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眼花、耳鸣失眠治不好?快试试咔咔咔咔
舒舒服服睡觉,一觉醒来一只耳朵竟然聋了?!
这些天为了这只听不见的耳朵,李阿姨前前后后跑了多家医院吃药、输液,各种治疗下来听力还是没有一点长进,到河南省人民医院就诊后经专家会诊,李阿姨被建议到康复科接受治疗。
无独有偶同样着急上火的还有徐大姐,
本来是日常做家务,可地才拖了两三下
一侧耳朵,也轰隆一声听不见了!
同病相怜二人在康复科相遇,聊起各自的病情,两人不禁都有同一个疑问:
耳朵不好,为啥要看康复科?面对两个人的一头雾水,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张璞卖了个关子。
先让李阿姨俯卧在治疗床上,咔~咔~咔~咔~,先给她来了一套手法治疗,并在按压顿挫的治疗过程中。
一点点讲清了——
听力和颈椎的密切关系
1
枢椎脱位 麻烦一大堆
张璞解释道
人的脊椎骨一共有26节
其中,1—7节为颈椎
7节颈椎里
第1、2、7节形状最特殊
寰椎作为第一节颈椎
和枕骨在韧带的帮助下
形成了人体最坚强、最稳定的关节
牢牢地固定着装载智慧的大脑袋
而第二节枢椎和寰椎形成的关节
是脊椎各关节中灵活性最好的
扭头主要靠的就是它
不过灵活性好
稳定性就差一些
平时生活学习不注意
寰枢关节很容易受损
比如睡觉、做家务时
如果姿势不正确
就可能引起
枢椎旋转半脱位
(英文简称为RAS)
其症状就包括:
头部、枕部疼痛、眩晕、恶心、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耳鸣、耳聋、面部麻木和痛觉敏感等。
而李阿姨和徐大姐的耳鸣、耳聋
正是由RAS引起的
原理听起来有点复杂:负责向耳部运输血液的内听动脉,位于大脑后动脉,而大脑后动脉又与基底动脉在脑干上部分相连,枢椎位置不正会压迫到基底动脉,导致基底动脉向大脑后动脉输血不足,进而影响到颅内听神经,产生耳鸣。
2
新手法专治“疑难杂症”
对经验丰富的康复科医生来说
仅通过眼睛观察和颈部触诊
就能发现李阿姨和徐大姐
枢椎部位的移位
再对照X射线拍的片子
可以更清晰地看到
解剖层面的不对称
而之前为李阿姨进行的
“咔咔咔咔组合按压”
就是省医康复科推出的
针对RAS精准有效的手法治疗
“俯卧垫枕定位旋转扳法”
康复科医师王学锋介绍,这种手法是在传统手法和美式整脊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通过调整颈椎屈伸角度,可以精准定位枢椎的位置,从而达到矫正椎间关节的不稳,缓解肌肉痉挛,消除、减轻对椎动脉或交感神经的压迫或刺激,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和脑部血液循环的效果。相较之前的传统手法更具优势。
正在这时
做完手法治疗的李阿姨
手机突然响了
自左侧耳朵听不到以后
她接打电话、与人交谈
就一直靠右侧耳朵
可这次
李阿姨下意识把手机放到了左耳边
有来有往聊了五六句
她突然意识到
“天啊!我的左耳能听到了!”
为了确保不是自己的心理作用
次日,李阿姨专门做了听力测试
检查结果显示
她的听力确实
从55d B n HL提高到了30d B n HL
连做检查的医生都赞叹
治疗后,进步真大
李阿姨的治疗为徐大姐树立了信心
目前两人都在继续接受治疗
不久就将康复痊愈
在临床中,类似病例不在少数
但由于因寰枢关节位置异常
导致症状复杂多样
且有一定的隐匿性
导致很多患者长期四处求医
却始终没有改善
因此,医生建议
如果出现头晕、眼花
耳鸣、恶心、呕吐、心慌、失眠
及一侧头面部感觉异常等不适
反复发作却查不出原因
且治疗效果不佳的
可以考虑去拍颈椎正、侧、张口位X光片
以确定是否是寰枢椎惹的祸
张璞
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主要研究手法纠正关节紊乱联合多种物理因子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尤其擅长颈源性头面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王学锋
主治医师,主要从事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骨性关节炎等相关肌肉骨骼疼痛疾病的治疗以及脊柱相关病的研究。擅长将传统推拿整脊与现代康复的多种物理治疗技术结合,进行颈肩腰腿痛相关肌肉骨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