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CT科研热点 Cardiac CT (图为2019年至2022年4月, 约500篇sci文章热点统计) 「心脏成像」是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风险分层的核心。
心脏CT科研热点
Cardiac CT
(图为2019年至2022年4月,约500篇sci文章热点统计)
「心脏成像」是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风险分层的核心。具体来说,心脏CT是一种高度准确的扫描方法,用于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提供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并精确定量冠状动脉斑块负荷。在过去的十年中,随着心脏CT技术趋近成熟,大型临床试验结果陆续发布,我们对心脏成像的认识慢慢从形态学走向功能学,也逐渐尝试把科研成果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01
CACS「钙化积分」
冠状动脉疾病的心脏成像最初代表冠状动脉钙化。30年前,Agaston等人发表了现在著名的量化冠状动脉积分(CACS)。许多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钙化与将来冠状动脉事件风险之间的关系。极低的钙化积分代表了低心血管风险,随着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的驱动(Mortensen et al. 2021),心血管高危人群、中年和老年患者的CACS升高。但是CACS在个体患者中的预测能力是有限的,风险的变化不一定会反映在个体患者的CACS的变化中。近年来较为重要的研究比如他汀类药物治疗增加了CACS,其大大降低了心血管风险,这也支持了斑块的钙化可能反映斑块稳定性这一观点,而非钙化斑块是心血管事件的基础,决定了个体的心血管风险。
02
CCTA「冠脉成像」
2.1
ICA 局限性
CCTA无法仅使用管腔狭窄程度来准确判断血流动力学意义,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 ,ICA其实有很大的局限性 (Maron et al. 2020)。首先,二维成像无法评估狭窄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其次,ICA不能对血管壁疾病进行成像。如果使用IVUS或OCT的血管内成像,可以发现冠状动脉的血管造影严重低估了冠状动脉斑块的存在、性质和范围。
2.2
CCTA 临床试验
■ PROMISE试验(Hoffmann et al. 2017)
CCTA被证实在识别患有严重CAD患者和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时比缺血测试更有效,也减少了不需要做ICA的患者数量。
■ SCOT-HEART试验 (Singh et al. 2020)
尽管心电图运动负荷(ExECG)是冠状动脉是否需要血运重建和心血管风险预测的强力因素,CCTA对心血管死亡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MI)的预测能力更强。其早期试验 (Newby et al. 2018)也表明了无论检测到的缺血情况如何,在患有严重CAD患者中进行靶向优化药物治疗会显著降低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ISCHEMIA试验 (Maron et al. 2020)
CCTA在预测不良心脏事件时优于缺血测试。
■ Reynolds et al. (2021)调整了CCTA的CAD范围,缺血的严重程度和非致命性MI之间的关联消失了,故缺血的严重程度并不能预测死亡率。
结论是缺血测试在评估临床症状和冠脉狭窄的关系中更有价值,而非预测心血管风险。
03
Plaque「斑块分析」
CT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用高分辨率检测冠状动脉斑块,估计血管狭窄程度和表征斑块的范围、分布和特征。国外大型临床试验聚焦在高危斑块特征(HRP)和预测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上。例如,PROMISE试验 (Ferencik et al. 2018)和SCOT-HEART试验 (Williams et al. 2019),不过探究其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15%有HRP的患者中,只有24个后续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MI)。SCOT-HEART试验中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从1.4%(非HRP患者)增长至4.1%(HRP患者),增长幅度也是比较小的,且有约1/3的事件发生在非HRP受试者中。此外,研究表明HRP中具体可预测不良事件的征象为低衰减的非钙化斑块特征 (Williams et al. 2020)。
(斑块分析)
04
PCAT「冠周脂肪」
冠状动脉特征不能完全反映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如炎症、狭窄严重程度、心肌缺血等。新的心脏CT技术可以通过对血管周围脂肪进行成像来评估冠状动脉炎症,“感知”冠状动脉壁中炎症的存在,这也是识别斑块或缺血成像未检测到的“残余风险”的一个重要步骤。
进一步延伸,将CCTA中的冠状动脉PVAT炎症和HRP斑块征象相结合,可以对心血管风险进行预测,帮助我们了解CAD的发病机制。比如未来可以研究在没有HRP特征的个体,即“低风险”个体中,检测低FAI值的重要性。反之,从被CCTA标记为“低风险”的人群中,再次将异常的FAI定义为“高风险”,有助于提高个性化的预防管理。
