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个防癌的真相,8位权威专家给你答案!

2022
04/23

+
分享
评论
诺辉健康
A-
A+

所有的肿瘤往往早期都没有明确的症状,这也是被容易误诊的一个关键因素。 

4月15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首日,也是中国抗癌日兼中国癌症早筛日。 我们支持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委员会举办了《防癌的真相》科普直播,并在直播中邀请1位院士,7位活跃在肿瘤预防、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一线的国内权威专家,围绕结直肠癌、胃癌、宫颈癌、肺癌等高发癌症,给大家带来了一堂防癌必修课。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防癌的真相,我们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展现专家科普内容,希望它们成为您在防癌路上的一些科学参考。 22111650498110800

热门话题

No.1

癌症在中国的情况怎么样?

詹启敏院士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457 万人,在全球居首位,癌症死亡人数 300 万,同样在全球居首位,且 大于2-4位国家癌症死亡人数的总和。 张凯教授 :可能大家都觉得这么多癌症,我们的发病率可能是最高的,其实不然,前20位发病率高的国家,可能是很多人希望子女移民去的国家,是北欧、北美、澳大利亚、日本等这些发达国家,我们国家目前排在大约第70位。

No.2

为什么癌症在中国的发病率高?

  张凯教授 : 很多人认为是空气、水、饮食健康等,其实不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年龄。 到45~50岁以后,发病率呈锐角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和厉害,在年龄面前,其他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在我们整体人群平均年龄不断升高的今天,癌症发病率的升高是不可阻挡的,大家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到了50岁,已经进入绝大多数癌症的高危区域,当城市白领女性过了40岁,可能就已经是乳腺癌的高危区域,所以年龄是所有高危人群概念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衡量的高危因素。记住一个年龄去参加定向的防癌体检,基本就能够避免重大疾病的中晚期状态。 王贵齐教授 :主要是因为我们人口基数比较大,且人均寿命增长迅速,因此才使得我们整体的发病数比较多,从总体的肿瘤发病率来说,我们在全世界的排名并不靠前,而是居中的位置。

No.3

癌症在中国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詹启敏院士 :5年生存率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肿瘤的治疗效果是以5年生存率来作为判断依据,我们刚刚达到40%,美国是67%,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达到80%。当一个肿瘤的5年生存率达到80%,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慢性疾病,而不是一个绝症。   我们今天非常清晰的认识到,肿瘤的早筛早诊是提高5年生存率的根本,比如乳腺癌、肺癌,胃癌,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但一旦肿瘤变成晚期,特别达到转移这一阶段的话,很多的病人就会在死亡的边缘徘徊。 王贵齐教授: 5年生存率低,很重要一点就是个晚字。 目前到大多数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以结直肠为例,几乎都是中晚期肿瘤。面对这些病人,即使外科手术加上传统放疗、化疗和新兴的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治疗效果也非常有限,5年生存率很低,要解决我们国家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低,关键就在于解决晚字,找到能发现癌前病变的手段。 张凯教授: 不得癌不大可能,而且随着年龄增高,得癌的几率会越来越大,我们不能解决癌症发病率高的问题,只能把死亡率降下来。死亡率如何降低?只有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No.4

癌症会遗传吗?

詹启敏院士 :某些肿瘤会遗传。 比如携带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的人,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概率比较大,也可以达到70%;结直肠癌里有个基因突变叫APC基因突变,携带的人结直肠癌的风险也会特别高。   但是总的来说,完全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癌症形成的几率,在整个肿瘤里边仅占5%,剩下95%都是在生活中接触致癌因素导致的,因此我们建议远离致癌因素,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田艳涛教授:2020年中国新发肿瘤患者457万人,其中家族遗传性肿瘤占了5%~10%。 乳腺癌是10%,卵巢癌是10%~15%,胃癌是1%~3%,结直肠癌是10%。剩下85%-90%的患者,就是因为后天各种生活习惯、情绪管理等不到位,增高了患癌的风险。 王锡山教授: 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你的筛查年龄就不是50岁了,而是比家族中最早诊断肠癌的人提前10年。 我们中心用常卫清做了一个实验,在250名一级亲属中,95例做了肠镜,其中有一例就是肠癌,比例约为1%,别小看1%,要知道全国的肠癌发病率都是用10万人做基数的,而在这个实验,让原本要在10万人中找到的肠癌,在100人中就找到了,这样就增加了我们筛查的卫生经济学效益。 肠癌遗传人群也要注意早筛,我诊治过1个林奇综合征家庭,10口人,7个是肠癌,对这样的家族,20岁就应该开始做肠镜检查。

No.5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吗?

