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ASH精选传达会弥漫大B专场答疑汇总

2022-04-24 10:39

专家答疑精选

在ASH精选传达会弥漫大B专场中,与会的专家们为参与直播的病友进行了在线答疑。还有不少观众通过文字提出了自己关心的诊疗问题,由于时间所限无法一一回复。

于是我们在会后将大家的问题转交给上海瑞金医院的许彭鹏和闫子勋两位专家进行了解答,并精选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汇总在这里给更多的病友进行参考。

在此特别感谢参与答疑的各位专家,无偿用业余时间为疑惑中的病友们答疑解惑,指明方向!

01

治疗相关问题

弥漫大B淋巴瘤非生发中心,二次复发,基因检测EZH2突变,请问用什么方法治疗?

闫子勋:除了EZH2突变是否还其他的突变基因?如果仅有EZH2基因突变,按照New England的分子分型属于EZB型,此类患者加用西达苯胺相关的药物可能会获益。当然也可以尝试瑞金医院关于二线复发/难治DLBCL的临床试验及CAR-T免疫治疗。

弥漫大B双打击,侵犯了胃,IIE期,用了2次R-CHOP方案进展,改96小时和ICE方案,6疗后进展,请问接下来怎么治疗?

闫子勋:除了双打击是否还有基因异常?建议完善DLBCL分子基因检测。对于二线仍然无效的患者建议使用CAR-T免疫治疗或者双抗临床试验。需要评估胃部病灶的累计深度,以免后续治疗出现穿孔现象。

去年5月底确诊肠部弥漫大B三表达经过一线R-CHOP治疗没有完全缓解,后自体移植依旧没有缓解,后期该怎么办?

闫子勋:三表达的DLBCL,危险程度较高,预后较差,一线方案+自体抑制都没有缓解,建议尝试使用CAR-T免疫治疗,需要对肠道的情况进行非常谨慎的评估,包括但不限于肠镜,CAR-T治疗肠道穿孔的可能性大。

2017年确诊NK/T,19年确诊弥漫大B,不久前咽喉部查出鳞状细胞癌。另外PET-CT腋窝有活性,怀疑淋巴瘤复发,假如同时有这两种癌症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案?

张会来:高分化鳞癌进展比较慢,弥漫大B复发一般进展比较快。这两种癌症治疗方法不一样,建议优先处理比较急的。头颈部局限期的鳞癌采用放疗效果好,用PD-1效果也比较好。

02

CAR-T治疗相关问题

鼠源CAR-T耐药后复发了,再用其他CAR-T能有效吗?

 周剑峰 鼠源CAR-T治疗后复发的原因很多,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1.CAR-T产品本身是否合格,2.某些特殊类型,比如中枢、乳腺、皮肤等结外弥漫大B患者,因其疾病特点,使用CAR-T的复发率很高,为了巩固疗效可以用一些PD-1或BTK抑制剂维持,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获益;3.经过很多线治疗、治疗时肿瘤负荷高、P53突变等情况容易出现靶点丢失而复发,这种情况要看靶点是否还在。

初治,TP53突变丰度70%,CD19 CAR-T失败,还有什么治疗方法?

闫子勋:首先需要评估CAR-T失败的原因,是T细胞扩张不良,还是抗原丢失,根据不同的原因定制个体化后续方案。

CAR-T细胞回输后,可否判断CAR-T细胞的持续时间和杀瘤效应,如果可以,大概在回输的第几天?

许彭鹏:初步判断疗效一般根据输注后一月的影像学检查

继发中枢,CAR-T失败还有什么治疗方法?

许彭鹏:临床试验会是一个选择。

03

维持相关问题

中枢淋巴瘤老年患者,不能移植。RMT缓解后能否用PD-1维持治疗,能否考虑用CAR-T巩固?

贾永前:有些指南提示,不能移植的中枢淋巴瘤患者可以考虑用全颅脑放疗,但剂量不要超过35Gy,以免带来脑白质病等副作用。如果担心放疗副作用,也可以用一些口服药比如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奥布替尼等BTK抑制剂维持,尤其是有MYD88基因突变的患者,但是目前仍没有循证医学的数据明确支持。

不建议在初治后的缓解期用CAR-T进行巩固。

请问中枢69岁CR后,要不要做维持治疗?哪个维持方案最好?

许彭鹏:来那度胺,BTK抑制剂等可考虑作为维持治疗,但是目前尚缺乏最优方案的依据。

三打击,请问维持二年结束,需要再用其他药继续维持吗?

闫子勋:除了三打击是否还有其他不良因素,二年维持治疗使用什么方案?如果没有其他不良预后因素,二年后依然是CR的话,后续可继续随访,暂不用维持。

弥漫大B一年复发后做完移植用吃靶向药吗?

闫子勋:如有高危预后不良的因素,可建议使用PD-1抑制剂维持,如没有可不维持,密切随访2-5年。

04

其他问题

老年男性77,一疗后肌酐值101可以接着化疗吗?

闫子勋:需要评估肌酐升高是因为病灶累计还是化疗药物损伤,根据原因制定下一步方案。

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奥布替尼的耐药基因是否一样?

许彭鹏:如果是副作用不耐受,可以尝试换一种。但如果一种耐药了,改用其他几种BTK抑制剂的意义不大。

MYD88亚组TP53突变,TP53和P53突变一样吗?

闫子勋:TP53是基因的名字,TP53基因突变是预后不良因素。而P53是蛋白的名字。免疫组化中出现P53+不等同于TP53基因突变,需要做二代测序或者FISF进一步检查确认。

整理 / 排版:丹      

声明:本文中涉及的信息仅供淋巴瘤病友及家属交流参考, 不作为用药推荐,具体诊疗方案请遵从专业医生的意见或指导。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ASH,闫子勋,淋巴瘤,许彭鹏,专场,传达,弥漫,精选,答疑,汇总,方案,维持,治疗,建议,中枢,复发,患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