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部分肿瘤的葡萄糖低代谢会导致显像的假阴性,如肝细胞肝癌、肾透明细胞癌、消化道印戒细胞癌和一些低度恶性的肿瘤;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PET/CT在临床检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人听说过这个“新名词”但很多人却对它不甚了解。
01哪些人需要做PET/CT?
PET/CT是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与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两种先进的影像技术进行的有机地结合,可以全面发现病灶,精确定位及判断病灶良恶性,故能早期、快速、准确、全面发现病灶。
PET/CT在肿瘤中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对于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素有“查癌神器”之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影像中心(核医学科)主任王欣璐介绍,PET/CT检查可以精确引导肿瘤穿刺活检;肿瘤精确的分期及疗效评估;鉴别肿瘤治疗后坏死、纤维化与残留;探测手术是否复发/转移;帮助制订肿瘤放疗计划等,有利于指导或调整临床治疗方案;对那些临床高度怀疑肿瘤却找不到原发灶的、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的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此外,PET/CT在神经系统疾病比如癫痫的病灶定位、痴呆的早期诊断鉴别以及在心血管疾病中比如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心肌活力等都有广泛应用。
“PET/CT可用于多次连续检测血清中肿瘤标志物逐渐升高的体检人群,或有肿瘤家族史的50岁以上人群。”王欣璐主任说,对于有肿瘤家族史或不良生活习惯的高危人群、有癌前病变的人群,比如肝炎、肝硬化、胃溃疡、直肠息肉等,长期患病并出现症状加重,以及肿瘤疑似患者,都建议采用这个“查癌神器”详细检查一下。
02PET/CT 检查的局限性
王欣璐主任表示,确诊肿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非一个PET/CT检查便可说明所有问题,医学上没有百分百准确的检查设备。PET/CT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
少部分肿瘤的葡萄糖低代谢会导致显像的假阴性,如肝细胞肝癌、肾透明细胞癌、消化道印戒细胞癌和一些低度恶性的肿瘤;
对于一些感染性病变(如结核、真菌等),因为炎症区域内激活的炎细胞摄取18F-FDG增高,会被误认成为肿瘤病灶;
检查前短期内使用过升白治疗、血糖过高、未充分禁食、冬季未充分保暖导致棕色脂肪动员等,会引起“假阳性”或“假阴性”;
小于0.5cm的病灶由于分辨率有限也很难探测出来。
由于正常脑组织的葡萄糖代谢就很高,PET/CT对神经系统的病变存在一定局限性。
03PET/CT 会有辐射的副作用吗
网上流传“做一次PET/CT检查相当于一个正常人30年的辐射”。王欣璐主任说到,辐射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举个例子,当乘客乘飞机由北京飞往美国旧金山,由于飞机上升到一定海拔高度,没有了大气层的保护,乘客接受到宇宙射线的辐射0.043mSv,核医学检查人均有效剂量的平均值约为0.031mSv,一次PET/CT检查接受的辐射剂量小于坐一趟北京前往美国的长途飞机,所以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
PET/CT检查常用到的显像剂为18F-FDG,其半衰期较短,约2小时,受检者在PET/CT室做完检查(约2小时),体内的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对周围人员的辐射剂量当量随着时间/距离的延长而降低,达到安全的剂量水平。
04PET/CT 检查的不适用人群
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做PET/CT检查:
孕妇及备孕期女性。
PET/CT 检查时会产生辐射,虽然辐射不大,但是为避免对胎儿及儿童造成影响,孕妇和备孕期女性应尽量避免做 PET/CT 检查。
危重症患者、剧烈咳嗽者。
剧烈而持续的咳嗽会引起肺部及整个腹部的晃动,因为PET/CT检查的时间比较长,大概需要平卧15至30分钟,这类病人可能就比较难以坚持这么长的时间,从而使得图像模糊。
血糖过高者。
血糖浓度高会影响 PET/CT 检查时所注射的氟代脱氧葡萄糖的分布和摄入。空腹血糖偏高,可以在核医学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降血糖处理;若血糖过高,建议检查前先到内分泌科就诊,待血糖稳定后再行检查。
幽闭恐惧症患者。
建议轻度幽闭恐惧症患者可以在检查前熟悉环境,使用辅助工具,缓解症状,以便顺利完成检查。
07PET/CT 检查流程
PET/CT检查流程如下图:
检查前注意事项
1. 检查前禁食4-6小时;
2. 携带好以往检查资料;
3. 检查前一天避免剧烈运动;
4. 检查前一天晚饭进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5. 排空肠道,尤其是胃肠钡餐造影的患者,但并不建议对患者进行灌肠,灌肠会对肠道产生一定刺激,在检查中产生均匀的放射性增高;
6. 糖尿病患者需提前与PET/CT中心联系,以控制血糖浓度。
检查后注意事项
1. 多喝水。检查后尽量多喝水,以利于18F-FDG的代谢而排出体外。
2. 建议检查当天尽量不要接触孕妇和婴儿。
3. 不适上报。如有特殊情况,应主动向PET/CT中心的医务人员说明情况,医务人员方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王欣璐主任提醒
对待PET/CT检查要有科学的态度。既不能一味依赖先进设备、过度诊断,也不能有“辐射恐惧症”。
应当依据适应证合理检查、科学防护
让先进的技术为我们更好的服务!
专家介绍
王欣璐
肿瘤影像中心(核医学科)主任
核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美国南加州大学Keck医学院附属医院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师学会核医学及分子影像分会主委
专业方向:从事影像诊断工作近30年,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