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学习笔记(31):人机不同步的处理
1.镇静、镇痛、肌肉松弛:不管潮气量如何,适当的镇静和镇痛在机械通气过程中都是必需的。需要考虑躁动、谵妄、代谢性酸中毒、药物戒断、脓毒性脑病和疼痛等因素。肌肉松弛剂在严重肺损伤患者插管48小时内需要考虑,通常在镇静、镇痛以及其他方法都无法达到人机同步时使用。
2.呼吸频率:增加设置的呼吸频率可能可以增进人机同步性。增加呼吸频率设置,可减少呼吸做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在实施小潮气量通气时,需要增加呼吸频率,以维持分钟通气量的恒定。
3.潮气量:增加潮气量时如果伴随肺泡通气的增加,会降低患者呼吸努力。患者不同步和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时,ARDSNet指南允许将潮气量增加到8ml/kgBW,但需维持平台压≤30cmH2O。
4.触发灵敏度:在不引起误触发的情况下,将灵敏度设置到越灵敏越好。
5.内源性PEEP:使内源性PEEP减到最小。
6.吸气流速:增加吸气流速更能满足患者对流速的需求,提高舒适度。高的吸气流速可以降低自主吸气时间,自主吸气过强可引起呼吸频率增加,增加不同步性。
7.吸气时间:短的吸气时间(VCV模式时更高的吸气流速)可以提高人机同步性。但如果设置的吸气时间短于患者自主吸气时间,可引起双触发,加重不同步,这时则需要延长吸气时间设置。
8.流速波形:递减流速波可改善有些患者的不同步。相同的峰流速,递减流速波时吸气时间更长,这有助于更好的同步,因为得到更高流速的同时也避免了因吸气时间过短引起的双触发。
9.PCV:PCV递减流速波和自动调节的流速在有些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同步性。PCV的不足之处在于,患者自主吸气引起的胸内负压会增加跨肺压(容积损伤很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引起潮气输送的增加。在相同的潮气量和吸气流速,PV和VCV的呼吸做功应该是相似的。
10.压力上升时间:压力目标通气时,临床医师可以调节吸气开始时的压力上升斜率。如果压力上升较快,吸气开始时有更快的流速,可能影响呼吸做功和患者舒适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