(PCAT/FAI分析)
05
TAVI/TAVR
心脏CT是TAVI/TAVR成像的首选成像方式,可以比二维的超声心动图更精准的测量主动脉瓣环,从而优化假体的选择,帮助确定最佳血管通路。
(TAVI/TAVR分析)
06
CT-FFR
除了管腔狭窄和动脉壁斑块特征的评估之外,CCTA还生成了重要的附加信息,如狭窄可以用计算机流体力学(Flowchart)或者机器学习(Siemens)的方法来计算CT-FFR值。
Fairbairn et al.(2018)和Norgaard et al.(2018) 研究显示ICA和冠状动脉压力导丝的研究需求逐渐减少。2022年ESC指南中指出,如果CCTA图像质量好,可考虑使用CT-FFR来评估中度阻塞性病变。
(CT-FFR分析)
07
CTP「心肌灌注」
7.1
心肌灌注的引入
CCTA已经成为诊断非侵入性CAD患者的既定诊断技术,尽管CCTA在排除CAD上表现良好,但一些研究证明其在检测心肌缺血时特异性较低 (Gaur et al. 2016)。
对狭窄程度进行视觉评估时,可能因为伪影干扰导致对病变严重程度的高估(Shah et al. 2017),结合其他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则会导致狭窄百分比和心肌灌注受损之间的不匹配。为克服CCTA检测心肌缺血的限制,心肌灌注(CTP)成像被引入 (Baggiano et al. 2020),现在可通过有“穿梭”模式的双源系统 (Rossi et al. 2017) 或宽探测器扫描检测。
7.2
心肌灌注参数的测量
静态CTP可以通过视觉或半定量方式评估心肌的衰减图,动态CTP则允许通过多次采集心肌数据,使用数学模型测量时间衰减曲线达到量化心肌血流(MBF)等功能学参数的目的。2022年ESC指南指出,CTP可替代其他压力测试评估心肌缺血。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FFR被认为是心肌缺血的临床参考标准,但是MBF和FFR是不可互换的,因为它们测量了冠状动脉生理学的两个不同方面:FFR是心外膜冠状动脉的充血压力梯度,而MBF是心肌灌注的直接指标 (Johnson et al. 2012)。
(心肌灌注成像分析)
据估计,到2025年,全球进行的所有CT扫描中「15%~20%将是CCTA」。2019年欧洲心血管病学会指南将CCTA的证据水平升级为最高(1级)的检查手段,2021年美国指南也反映CCTA使用效能的增加,尤其在年轻人身上。对于「CTP、CT-FFR、PCAT、ECV、CFD」等新测量值/新技术,我们发现近年来的研究还在不断优化测量各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诊断性能的评估只是科研方向的一个小问题,但是对于新兴成像方式的批判性研究中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不久的将在,下一代临床试验可能会提取更多有用的临床数据。
将形态、功能学参数结合基于放射组学或AI模型提取的CT特征,心脏CT的临床应用无疑会得到更大的扩展。
本文作者吴佳星,为西门子医疗青年科学家。
主要参考文献
1. CHANNON, K. M., NEWBY, D. E., NICOL, E. D. & DEANFIELD, J. 2022. Cardiovascular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isk: plaque, flow and fat. Heart.
2. PONTONE, G. & ROSSI, A. 2022. Paving the Way for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of Dynamic CT Perfusion.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15, 88-90.
3. PONTONE, G., ROSSI, A., GUGLIELMO, M., DWECK, M. R., GAEMPERLI, O., NIEMAN, K., PUGLIESE, F., MAUROVICH-HORVAT, P., GIMELLI, A., COSYNS, B. & ACHENBACH, S. 2022a.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a consensus paper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part I. Eur Heart J Cardiovasc Imaging, 23, 299-314.
4. PONTONE, G., ROSSI, A., GUGLIELMO, M., DWECK, M. R., GAEMPERLI, O., NIEMAN, K., PUGLIESE, F., MAUROVICH-HORVAT, P., GIMELLI, A., COSYNS, B. & ACHENBACH, S. 2022b.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ardiac computed tomography: a consensus paper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Imaging-part II. Eur Heart J Cardiovasc Imaging.
5. TARKOWSKI, P. & CZEKAJSKA-CHEHAB, E. 2021. Dual-Energy Heart CT: Beyond Better Angiography-Review. J Clin Med, 10.
2022年4月22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