治疗历史上,国内尚属首例。

2019年,再次实现临床技术领域的突破!1名出生后不久即患有严重坏死性肠道炎症而发生结肠广泛狭窄和闭锁的孩子,为了尽可能保留仅剩的肠道结构与功能,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实施盲肠-直肠磁吻合术,最终成功保留回盲部、肛门与直肠肌肉神经组织生理功能。

2020年8月,国际首创应用腹腔镜+消化内镜“双镜”联合磁吻合技术微创治疗婴幼儿严重食管狭窄合并食管裂孔疝及返流性食管炎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获得成功。

2021年,再次实现先天性直肠闭锁磁吻合微创治疗国内首例的创新技术突破!采用磁外科技术实现1名患有先天性直肠闭锁儿童微创治疗,不仅实现了直肠一次性吻合,且而有效保护了患儿术后排便与控便等生理功能,克服了传统手术创伤大且并发症多的弊端,为此类疾病治疗开创了新的治疗途径。

2022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健康中国”和“技术创新”的指导精神下,结合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结纳和治疗各类终末期肝病儿童的实际需求,按照院党委的安排部署,他积极开展儿童肝移植门诊,为广大肝病终末期儿童开避一条救治生命的绿色通道,也将是医院创新技术领域发展过程中里程碑式的进步。

他始终坚持锲而不舍的专注对待科研工作,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钻研医疗技术,在培养更多高层次儿科医学人才、推动学科建设及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不辍前行。

7280165101671094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临床,治疗,儿童,技术,吻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