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公共卫生危机之时,麻醉人的角色是什么?
重温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麻醉管理与感染防控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王强 教授
一.人员防护及区域设置
(一)背景
截至2022年4月10日,全球已报告超过4.96亿例确诊病例和超过600万例死亡病例,新型冠状病毒依然在全球肆虐。
新冠疫情已逐渐进入常态化防控
总策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总方针:动态清零;
总要求: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新冠疫情救治原则
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集中——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重症/危重症病例:由定点医院集中收治、一人一案一策。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
传播途径
1.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2.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
3.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二)麻醉科承担工作与防护压力
疑似及确诊患者可能由于肺炎或基础疾病的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外科手术;
麻醉科承担了此类患者手术麻醉、监护治疗、急诊插管等工作;
麻醉科医生与患者呼吸道直接接触,感控任务重、工作压力大;
保护好医护人员,是为了更好地呵护患者,我们需要思考:
对于疑似和确诊2019-nCoV感染患者,如何安全规范的实施麻醉或急救气管插管?
麻醉科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临床枢纽平台,也是交叉感染高风险区域,疫情当下,如何防范?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
(四)手术区域设置(西安交大一附院)
污染区:负压手术间,麻醉、手术、护理相关用品;
缓冲区:负压手术间共用的前室,生理盐水、75%酒精、Ⅲ型安尔碘;
清洁区:出前室(缓冲区)后的其他区域。
二.新冠患者的麻醉管理
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行疑似/确诊患者的分诊,分诊的目的包括保护其他手术患者、保护医务人员、避免麻醉手术环节中的交叉感染等。
(一)手术前准备
1.人员准备
2.环境及物资准备
手术房间:启动空调净化系统负压运行(-5Pa,负压手术间); 手术物品:麻醉、手术常规用物尽可能应用一次性物品药品及一次性物品必须单向流动,只进不出; 备用物品:麻醉、手术备用物品放置前室,配备辅助人员协助拿取。
3.麻醉前-药品及设备准备: 麻醉用药及一次性用品(喉罩、气管导管、口咽通气道、面罩、过滤器等)。
(二)感染患者的麻醉
1.感染患者麻醉的注意事项
麻醉方式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麻醉设备、药品、用物一人一用,气道管理一次性用物,如可视喉镜片,螺纹管、面罩等用后即弃;
所有医疗急救人员均为潜在感染者,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麻醉科医护人员必须防止经血和非经血感染传播途径;
应谨慎处理回收麻醉操作中的锐器,防止刺伤,一旦出现应立即启动医源性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2.感染患者的麻醉实施
(1)麻醉诱导
面罩吸入100%纯氧进行预充氧;
麻醉快速诱导,充分肌松后进行气管插管;
阿片类药物慎用,使用时可最后注射,避免呛咳;
应用可视化插管设备,远距离操作完成;
插管后所有一次性用物弃入指定位置,规范处理。
(2)麻醉维持
新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呼吸功能受损,重症可能合并休克等,更需要精细的麻醉管理;
机械通气采取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小潮气量4~8mL/kg,低平台压<30mmH2O,长时间手术定期进行肺复张;
及时复查动脉血气,关注氧合指数和内环境的改变;
个体化的液体管理。
(3)麻醉复苏 (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复苏去向)
对于轻、中度患者,手术结束后在负压手术间苏醒与拔管,返回隔离病房;对于重、危重患者,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转移到ICU(麻醉、外科、感染等)。
(三)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冠病毒疑似或感染患者手术流程
三.新冠患者的感染防控
(一)总体原则
尽量采用一次性麻醉耗材用品;
麻醉、呼吸环路应使用过滤器;
麻醉机使用后须消毒表面及内部;
其他相关设备如监护仪等应进行物体表面消毒;
黄色医用废物收集袋,按涉疫情医疗废物处理。
(二)疫情时期麻醉学科肩负院感的防控责任
麻醉学科要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要求手术结束后,要对手术室内设备进行有效消毒,尤其注意麻醉机内呼吸回路的消毒。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中指出:有条件医疗机构应装备麻醉机回路等器械的消毒设备。
(三)麻醉机消毒管理
1.术前准备
呼气阀:接呼吸过滤器;
吸气阀:接呼吸过滤器;
螺纹管患者端:接人工鼻/呼吸过滤器。
2.术后处理
(1)外表面:擦拭消毒
部件名称:机器表面,显示屏,台车,支臂,高压管等;
时间间隔:每位患者;
推荐消毒剂:首选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蚀的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
消毒方法:
①.消毒两遍,首选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蚀的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