王贵齐教授: 可以。 实际上,癌症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可怕,我们不需要到医院,更不需要做检查,通过远离烟酒,规律起居,合理膳食,保持健康心态,就可以预防1/3的肿瘤。 同时有些肿瘤可以通过筛查做到早期诊断、治疗甚至治愈,比如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等。 最后,我们通过规范化的诊疗和多学科的诊治,也能提高其他1/3恶性肿瘤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No.6

为什么年年体检查出晚癌?

张凯教授: 手段问题、间隔期问题和经验问题是造成年年体检,出现这些中晚期肿瘤的原因。   手段问题: 比如说查胸片能查肺癌吗?能,但很难查到早期肺癌,从70年 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用胸片查肺癌,结果努力了20年,到了90年中后期评价,查过胸片的100多万人和完全不查胸片的100多万人,因为肺癌的死亡没有差别。发现肿瘤,不光荣,因为那个时候已经丧失了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只有发现早期的恶性肿瘤,才能够拯救生命。 间隔期问题:有一个人去1月份在一个体检中心做了检测,到10月底的时候突然发现肝上有一个5公分的肿瘤,然后把体检中心给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对方漏诊导致他的肝癌已经不是早期。这种说法对吗?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因为肝癌的肿瘤生长周期非常快,一年一次的体检不足以避免中晚期的状态。当然,大部分肿瘤的发展没有这么快,尤其是结直肠癌,它的发展周期很慢,癌前病变也很清楚,甚至你在5年之内找个时间点去做一次检查,就会发现问题,及时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经验问题 :我们去年去考察北京市肿瘤医院的培训情况,一个基层的超声大夫感慨,说在这里半个月,每天上午能看到的乳腺肿瘤比过去一年在自己医院看到的都多。他说自己在医院工作10年了,从来没有见过乳腺的早期肿瘤——没有见过肿瘤的早期状态的医生,很可能就会把它漏掉。

No.7

查肿瘤标志物属于防癌体检吗?

张凯教授: 肿瘤标志物不太 能发现早期肿瘤。 肿瘤标志物最好的地方在于有个好名字,这就好比你的邻居姓杨,儿子起名叫杨百万,但是他长大后不等于就是百万富翁,肿瘤标志物也是这个道理。 因为肿瘤标志物在诊断肿瘤当中的两项指标,都很让我们失望,一项指标是阳性预测值,几乎99%的肿瘤标志物的阳性预测值都小于0.5%。也就是说,它查出阳性,99.5%是跟癌症一点关系没有的病或者状态引起的。 另一项是阴性预测值。90%的肿瘤标志物查出阴性以后,不是肿瘤的比例低于90%,也就是说,100个人里会漏10个癌症。 所以它不是适宜技术,也是说年年体检容易漏癌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No.8

什么样的癌症早筛是准的?

朱叶青: 对用户来说,癌症早筛最重要功能是排阴不漏检。 筛查面对的是没有症状的人群,筛查出没问题的人的确没问题,用户才能放心,筛查出有问题的人大概率真的有问题,去医院做进一步诊治才更有价值。 上个月的时候,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个关于癌症早筛的文章,提出癌症早筛需要克服五大困难,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不能通过临床实验去验证癌症早筛产品的性能,在真实世界而不是实验室里重复验证的结果。以常卫清为例,它不但在中国大规模前瞻性多中心临床实验验证了筛查性能,而且在获批癌症早筛第一证后,持续地在10万例以上人群中去做验证。

No.9

幽门螺杆菌要全家一起查?

