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多产品面临“备选”,上千厂家如何抉择?
上半年“带量采”最忙的省份就是河南,政策一个接一个,后面牵头的带量采也是“呼之欲出”,昨天,发了《关于确定集中带量采购备选药品有关事宜的通知》,是通知,不是征求意见稿,也不是正式稿,是通知、通知、通知!!!
大规模出现“备选”是广东三大联盟(中成药、慢病、286大目录),“备选”的出现改变了企业“带量采”的决策逻辑,降幅逻辑和准入选择。
那么,河南的“备选”到底是什么?
首先,常规的属性是带量采中选、挂网规则下的产品挂网,备选的属性更倾向于“中选”还是“”挂网?
如果,倾向于“中选”,那么,备选的意义重大,在开发、抢份额的时候就有逻辑,因为,“备选”的价格条件还是比较严苛。
如果,倾向于“挂网”,那么,备选就是个“鸡肋”,价格降了一大把,销量没涨多少,又要被老板骂。
一
条件以及价格限定
严苛的条件与限价:
表1:涉及产品750+
(信息来源:各省药品招采官网 风云药谈整理)
表2:涉及的带量采项目
(信息来源:河南省医保局 风云药谈整理)
重点关注的合并的条件:这有点复杂,还是希望能出一个具体的目录;
化药:注射剂包含的多,口服常释的也不少,有些产品还不一定清楚自己在不在。
中药:不管是广东的还是湖北的,因为遴选的标准不同,如何确定同产品应该会有些异议。
表3:成为备选的条件以及限价
(信息来源:河南省医保局 风云药谈整理)
表4:其他重点信息
(信息来源:河南省医保局 风云药谈整理)
风云简评
1、价格限定严苛:各种限定价格几乎都是取最低价,外企估计大部分放弃“备选”,剩下的就是国内企业拼杀。
外企可能参与的比如拜耳的阿卡波糖、莫西沙星等,国采中本身就是低价。
2、低价中选是利好还是利空?:不管是国采还是省带量采,低价中选的产品,竞品厂家来做个“备选”的意义有多大,除非本身就是渠道属性。
还是说企业想一个规格争备选做个低价,高价去挂网做零售?,不过这条路已经堵死了。
3、高价中标产品是利好还是利空?:高价中标厂家本身就有政策,如果,同意到严苛的限价还想抢一部分份额,那么,渠道的选择就很重要,代理商能做的不多的。
有一种情况比较特别,就是产品的最低中标价和最高中标价差异不大,这种情况的中标产品是有压力的。
4、备选身份,从规则上看肯定是利好的,尤其利好有原料又低价、商业渠道放货的厂家,会对同类产品起到非常大的抢占压力。
5、涉及的产品很多,化药、中成药、生物制剂,接下来还有大输液。
6、河南省2022Q1部分集采产品销售情况
(信息来源:河南省医保局 风云药谈整理)
这个数据很有意思,大家自己看吧!!!
你猜,这个政策会全国推广?国采第七批会不会有类似的政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