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重获“心”生!我院心内科团队成功实施心脏收缩力调节器植入术!

2022-04-22 15:47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患有心力衰竭,但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这可咋办啊? 

12561650592851999

患有心力衰竭,但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这可咋办啊?

今年3月,一名57岁男性患者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我院心内科门诊就诊。该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急等症状,休息可缓解。

一月前患者自述症状加重,不活动时也胸闷,且持续时间较前延长,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患者曾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诊断“心力衰竭”,并接受药物治疗,但药效不佳。为进一步明确诊治,该患者被收住医院心血管内科。 

入院后,科主任蒋廷波教授邹操主任团队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考虑“心肌病”。该患者心衰症状反复发作,由于优化的药物治疗效果仍欠佳,且患者年龄相对较轻,患者和家属都期望有更好的治疗措施来改善预后。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也是心内科医生面临一大难题;其发病率、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居高不下。目前慢性心衰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P/D)以及心脏移植等。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适合心电图表现中QRS波群增宽超过130ms的心衰患者;而该患者QRS波群宽度为106ms,使用此治疗方法则获益不大。

临床上为了进一步解决慢性心衰伴窄QRS波群患者药物治疗不佳的难题,心衰治疗领域的另一“黑科技”—心脏收缩力调节器(以下简称CCM)应运而生。 

所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恰逢CCM在国内上市进入临床使用,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患者愿意接受CCM植入。为了严格把握CCM适应症和手术顺利进行,蒋廷波主任先后组织了两次CCM相关的科内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邹操主任团队术前也对患者心脏做了更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评估发现患者心脏磁共振检查示心肌纤维化程度较轻,通过精准化治疗后心功能级别能提高一级,这些进一步提示该患者适宜CCM治疗。 

▲ 医院CCM心肌收缩力调节器线上科室会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于2022年4月15日下午,在蒋廷波主任指导下,由邹操主任团队为该患者进行了CCM植入术。CCM植入方法和传统起搏器间隔起搏相似;常规经右锁骨下静脉,将2根心室主动电极植入右室间隔面,头端相距2cm以上。为了确保电极位于室间隔,心超室周炳元主任术中应用经胸超声保驾护航。术后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第2天程控显示脉冲信号发送率高达98.8%(常规>80%即可),复查心超示射血分数值由原来的25%提升至31%;患者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

52181650592852966  

此次我院心内科CCM植入病例为国内上市后江苏省首例;该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全国首批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植入中心,同时也标志着我院心内科作为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心衰诊疗中心在心力衰竭器械介入治疗方面又取得了一巨大突破。

心内科蒋廷波主任介绍:CCM和传统起搏器有不同之处,它以增强心肌收缩力为目标,对心率和心律都不产生影响,而且使用寿命长、可以进行无线充电,将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8701650592853433

作为针对

伴窄QRS波群的慢性心衰患者

的一种治疗手段

CCM疗法填补了当前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随着上市后临床应用的推广

苏大附一院心内科将充分运用CCM疗法

为心衰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心内科  邹操

编辑:宣传统战处  王否

审核:党委办公室、宣传统战处  范嵘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版权归其所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患者,心脏,心内科,心衰,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