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丨专栏】细胞那些事:腹水间皮瘤1例—细胞学诊断思路
在肿瘤的诊断中,细胞病理学诊断是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细胞学报告是临床医生综合判断的依据之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衡道医学新媒体最新专栏「细胞那些事」,带您走进细胞病理世界!栏目选取临床优秀个案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为读者提供有效的学习范例,从而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今天就来看看由中心实验室细胞学亚专科负责人金宇飚老师带来有关腹水间皮瘤的细胞学诊断思路 。
欢迎各位病理同仁投稿,分享学习、工作所得。
衡道病理中心实验室
细胞学亚专科负责人 金宇飚
病例:
患者女性,64岁,一月前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两周前开始发烧,体温最高到38℃。入院检查,CT提示“右肺上叶尖段实性结节,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PET-CT提示“大网膜弥漫性增厚;腹膜、肠系膜多发结节;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大量腹水”。临床考虑腹部恶性病变,拟抽取腹水送检。
细胞室收到血性腹水样本约500ml,离心沉淀制作液基、常规涂片及石蜡包埋切片,均以HE染色方法完成制片。
液基、常规涂片及切片如下:
涂片及切片中可见大量成团的、大小较为一致的肿瘤细胞,细胞核大、深染、核浆比较大,核膜增厚、染色质较粗,可见一个或多个嗜酸性核仁。细胞团呈三位实心球体结构(如上左图),该结构大小亦较为一致,于切片中可见有腺体样结构表现,但腺体样结构内可见肿瘤细胞填充(如上右图红色箭头所示)。
下图显示同一个三维实体细胞团在不同焦点位的不同细胞层次表现:
异型细胞的这些表现都不同于上皮源性腺癌的表现,包括乳腺、胃肠道、胰胆管、附件等处来源。因此,结合PET-CT提示,首先考虑间皮瘤可能大。当然,需要通过免疫组化标记进一步佐证该诊断。
主要的免疫组化标记结果如下图:
全部标记结果如下:
阳性:CA125(+),Calretinin(+),HBME-1(+),D2-40(+),WT1(+),CK7(+),CK19(+),Ki67(散在细胞+),Vim(+)。
阴性:CA199(-),CEA (-),CK20(-),ER(-),PR(-),PAX-8(-),TTF-1(-),Villin(-),CDX-2(-)。
免疫组化分析:
对于女性患者胸腹水中查见成团肿瘤细胞,最常考虑来源的有乳腺、肺、胃肠道、附件及间皮等来源,因此常规鉴别的免疫组化标记物需涵盖这些肿瘤的基本鉴别内容,而且,我们要知道,实际临床工作中,单一标记物的特异性是非常少的,更多的是一个标记物可以同时标记在不同来源的细胞上。因此,标记物的组合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有用。
此例病例中,鉴于HE染色的镜下表现及临床资料,首先考虑间皮瘤。我们知道,间皮瘤具有双向分化特点,在标记物上体现为既有上皮源性标记物阳性反应亦有间叶源性标记物的反应,此例最有力的诊断依据就是间皮细胞标记物Calretinin(+),HBME-1(+),D2-40(+),WT1(+),上皮源性标记物CK7(+),CK19(+),间叶源性标记物Vim(+),符合了间皮瘤的双向分化特点,同时阴性表现的标记排除了肺(TTF-1)、胃肠道(CA199、CEA、CK20、CDX-2、Villin)、乳腺及附件(ER、PR、PAX-8),因此进一步佐证我们的最初诊断。
总结免疫组化诊断思路如下:
总结:
一例准确的细胞学病例诊断永远是基于详细的临床病史、影像学、血液生化、细胞学诊断思路、相应的病理辅助诊断方法等综合的结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