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人性化护理管理来助力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护理工作者所面对的压力逐年增大,产生护理差错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在人文护理活动全面展开的今天,护理管理者该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呢?
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在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刺激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笔者认为,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基本内涵是实施护理管理的前提条件,综合目前人性化护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人性化护理管理可称之为柔性管理,也就是在护理管理中以人为本,采用人道主义、人本主义管理理念,注重对护理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在整个护理管理过程中充分重视人的因素,始终把人放在开展各项具体护理管理活动的首位,通过妥善处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采用合乎人性的管理手段、管理制度、管理理念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从而达到既实现各项护理管理的目的,又能满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自身发展需求的目的。
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基本内容
1
情感管理:
就是要注重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去进行管理,其核心是激发护士的积极性,消除其消极情感。管理者应尊重护士,善于沟通,对护士宽容、仁慈,认真对待护士的合理要求。
2
民主管理:
就是采用开放式管理,让护士参与决策。管理者在做出决策前,应广泛听取护士的意见。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正确性,还可提高护士的积极性,并使决策更易于被护士所接受。
3
自主管理:
是民主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其大意是护士根据自己所管理患者的病情状况及性格心理特征自主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目标,比如责任制整体护理。它可以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和满足个人成就感。
4
文化管理:
护理精神文化的本质属性是护士群体的价值观。具体来说,护理文化就是护理人员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形成的共同思想信念、价值观、传统习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精神因素的总和,护理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主要依靠护理文化而非制度对护士实施管理,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鼓励、互相帮助、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合作伙伴关系。
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举措
1
转变护理管理模式和理念: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被管理者处于被动的地位,成为被监督、被检查、被惩罚的对象,失去人最宝贵的人本精神和主创精神,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很不适应于现代护理管理精神。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人文关怀,现代护理管理同样需要人文关怀。随着时代的变化,管理理念也应该改变。在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性化管理,变命令式监督管理为协商式、共同参与式、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坚持以情暖人、以理服人、以绩效激励人,倡导以人为本,采取伙伴式管理模式,废除家长式管理理念,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减少护士的压力。
2
定期组织学习,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加护士的自信心:
护士必须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充满自信,不容易出现护理差错。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一些新技术、新设备、新药品不断的引入和开展,这就需要经常组织护士学习,改变护理队伍现有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通过各种学习,了解国内外护理新动态、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汲取和更新专业知识,拓宽视野,不但可以增强护士的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3
开展科室活动,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轻松活泼的工作氛围: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轻松活泼的工作氛围,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护理管理者应经常组织科室人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例如:爬山、郊游、聚餐、适当外出旅游;在护士生病时组织科室人员看望、生日时组织科室人员给予祝福、有困难时组织科室人员予以帮助。在科内形成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氛围,同时也促进了科室的凝聚力。
4
提供关爱,尊重护士的人格与权力:
合格的管理者,在严格执行的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对护士倾注爱心,多与其沟通交流,要理解、关心、爱护护士,不仅要关心护士工作也要关心护士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护士解决困难,让其充分感受到来自领导的关爱和集体的温暖,使其以加倍的热情投入到护理工作中,以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来回报医院。护理工作要依靠广大护士,而护士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她们不但有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她们的自尊需要受到尊重,她们的价值希望得到承认。她们的理想渴望得以实现。尊重护士的人格和尊严,承认每个人的贡献,让每个人施展和表现自己的才干,使其相信自己的能力,极大的提高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管理中的人文关怀越来越被重视,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管理者们多站在护理人员的角度去管理,及时让护理工作者释放内在的压力,避免产生职业性疲乏导致护理人员身体、情绪、态度、行为改变,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倡导人文关怀,帮助护士调控负性情绪,促进正性情绪起积极作用,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营造轻松的工作环境。使每一位护士都能感受到工作的快乐,拥有归属感和价值感,增强工作责任心及服务质量意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不仅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及离职意向,还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并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奔波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里的广大护士不仅是为患者抚平伤痛的白衣天使,更是我们护理事业发展壮大的奠基石,在护理管理中予以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让广大护士在工作感受到了爱与尊重,更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患关系的改善。就像一位护理前辈说的那样:“为了病人的健康,也让护士得到爱”。
参考文献:
【1】 尹秋.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0(5):267-268
【2】 彭兰.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9(24):2542-2545
来源:中卫护研院 作者: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路平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立即删除。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