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当前救治面临的最大挑战:高龄患者与基础疾病患者的病故。
据“上海发布”近两日数据显示:自2022年2月26日0时至4月23日24时,上海累计死亡87例;2022年2月26日0时至4月24日24时,累计死亡138例。一日之内,上海新增死亡病例达51例。
在上海这一波疫情的前期,基本没有新冠死亡病例,但最近几天,重症和死亡病例为何明显增加?上海本轮疫情与武汉疫情在死亡比例上有何不同的呈现?面对本轮疫情当中的危重症患者又该如何开展救治工作?
死于基础疾病
在4月25日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介绍:4月24日,新增的本土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4.2岁,80岁以上高龄老人共37位,最大年龄100岁。51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3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
在本次通报死亡病例情况中,官方明确指出,重症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所致。其中,除4例曾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以外,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
上海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人民日报“大江东”采访时表示,新冠流行之前,这些有着多脏器严重合并症需要长期治疗的病人,一般来说是在原来治疗机构或是护理机构治疗的。在新冠疫情暴发期间,不幸感染新冠的这些病人会集中收治于新冠定点医院。他们患有较为严重的多脏器功能不全,当合并新冠感染时,部分患者即便新冠本身肺炎症状不重,我们计算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时,仍将这部分因基础疾病死亡的病例计算在内。
“随着病例数量的增加,脆弱人群的救治挑战开始呈现。这些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同时感染了新冠,虽然新冠引发的肺炎不一定严重,但基础疾病的救治,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比武汉,上海老龄化严重,老年人伴有多器官慢性疾病
上海常住人口多达2500万人,其中,老年人比重大,老龄化程度较高。本次上海疫情中,60岁以上老年人在感染者中占有相当比例。据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王兴鹏介绍,上海收治的重症患者中,呈现2个特点,一是老年患者的比例比较高,目前在市级定点医院患者中,70岁以上老人占比接近三成;二是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比较高,超过60%,其中合并3种以上基础疾病的占比四成。
上海本轮疫情所呈现出的特点与武汉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
据官方统计数据,2020年武汉在院重症病例数量最高峰时为2月19日的9689例,截至到9月2日,武汉因疫情死亡的人数共3869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郑军华,曾是上海援鄂医疗队领队,在金银潭医院奋战67天,抢救过无数新冠重症患者。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武汉疫情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是未知。新病毒的传染、传播以及致病性,当时的人类全不知晓。第二是恐惧。武汉死亡人数较多,医务人员感染也多,有一些牺牲了,还有的患者的治疗延误了,导致出现很多重症,特别一开始死亡率很高。
而上海这座城市老龄化严重,且老年人多半有些多器官慢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脑梗后遗症、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等。在新冠影响下,这些基础疾病会有一定几率转成重症。现在,新冠肺炎直接导致死亡的很少见,病人可能很快转阴,但这是一个免疫过程,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受到一次“免疫打击”,免疫系统是我们的保护屏障,一旦受影响,就容易加重其他疾病。
从救治角度来看,张文宏认为,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流行以来,与早期武汉疫情期间有重大差异,当时新冠肺炎病死率最高的时候达5%以上。现在,即便把基础疾病死亡的病例计算在内,上海总病死率维持在0.0178%(87/48.8万)(4月23日数据),而其中新冠重症肺炎死亡占比很低。目前对病死率造成最大影响的,是高龄患者与基础疾病患者的病故,这是上海当前救治面临的最大挑战。
老年新冠患者基础疾病多且病情较重,如何加强救治?
重症救治方面,在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流行期,新冠阳性的基础疾病或其他急性疾病患者救治,会造成医疗资源上的压力。很显然,阳性病人必须到新冠定点医院进行收治,这对定点医院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治疗新冠症状,还要对各基础病专科给予同质化救治。
针对老年新冠患者基础疾病多且病情较重的特点,上海将坚持三个原则,即防止轻转重与重症救治并重、新冠救治与基础疾病治疗并重、中西医治疗并重。
对此,上海着力加强市级定点医院的救治能力。目前已汇聚了诊疗经验丰富的360余名重症医学专家,加上外省支援的专家,共组建了9支重症救治团队,进驻8家市级定点医院,对新冠重型、危重型和新冠阳性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实行集中管理和综合治疗。
据健康时报记者统计,从4月初至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教授、华西天府医院院长康焰,东南大学副校长、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邱海波,三位曾驰援武汉的“重症八仙”,现已奔赴上海进行支援。
为了提升新冠定点医院的专科救治能力,市级定点医院母体医院还组建了医院多学科专科治疗组,成立了15个专科53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市级专家团队,利用紧急开发的会诊平台系统,对市级定点医院重症患者实施多学科联合查房会诊,推出中医救治新冠危重症患者“加强版”,一人一策开展治疗,同时出台《老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医药救治工作专家共识》,尽最大努力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
我们也注意到,目前救治资源也在逐渐向基层下沉,对区级定点医院也给予了强有力的医疗支持。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率领团队与黄浦区的各层级医院对接,充分发挥了三甲医院精准防控的带头作用:为核酸检测上提供重要支撑;在核酸采样提供技术支撑和人员保障;在院感和防疫上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在特殊病种上提供医疗保障。这些都是充分提升基层医疗救治能力,实施医疗资源全覆盖,提升对老年脆弱人群救治效果的全新探索。
总之,未来对抗奥密克戎流行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人民战争。我们的目标始终是让老年人和脆弱人群摆脱疫情带来的重大风险。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守“沪”老年人及脆弱人群的生命安全,也许就是这场战“疫”的最大意义。
参考资料: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海发布、人民日报“大江东” 等
作者:冯晨程
文章来源:长三角健康公号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