田艳涛教授: 需要。 鸿门宴是相向而坐,一人一个小条案,谈事吃饭。红楼梦是合餐而食,一张桌子彼此夹菜,这样的习惯往往会增加传播幽门螺杆菌的风险,所以如果有一个家庭成员阳性,在治疗期间,一定要分餐,等治好了再在一块吃,同时家庭成员也进行一个检测。

肠癌专场

No.1

大便变形有必要做肠镜吗?

王锡山教授 :有一定必要。 肠癌尤其是直肠癌会引起排便形状的改变。比如说大便过去是黄色圆柱状,后来带钩,还能成棱,这因为直肠可能长出一个新生物,就相当于一个障碍物,大便在通过的时候就不是圆柱状了。   首先看是不是饮食等诱因导致的,然后再看看年龄是不是符合筛查年龄,如果很年轻,我们主张观察一下。   医生给大家看病是用概率学,利用现有的规律来指导,看对病的概率取决于对患者的了解程度,所以仅靠这个患者的一句话是不足以我们给出高精度的判断。如果实在不放心,建议做个肠镜,因为它毕竟是金标准,也把防患未然做到了极致。

No.2

贫血和肠癌有关系吗?

张凯教授 :有关系。 肿瘤早期信号就是没有信号,如果你非要让我说一个信号的话,出血可能算一个,但是出血很可能是没有症状的。   我们有一个从外地调到北京来的医生,他说聚会后要住院了,因为入职体检显示他贫血,他打算去血液科检查一下,当时桌上4个肿瘤医生拍案而起,异口同声地劝他改去消化内科做胃肠镜。   他不明原因,说什么感觉也没有,就是贫血,顶多看看缺点啥就行。我们就地科普,中年成年男性出现不明原因无症状的贫血,大概率不是血液病,也不会是营养缺乏,而是出现了胃肠道肿瘤。因为胃肠道上要是长了个小肿瘤,每天出血量在10毫升左右,一个月300毫升,两个月600毫升,足够让人出现明显的贫血了。 结果他去做胃肠镜检查,果然发现了一个结直肠癌,然后进行了根治性治疗,现在愉快的退休了,一直以来对我们也很感激,说人就应该无症状健康阶段去看病。

No.3

出现便血一定是肠癌导致的吗?

  王贵齐教授 :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便血不一定是肿瘤导致的。也可能是痔疮,肠道有炎性息肉或者其他溃疡。 便潜血检测只是检测血,但血跟肿瘤并不是有必然联系,如果你的便潜血检测是阳性,可以考虑再做一个基因检测,它针对于我们癌变的基因,因此敏感性、特异性非常高,如果在便潜血的基础上再做基因检测,可就知道你是不是得肿瘤了。

No.4

哪些人需要做肠癌早筛?

王锡山教授 :自然人群分三类。 第一类是一般人群,从50岁后再进行检查就ok。 第二类叫高危人群,你的一级亲属中有肠癌病人,或者你有癌症病史,肠道息肉这些癌前病变史,大便潜血阳性,慢性腹泻、便秘、阑尾炎精神创伤史,对于高危人群,尤其有家族史的,你的筛查年龄就不是50岁了,而是比家族中最早诊断肠癌的人提前10年。 第三类是遗传人群,比如林奇综合症患者,20岁左右就应该开始做肠镜检查。

No.5

发现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王贵齐教授: 不一定,要看息肉的性质。 息肉本质上来说是在消化道黏膜上隆起的物质,息肉可以分为炎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如果是一个炎性的息肉,它发生肿瘤的几率很低,可以不做必要的切除。 如果它是肿瘤性的病变,无论是低级别还是高级别,都需要切除,尤其是进展的腺瘤,发生癌变的几率非常高,85% -90%的结直肠癌都是从腺瘤和进展期腺瘤发展而来,因此对这些病变的发现、诊断以及规范治疗非常必要。

No.6

得了肠癌就不能保肛了吗?

