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咽通气管的固定,还有比这更难受的不?
请你来找茬!口咽通气管的固定还有更好的办法不?简单粗暴,直接上图!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用了口咽通气管的患者,但我们看到,固定在患者口中的这个管子,虽然能保障患者的通气,保持了患者气道的通畅,但看上去令人很不舒服,太难受!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橡胶或塑料制成的硬质扁管形人工气道,呈扁铲形弯曲状,其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易于插入。口咽通气管的使用很是方便、有效,具有方便吸痰,改善通气等功能。通过口咽通气道这个简易人工气道,能将后坠的舌根与口咽后壁分开,从而保持呼吸道畅通,这种方法简便快捷,是临床最简单的气道辅助物,尤其是插管条件有限的院前环境,很受临床医护人员的青睐。
口咽通气管置管成功后,翼缘部分要加以固定,以防止口咽通气管滑入咽部或误入气管。
口咽通气管如何固定?
图片中的胶布固定法,就是一种固定方法。但这种固定方法令人看上去真的很不爽,有弊端。
一、传统胶布固定法
胶布固定法是口咽通气管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固定方法。
传统的这种固定方法,是将口咽通气管固定在患者上下门齿外,用两条胶布固定于两侧面颊,为求固定牢靠,医护人员通常喜欢将这两条胶布在通气管上进行交叉。
这种固定法看上去不好看不说,胶布受潮后粘性下降,容易脱落。固定过紧,容易出现皮肤过敏或破溃,造成压力性损伤。
护理干预是可采用水胶体敷料或透明敷料贴于面颊两侧保护皮肤。
二、改良寸带固定法
为了改进胶布固定,临床医护们也开动脑筋,改良、改进了固定方法。
为此,临床医护把绷带、寸带或是止血带都用上了,以此来替代胶布。
具体方法:在插管前,在通气管翼缘两侧各打一个小孔,将绷带或寸带穿过小孔绕至颈后固定,以解决传统固定胶布易受潮脱落的缺点,更适用于胶布过敏者。
改良寸带法比之胶布固定,更便于观察置管深度及口腔内部情况,便于口腔护理,对面部皮肤无刺激患者舒适度较高,固定也不受分泌物的影响。但缺点依旧是牢固程度低、躁动的患者易脱管。
后记
由于口咽通气管只是权宜之计、临时应对,到了医院,如果患者情况改善,口咽通气管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很快就会被拔除。
因为使用口咽通气管的患者都是病情较为危重的患者,需要临床严密观察。如果患者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甚至呼吸微弱,就要报告、配合医生,尽快拔除口咽通气管,改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更有效更精准的气道管理,辅助呼吸或呼吸机机械通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