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病例分享|面肌痉挛一例

2022-04-25 09:00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面肌痉挛是一种常见的颅面神经性系统疾病,多发生于中年后,女性患者较多。

在病程开始时,一侧轮匝肌的自发抽搐会逐渐扩展到面部其他部分的肌肉。早期抽搐较轻,持续仅几秒钟,此后随着病情发展抽搐时间长度可逐渐加长,间隔逐渐缩短,抽搐情况逐渐加重。

一般资料

患者,男,57岁,重庆人。

患者约于8年前间歇性左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以左眼角及左侧口角抽动为主,多在疲劳或情绪紧张时发作。

近年来症状较前加重,发作频繁,严重时左侧口角偏斜,左眼睁开受限。

为寻求进一步诊疗,遂来我院,门诊以“左侧面肌痉挛”收入院。

术前检查

查体:

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左侧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发作时左眼裂变小,口角左偏,双侧面部感觉对称,无吞咽呛咳,听力粗测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MRI:

左侧面神经根部与血管关系密切。

治疗计划

行“左侧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

“微血管减压术(MVD)”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治疗面肌痉挛较好的治疗方法。优点在于,可在解除局部血管压迫的同时,不会出现面部感觉的丧失,手术创伤小,预后良好。

治疗经过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右侧卧位,头下垂约10°,身体后倾约15°,常规消毒铺巾。

经左耳乳突后发际内作纵行切口,长约4.5cm,依次切开头皮、枕颈区肌肉,显露左乳突后颞骨岩部。

于乳突尖稍上方钻孔,扩大骨窗。倒"T"形剪开硬膜,显露左侧小脑外侧缘。

沿脑干向上方探查,可见小脑后下动脉及内听动脉于桥延沟附近压迫面神经根区。

松解小脑后下动脉及内听动脉周围蛛网膜,推开小脑后下动脉,解除血管对面神经根区压迫。

在血管与面神经根区垫入特氟龙棉。探查面神经,根区上方未见血管压迫。

冲洗术区,未见出血,依次逐层缝合硬膜、肌肉、头皮帽状腱膜层及头皮全层。  

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失血小于30ml,术毕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无渗出。

术后给予补液、抑酸、预防感染、改善循环等治疗。

患者左面肌痉挛症状缓解,无面瘫及听力障碍发生。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四肢活动同入院,切口拆线,甲级愈合。

辅助检查

41911650588387932

图.术前核磁检查影像

术后状态:术区无血肿形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面肌痉挛,生命体征,减压术,病例,分享,头皮,动脉,面部,肌肉,口角,压迫,抽搐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