王锡山教授:不一定。 我们结直肠外科经常面临得了直肠癌,保不保肛的问题?有的人说不保肛我就不要命了,把肛看得比命贵。 其实,我们作为医生,都会尽最大的努力为你保肛,比如说我们中心,每年做极限保肛的比例非常高,但也有一部分是无法保的,保不保肛不是技术问题,还有理念,更有病情,所以大家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切记把保肛和保命相提并论。

No.7

用偏方治肠癌靠谱吗?

王锡山教授 :不靠谱。 经常听到偏方治大病,它为什么叫偏方呢?就是因为很多都没好,就那么一两个个案治好了,拿个案作为一个整体的治疗,是错误的。所以大家在肠癌的治疗上还是要有科学态度,切记偏听偏信。

胃癌专场

No.1

治好幽门螺杆菌就没事了?

田艳涛教授: 并不是说一次治好就万事大吉,我们不会产生抗体,让它永远不再侵袭我们的身体。 如果我们的抵抗力变低,或者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不注意,一起吃饭的人中有一个朋友是阳性,我们又不注意使用公筷和公勺,结果我们在这顿饭吃完之后,都互相通过彼此的唾液进行了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所以说检测阳性,我们可以治疗,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以后的吃饭过程当中,一定要提倡公筷和公勺。

No.2

查出幽门螺杆菌餐具要换吗?

田艳涛教授: 可以考虑定期换。 幽门螺杆菌在体内耐强酸,但在体外,我们用开水把餐具一加热就可以杀菌,但是在预防幽门螺杆菌上,分餐用筷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建议大家3~6月左右就可以换一下筷子,尤其木质的筷子。第一它不贵,第二潮湿的环境容易滋长霉菌,比如黄曲霉毒素,是肝癌相关的致癌物。 我们也有这样的研究,洗脸、洗菜的池子,细菌的数量比马桶的细菌数量还高。

No.3

多长时间查一次比较合适?

田艳涛教授: 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界限。 我们在正常体检的时候,就可以加一个碳13吹气的实验,如果你有定期的胃镜检查,在胃镜检查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如果你本身有一些胃部症状,或者有高危因素,比如胃炎,胃经常不舒服,有胃溃疡,甚至原来胃做过手术,或者有家族史,要及时的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如果胃很舒服,也不到查体的年龄,就不一定特意的去查幽门螺杆菌。

宫颈癌专场

No.1

HPV疫苗三针可打一针?

乔友林教授 :要以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为准。 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免疫战略专家组审议认为,只接种1剂次HPV疫苗,可以产生和2-3剂次同样的免疫效果,可有效预防由HPV感染引起的癌。 一些健康产品的使用,必须要有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世卫组织的推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循证医学的证据,但是最终的施行还是要以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为准。   每位女性都拥有筛查和打疫苗的机会,宫颈癌将成为通过筛查和疫苗接种来全面预防乃至消除的第一个人类恶性肿瘤。

肺癌专场

No.1

哪些人要做肺癌早筛?

支修益教授: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年龄因素。 年龄大于50岁或者是50在80岁之间。 二、看肺癌的吸烟指数。 每天吸烟的只数乘以烟龄如果大于400,就等于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如果每天两包抽了20年,那就是800,每天三包抽了30年,就是900,吸烟指数越高,得肺癌的风险就越大。 三、肿瘤家族史。特别是肺癌家族史,这些人群更要重视每年的健康体检;还有既往有肺部的慢性疾病。 四、职业环境的暴露因素。 如果您长时间生活在石油、化工、煤炭、重金属地区,在注重劳动保护的同时,也要进行肺癌相关项目的一些体检。

No.2

查出肺结节就等于是肿瘤吗?

支修益教授 : 肺结节不一定是肺癌。 我们还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分子标志物、基因检测,去判断哪些肺结节需要干预,哪些肺结节就是一个良性病变。如果您第一次做胸部CT发现小结节,95%以上都是良性,就像我们眼角的皱纹,头上的白发,摔伤后的瘢痕一样,不要过度恐慌。 只要半年到一年定期复查就好,如果这个结节变化了,我们再去干预;如果没有变化,那就不用太在意。

No.3

肺癌患者治疗后就没事了吗?

