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说|在痛中治愈,在静中蓄积力量,在工作中修行
你知道,我最喜欢什么吗?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书桌前,品读文字带来的美好,品读忘记世界那一份安宁,没有任何纷纷扰扰
读书带来的是对心灵的洗涤,对思想的反思,对知识结构的储备
而写作,是对知识结构的梳理,这两件事会产生强烈的心流
让心跌宕
今早5点起来,看了冯唐的《成事心法》
知己篇
他说:在世间修行,不一定靠“身心灵”
人,离不开肉身和灵魂,生来就带着,跟着你一起长大。
恐龙能飞翔,王八能脱壳,但人没法抓着自己的头发上天,离开自己的肉身和灵魂。
你的肉身和灵魂会陪伴你一辈子,下辈子去哪儿不知道,但这辈子,你躲不开。
成事的人更躲不开自己的肉身和灵魂
比如:繁忙的工作中,要保持身体的健康,才能应付繁重的工作,也是一个职业选手非常重要的能力。
我随时保持了健康的身体,除了每年会出现几次过敏,平时几乎不会生病,所以我也常进行各种锻炼,每周坚持吃5天素食。
对于灵魂,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曾经,有人说喜欢我的灵魂。
我对于灵魂也有过迷茫,一直在思考,灵魂到底是什么
从事管理数十年,平台运营数十年,我很佛系的运营着我的平台,每年会开一些专家课,做一些系列课,自己也会到其他平台去讲课
生活中,我也不是材米油盐不进,也听过朋友抱怨、吐槽,工作又怎样
现实中就是“卷”
我喜欢看书,所以喜欢这样一段话
在工作和生活中修行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会接触各种类型的人,这两年,公司让我多做心理咨询和健康管理的班。
以前一起做礼仪培训的好多培训师朋友,在她们的课程中会参杂一些“身心灵”的课,还有什么幸福力、茶道、家庭教育、仪态课等等
我看了很多茶道、幸福力、仪态的课,无非都穿的很柔情似水,大部分都是40-50的中年女性
常听老师们吐槽,来听课的女性们,好多有工作的抱怨、生活的抱怨。甚至在课堂上大哭、带着忧郁的神情
在课堂上,她们极具喜欢,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动作、很美好的文字、拍照很漂亮的衣服
课堂上的两天,每个人像被救赎,像要从此改变人生。
可是回到生活中,往往又会被现实击破,有的小小的改变,也得看自己如何学习,如何复盘,如何应用
网络上,我听过很多心理咨询的课、看过很多案例,我喜欢的那些作家的书。
比如我最喜欢的:杨澜、李筱懿
还有我的老师们,那些成功的女性创业者
对我来说,体制内,职场上,风风雨雨。不是你上过多少课,读过多少书,而是在现实中修行,去珍惜每一个不舒服和难受
如果能抵抗住自己所有的负面情绪,所有的压力,所有的无关的思想,人物
在任何难受的时候,能跳出自我,把自己的肉身和灵魂,当成人类中的另外一个人。把自己一步一步往后退,退回去看自己,看别人。
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人到底怎么了?
这个称之为“我”的东西,她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不舒服,为什么会难受,我们改变不了我们的基因、原生家庭、教育经历、人生遭遇
但是我们在觉察自己的时候,认真想想,这个人,到底怎么了?
修行在于忍耐、自强
去想一想,你有没有比昨天的自己收获更多,有没有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
这两年,总有很多人喜欢“卷”内卷,比如我早起看书,早起看书。有人说,卷吧
我们视频号运营学习群里,S叔说:同学们,卷起来
同事中说的“卷”往往,更多是来自嫉妒、竞争,有恶意,有好意。
同行中的“卷”往往来自于,行业竞争,行业内互相学习和切磋技艺。
在我的工作中,也遇到过很多难题。有时候,我想,辞职吧,自己创业,反正我创副业这么多年了,也不怕。
不管怎么说,都能养活自己。往往这个时候,身边的好友都说,你工作那么好,哪里工作都会有同样的问题发生,忍一忍就过去了
所以,20年了,我常想,辞职吧,到现在也没辞。只是随时保持有离开任何人、离开任何平台的能力。把自己放入市场,如:考验自己的能力
这么多年,我不会再意我的岗位多少绩效,我更在意,我是否在每天成长
我不喜欢争,也不喜欢抢,因为不是自己的争来也没用,抢来也不算赢。生活中更喜欢随心自在,遵从内心的感受,喜欢那份淡定从容,还有喧嚣中的宁静
当然,我跟谁争都不削,我们要比的是,与自己比,你的外在与内在是否匹配。
学会忍耐,耐住你的情绪
在现实中修行,修一个职场自信、自强,生活中自立的人。遇到挫折不怕,只要你愿意尝试,活着就会有很多选择的机会
现实中,多花时间和精力,耗光自己,比如:多做工作、多帮助人
看我这么多年,一直在职,一直业余有两三份工作。如同,冯唐所说
耗光自己,造福他人,我创自己的学习平台,就是造福他人
耗光自己,就没有时间去看别人怎卷你,也没有时间去浪费去评价他人
让身心灵,在现实中修行
打造个人品牌这件事情上,我更加认为,这是一件修行的事
你要去做影响别人的工作,首先是修好自己,补足自己,你才有足够的能力,为别人提供有价值的内容
修行在于个人,修远兮,做一个有幸福力的人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