②.遇污染随时消毒;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染物后,再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后的抹布覆盖30min后再擦拭消毒。
(2)外部管路:丢弃
部件名称:螺纹管、加压面罩、麻醉机呼吸气囊、呼吸过滤器、钠石灰;
时间间隔:每位患者;
处理方法:将相关用物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有效封口,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封口处进行喷洒,外加套一层黄色垃圾袋标注“新冠”标识,按医疗废物处置。
《麻醉机内呼吸回路消毒及灭菌的指导建议》提出复合醇消毒机将乙醇与氯己定混合消毒液,以气压式等离子雾化分布于麻醉机内呼吸回路。
新冠患者围术期麻醉机呼吸回路消毒指导建议:
麻醉机呼吸回路消毒:建议采用复合醇消毒机;
原理:乙醇以气压式等离子雾化分布于麻醉机内呼吸回路;
方法:将麻醉机内呼吸回路与消毒机回路通过螺纹管进行对接;
特点:无需拆卸麻醉机;
时间:雾化消毒10min,解析干燥20min,即可完成消毒特殊感染一人一消毒,平时7d一次。
(四)可视喉镜消毒管理
1.术前准备
准备一次性可视喉镜片
2.术后准备
使用后的可视喉镜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作用30min;
一次性可视喉镜片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有效封口,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封口处进行喷洒,外加套一层黄色垃圾袋标注“新冠"标识,按医疗废物处置。
(五)监护仪消毒管理
1.接诊患者前准备: 物品摆放、一次性物品准备(如一次性指脉氧)等
2.接诊患者后处理
(六)简易呼吸器消毒管理
依次卸除安全阀与球囊连接处,放置于双层黄色垃圾袋内,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封口处进行喷洒,外加套一层黄色垃圾袋标注“新冠”标识,送至消毒供应中心灭菌;
加压面罩,如使用氧气连接管、储氧袋也需要装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内有效封口,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封口处进行喷洒,外加套一层黄色垃圾袋标注“新冠”标识,按医疗废物处置。
(七)电脑消毒管理
(八)医疗废物管理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弃置于双层医疗废物包装袋内;装放量达3/4满时应将包装袋鹅颈式封扎;增加并特别标注“新冠”警示标识,严禁挤压;离开手术室时应加一套医疗废物包装,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对封口处进行喷洒消毒,密封转运。
四.新疫情下麻醉科室组织管理如何开展?
(一)麻醉科室组织管理如何开展?
1.组建最强“抗疫战队”: 麻醉科应特别设立抗击疫情期间科室管理小组,并定期开展抗击疫情期间麻醉科手术室科室管理小组会议。
2.制定精准操作规范: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护人员如何做好防护,如何安全地实施气管插管等高风险医疗操作等都是大家密切关注的问题。及时制定科室对于疑似及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麻醉和手术室护理操作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为了提升麻醉科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突发事件处理能力,麻醉手术科应对全科在岗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进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是对患者更好的呵护!
4.树立一线医护人员的自信心: 面对疫情,麻醉科手术室全员动员,坚定信心、科学防护、精准实施。
5.严格防护物资管控: 科室应加强对口罩、消毒物品等物资的管控,由专人进行口罩管理,每日进行口罩的发放监督,酒精、免洗手液专柜上锁,由值班人员进行交接登记。同时,也对进入手术室的人员进行管理,如非必要尽量减少进入手术室的人员数量。
6.加强科室人员管理: 对科室人员疫情接触史,同居家属疫情接触史,近期异域活动轨迹等进行详细询问并列表登记,每日上报。
同时,采集医务人员的身体状况,有无发烧,咳嗽,头痛等感染症状及轻重程度,列表汇总,每日上报等。
7.工作时严格遵守防护措施: 所有手术患者均戴口罩入手术室,在入手术室的缓冲区,先行体温测量,体温正常方可入手术室,异常体温立即上报科主任进行规范处置。手术中医护人员做好标准防护,医护人员不得互串手术间,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提前预见性性操作,做好前瞻性预防。手术结束后,待患者完全复苏后,为其带好口罩,再送回病房。
8.工作环境严格消毒处理: 加强手术室环境终末处置,手术间严格执行一用一消毒处置,对卫生死角、门把手、设备按钮等高危区域进行重点清洁、消毒处置。护士长每日检查确保工作质量
(二)新疫情下,麻醉科发挥怎样的价值?
1.疫情下的易感“敢死队” 手术麻醉、急诊插管、CPCR等、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或体液;
2.临床任务的重要承担者 承担患者手术麻醉、监护治疗、急诊插管等工作,参与危重患者救治工作;
3.工作流程制定的参与者 麻醉手术部门是医院工作的枢纽平台,积极参与医院制定各种临床流程;
4.交叉感染把控的关键者 手术室是医务人员密集、复杂的地方,严把防控关,预防交叉感染。
疫情当前,奋战在一线的麻醉科“战士”是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守护神”或者是与死神赛跑的急救气管插管医生?我们需要思考:在国家公共卫生危机之时,麻醉人的角色是什么?
从SASA、COVID-19防控,我们获得哪些经验?面对危重型COVID-19救治,我们提供哪些措施?麻醉学科与麻醉医师需要做出更多的事情,呵护人类健康!
免责声明:
本微信公众平台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