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这么流下去,是要让身体里的血液都流尽吗?”

2022-04-20 18:07

打篮球时总要激烈对抗,受伤也难以避免。 

  鼻血止不住!      

打篮球时总要激烈对抗,受伤也难以避免。

这不,小诚和同学打球时鼻子被撞伤,肿了起来,还流了血。

轻伤不下火线,小诚坚持着做了篮下突破,这才在叫好声中到场下撕了点卫生纸,把鼻孔堵上,接着又上场坚持打完比赛。

比赛结束后,小诚发现鼻血居然还没有止住。他换了几次药棉,还是没有效果。

这是什么情况?这么流下去,是要让身体里的血液都流尽吗?一向胆大的小诚居然也害怕了。 

鼻出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可分为局部和全身性两种。

    局部原因    

只和鼻子有关,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鼻部病变或受伤,血液从破损的血管流出,继而经鼻腔从前鼻孔和/或后鼻孔流出;

    全身性原因    

包括高血压、血液病等,还包括邻近部位出血后流经鼻腔,继而自前、后鼻孔流出。

另外,大量咯血、呕血时也可从前后鼻孔流出血液,但并不属于鼻出血范畴。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间,流鼻血是常有的事情。

鼻子容易出血,和它的解剖结构有关,双侧鼻中隔前部的毛细血管区的黏膜血管丰富且表浅,称“李氏区”或“易出血区”,而孩子的鼻黏膜又很娇嫩,当鼻腔黏膜干燥、鼻腔黏膜慢慢增厚,鼻出血的情况也随之减少。 

有炎症或受到刺激时,就更容易出血了。不过不用担心,孩子成长过程中鼻出血的止血方法有很多,作为普通百姓,掌握其中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就够了。

一是指压鼻翼。这是家庭治疗鼻出血或现场紧急止血最常用的有效方法。

以拇指、食指捏紧两侧鼻翼,稍向后上方用力压迫5~10分钟即可,同时让患者低头,身体前倾,张口呼吸,不要吞咽,以免影响止血效果。

二是局部冷敷。用冷水浸湿毛巾,置于前额、鼻根部降温。这种冷敷止血法可以使鼻黏膜血管反射性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如与指压法配合应用,可加强止血效果。要是孩子的话,家长还要尽量安抚好孩子的情绪,使其保持安静,避免哭闹。       

严重鼻出血也可导致休克,反复鼻出血可造成贫血,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要去医院检查,以排除鼻炎、鼻腔异物、鼻腔肿瘤或血液病等情况。

关于流鼻血的处理方法,民间有一个绝招叫作“举手投降式”。

这个绝招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仰头,举起流血鼻孔的对侧手,比如左侧鼻孔流血,就要举起右胳膊。

鼻子出血,和胳膊有什么关系?

仰头举手有没有科学道理?

这个方法有用吗?

先来了解一下止血的原理。当我们受伤流血时,血液中的血小板会通过释放血管收缩物质,使其黏聚成团,堵塞损伤的血管,促进凝血块的形成。

另一方面,受损血管收缩,可使出血量减少,甚至直接封闭血管,防止继续流血。

由此我们可以明确,举胳膊止血法并不科学。它既不能增加血小板的数量和活性,又不能收缩、封闭血管来控制血流。

有人为它寻找理论依据:举对侧手是不是能够引起神经兴奋从而收缩血管呢?

实际上,鼻腔的黏膜血管收缩受交感神经控制,属于内脏神经系统,不受意志左右;上肢的动作受臂丛神经的控制,属脊神经,受人的意志影响,单纯对运动神经的刺激不能影响交感神经。

鼻出血之后千万不能仰头,仰头时表面上看鼻腔是不出血了,但是血往里面流,通过后鼻孔进入食道,容易刺激胃肠而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还可能会误吸人气道。

如果血液误入气道,有可能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鼻出血也不能随便找卫生纸或棉花堵鼻孔,这样达不到很好的止血效果,而且没经过严格消毒的纸巾,容易引发感染。

同时,干棉花或纸巾团容易粘在鼻黏膜上,取出时可能会撕裂刚止住血的伤口,引起再次出血。

另外,其他一些“民间妙招”如流鼻血时拍手背,脸部朝上,用手背在腋窝处用力击打数下,也没有科学道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血管,止血,鼻孔,鼻出血,鼻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