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内相似,国外也采用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技术、分诊、长处方/保障药品供应等策略和措施来缓解慢性病医疗服务中断的问题……
1.新冠肺炎疫情下北京市针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有哪些保障政策?实施效果如何?
2.与其他地区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保障政策有何异同?
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给慢性病医疗服务的保障带来了影响和挑战。为保障社区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满足其医疗服务需求,疫情应对和常态化防控期间北京市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本文通过梳理和综述了疫情应对和常态化防控期间北京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保障政策和相关措施,并与国内外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了比较,简要评价了这些政策效果的文献和资料,期望为进一步优化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保障政策提供参考。
01-新冠肺炎疫情下北京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的保障政策
1.推行"长处方"政策
2.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
3.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4.发挥家庭医生的作用
5.开展"送药上门"服务
详细的政策内容及名称见表1
表1 北京市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保障政策
02-与其他地区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保障政策的比较
1.与国外比较
(1)与国内相似,国外也采用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技术、分诊、长处方/保障药品供应等策略和措施来缓解慢性病医疗服务中断的问题。但是,只有14%的国家减免服务费用,这可能会对疫情期间慢性病患者获得基本卫生服务造成潜在影响。而北京市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将符合规定的长处方药品和互联网复诊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更好地保障了慢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
(2)国外许多慢性病患者存在服药依从性的问题,而北京市通过家庭医生和互联网复诊等政策及时开展用药指导、药物治疗管理、重点人群用药监护等服务,保障了慢性病患者用药的安全。国际上一些疫情下慢性病管理的应对策略和措施对我国慢性病的防控和管理的启示:
(1)WHO建议查明现有的资源和弱点,确定重点需求领域,建立有韧性的全民卫生保健系统。
(2)新冠肺炎流行期间WHO开展的基本卫生服务连续性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国家已经开始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我国也应加强医药卫生人才培养。
(3)还有一些国家在疫情期间持续开展控烟、限酒等措施,以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4)此次新冠肺炎流行表明,疾病监测等许多疫情防控所需的工具也是防治非传染性疾病所需的工具,因此对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也不容忽视。
2.与国内比较
(1)北京市与国内其他地区社区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保障政策基本一致。但是,北京市一些特色的政策和措施可以为国内其他地区疫情下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参考。
(2)其他地区的一些措施也可以为新冠肺炎疫情下北京市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启示。如上海市推进慢性病患者"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落实延伸处方政策,强调精准化健康教育,在社区探索建立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将运动处方和运动干预加入老年人慢性病防控与康复范畴;浙江省推广"两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和基层首诊改革经验,探索实施"两慢病"患者免费用药保障政策,开展重点人群、重点疾病(结直肠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免费筛查。
03-医疗服务保障政策实施效果
1.长处方和送药上门服务保障了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降低了感染风险
2."互联网+医疗"服务提高了慢性病患者就医的可及性,减少人群流动
3.分级诊疗合理配置和优化调整了医疗资源,提高了基层首诊率
04-对未来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建议
未来,可以考虑从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培养、重视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精准化健康管理、继续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探索慢性病全周期健康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疫情持续状态下的社区慢性病管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