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热惊厥,父母最该知道的六件事
一、什么是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 FS)?
1.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儿童期患病率3%~4%。
2.首次发作多见于6月龄~5岁。
3.发热状态下(肛温≧38.5℃,腋温≧38℃)出现的惊厥发作,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引发惊厥的任何其他急性病,未出现过无热抽搐病史。
4.通常发生于发热后24小时之内。
二、什么情况下容易患热性惊厥?
1. 遗传因素:
1)父母均有FS病史,子代55.6%发病。
2)父母一方有FS,子代21.7%发病。
3)父母双方均无FS,子代患病率为5.5%。
2. 其他:
如早产,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等。
三、热性惊厥如何分类
四、热性惊厥后容易复发吗
1.预后:热性惊厥总体预后良好,大多数单纯型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彻底痊愈。
2.复发:大部分FS患儿首次发作后不再复发,约30%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FS复发。
3.复发的危险因素有:
①18个月龄前发病。
②FS发作时体温不太高(<38℃)。
③热性惊厥家族史。
④FS发生前的发热时间短(<1h)。具有所有危险因素的患儿76%将出现FS复发,无危险因素者仅4%复发。
五 、热性惊厥与癫痫有关系吗
10%-15%的癫痫患者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热性惊厥后继发癫痫的比例不一。
继发癫痫的主要危险因素:
1.有神经系统异常或发育落后。
2.有癫痫家族病史。
3.复杂型热性惊厥。
存在1个危险因素,癫痫的发生率为2%;
存在2个或以上危险因素,癫痫的发生率为10%。
六、热性惊厥后家庭中如何护理? 1.惊厥发作多为短暂的、自限性的,首先家人要保持冷静,迅速让患者侧卧位,避免意外伤害。
2.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避免分泌物误吸。
3.抽搐发作时不要灌药,解开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的衣物。
4.不要向口腔内塞入任何物品,也不要过度用力按压患者,以免造成骨折。
5.若发作超过5min或发作后意识不清需尽快就医。
6.退热药不能防止热性惊厥发作,需按常规使用退热药。
7.热性惊厥原则上无预防接种禁忌,一些疫苗可能会引起发热并导致惊厥,但惊厥主要与自身遗传机制相关,并非疫苗本身对大脑的直接作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