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诊,“摘帽”,西安两大民营医院回归正轨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停诊整改三月之后,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还需要花上更多个三月去修复,甚至重建患者信任和医院口碑。
来源:综合整理
4月12日晚,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相继发布公告,将于4月13日起恢复正常诊疗工作。
相关事件发展
1月初
西安高新医院拒诊孕妇事件;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拒诊心绞痛患者事件。
1月13日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通报西安高新医院和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处理情况,责令停业整顿三个月。
1月17日 停诊三月一事触发风险警示,公司股票从“国际医学”变更为“ST国医”。
3月8日 国际医学发布公告,拟将旗下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99%股权作价转让给商洛交投。
4月13日 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恢复正常诊疗工作。 ST国医向深交所申请“摘帽”,撤销风险警示。
据悉,ST国医曾表示,“在医院停业整顿期间,照常支付两家公司员工工资。”而两家医院现有人员工资、折旧和财务费用合计,每月在1.2亿元左右。 公开资料显示,西安高新医院是中国首家社会办医三甲医院,医院最大床位数1500张,现有工作人员2400多人;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也以三甲标准建设,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综合医院,最大床位数5000余张,现有3590名医护人员。 国际医学虽然“弃车保帅”,出让商洛医院,但目前正按三甲标准建设西安国际医学康复医院。 不过,复诊消息并没有给公司股价带来提振。截至4月13日收盘,ST国医报8.3元/股,跌幅5.03%,市值缩水约300亿元。 虽然两起拒诊事件对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影响不小,但不能就此抹灭这两家民营医院在疫情期间做出的努力。
2020年初武汉疫情,西安国际医学从三大院区先后选派6批330名呼吸、重症、感染和心脏科等专家,参与陕西省组织的国家医疗队,分别支援武汉市第八医院、武汉协和医院、随州市中心医院、武汉光谷方舱等医院。 2022年初西安疫情,西安国际医学集团下属医院选派医疗队9批次、医护人员511名参加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诊疗工作;选派核酸采样队107批次、医护人员6918人次,完成超过四百万人次的核酸采样。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在停诊整改三月之后,西安高新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还需要花上更多个三月去修复,甚至重建患者信任和医院口碑。
本文来源:诊锁界综合整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