支修益教授: 不是吃上药就万事大吉,不是做完手术就没事,一定要定期复查。 复查内容包括胸部CT,液体活检,肿瘤标志物,抗体检测等;局部晚期的病人即使吃上了很有效的靶向药物,也要定期复查评估,因为药物也会出现耐药,可能需要换药,调整用药。另外,没有查清肺癌的确切发病原因之前,也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烟民一定要戒掉烟草,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情,让我们的免疫机制能够在一个正常状态,避免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No.4

不得已熬夜怎么办?

支修益教授 :保持充足睡眠。 熬夜是现代生活的产物,就算你十二点半、一点睡觉,可以晚起一会儿,就相当于你住在欧洲,差那么几个小时的时差也没关系,但一定要规律,如果你三、四点睡,早晨还七八点起,那就麻烦了。  

No.5

心情对防肺癌有帮助吗?

支修益教授: 有帮助。 无论是室外的雾霾,还是室内的烟霾,其实都是通过我们内心的阴霾来实现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还是希望我们有一个愉快的心情,创造一个稳定的免疫环境,让我们远离癌症,这就是肺癌的一级预防。 男的要有哥们,女的要有闺蜜,没事别偷着乐,有事别偷着哭,跟闺蜜哥们分享一下,这也能使自己心情愉悦。

辟谣专场

No.1

癌细胞是外来的?

詹启敏院士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一定的“癌”细胞。   我们身体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中,会无时不刻地和很多致癌因素发生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DNA的不稳定,诱发细胞转化和癌变的产生。   但是大家也不用太担心,因为在整个人类进化过程当中,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免疫监控系统,就算不断有癌细胞出现,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不断的清除。平时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让我们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都处在最佳状态,从而在早期就识别癌细胞并清除掉。  

No.2

只要生活健康就不会得癌?

王贵齐教授: 即使你吃得很健康,生活得很健康,可能也不可避免会得肿瘤。 因为肿瘤是跟衰老相伴随的疾病,如果我们在现阶段解决不了衰老,如果每个人活得足够长,可能都会得肿瘤。   因此我们到了一定年龄,就要主动到医疗机构去做筛查、做早诊,最可怕的不是肿瘤,而是我们被动地面对它。如果我们积极主动的做筛查、做早诊,即使发现肿瘤,通过内镜治疗、超级微创手术等,对病人生活、工作、生命和健康都没有任何影响,我经常跟病人开玩笑说,你得早癌就跟感冒、发烧一样,咳嗽一下,流几天鼻涕,我们治疗了,好了,就ok了。

No.3

有病就吃药?

王锡山教授 :这是一个误区。 肠癌早期可能会出现便血,这是肠癌表面破溃,随后感染形成有血、有脓的细胞团。吃了消炎药后,表面的炎症被治好,便血症状减轻,会让患者误以为病也好了,导致肠癌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No.4

出现症状后才需要去做筛查?

王贵齐教授 :所有的肿瘤早期症状是什么?没有典型症状。 因此在我们自认为很健康的时候,在我们吃嘛嘛香的时候,就要主动的做筛查,做早诊是非常有必要的。   王锡山教授 :所有的肿瘤往往早期都没有明确的症状,这也是被容易误诊的一个关键因素。 随着时间的推移,肠癌可能表现出便血、腹痛,甚至排便习惯性状的改变,甚至梗阻。病期越早,活得越久,病期越晚,治病费用越高。 张凯教授: 我们必须纠正大家以前的一个就医习惯,就是我有病了、我不舒服了才去看病。对于肿瘤来讲,一旦你有症状,你就失去了50%根治性治疗的机会。 因为有症状去就诊,进而发现肿瘤,大约不超过50%的肿瘤患者会获得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剩下的人失去根治性治疗的机会,就没有治愈的希望,只是延长寿命,这是我们目前5年生存率不超过50%的最重要的原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结直肠癌,防癌,专家,癌症,筛查,症状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