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体检报告里的“肿瘤标志物”异常,你读懂了吗?这里为你支招!

2022
04/22

+
分享
评论
四川省肿瘤医院
A-
A+

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每年体检成为了“都市丽人”们必不可少的项目。 烦琐复杂的体检项目,往往搞得人“头晕眼花”,甚至不知道哪些检查对应哪项结果,有何作用与意义。 

64991650361011423

随着大家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每年体检成为了“都市丽人”们必不可少的项目。

烦琐复杂的体检项目,往往搞得人“头晕眼花”,甚至不知道哪些检查对应哪项结果,有何作用与意义。

尤其是体检单上的“肿瘤标志物”,更是让不少人摸不清头脑。

这项检查有用吗?能查出癌症吗?这些指标数字都代表啥?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逐一揭晓。

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或正常细胞受到肿瘤刺激之后释放出来的一些物质。它可以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检测到,作为诊断肿瘤的辅助指标之一。

肿瘤标志物升高 ≠ 患癌

21491650361012318

肿瘤标志物虽然跟肿瘤有关联,但并非只有肿瘤才分泌这些标志物。

► 其他疾病也可致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如结核等。

► 有些肿瘤标志物特异性很高,轻度升高就可能提示有肿瘤。

► 有些肿瘤标志物特异性低,几个指标同时升高或反复升高时才提示有肿瘤。

► 不同医院、不同设备检测出的肿瘤标志物数值可能存在差异,甚至有时会出现误差。

值得注意的是:肿瘤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而是需要通过临床检查、影像检查、内镜检查或手术探查等综合判断,而病理诊断才是肿瘤诊断“金标准”。

肿瘤标志物升高怎么办?

大多数人是在体检时发现肿瘤标志物异常的。大家一旦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不要盲目去做检查,更不能听信谣言、自行服药,应根据肿瘤相关科室(如肿瘤内科)医生的建议做特定的检查。请您根据以下情况判断其严重性:

681650361012374

1.特异性很高的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即便是轻度升高也需高度重视。

2.其他肿瘤标志物升高时,可复查1~2次,确定明显异常再就诊。

3.同时有几种肿瘤标志物升高时,应重视并就医、检查。

4.肿瘤标志物异常值虽不太高,但多次复查后,发现指标越来越高,需及时检查。

5.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伴有身体异常时,需及时检查。

6.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伴有相关危险因素时,需及时检查。

哪些肿瘤标志物需要重视?

哪些肿瘤标志物能够对癌症“报警”,与您哪些身体异常表现有关?哪些肿瘤标志物容易“报假警”,与您哪些身体情况相关?医生一般会给您开什么检查?一起来看一下。

甲胎蛋白(AFP)

主要目标:肝癌

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60%~70%。血清甲胎蛋白>400μg/L持续4周,或200μg-400μg/L持续8周者,结合影像检查,可作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肝癌筛查建议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1次。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胃癌相关抗原(CA72-4)

主要目标:胃癌

CA72-4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对胃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敏感性可达28%~80%。

胃癌筛查建议

年龄>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主要目标:小细胞肺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为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工酶,是小细胞肺癌的肿瘤标志物,诊断阳性率为91%。

肺癌筛查建议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复查。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癌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

主要目标:卵巢癌

HE4联合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的早期诊断、疾病监测、术后复发监测中,以及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卵巢癌筛查建议

高危女性于30~35岁起,可以考虑接受定期的卵巢癌筛查,包括血清CA-125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每3个月1次到每年1次。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癌抗原15-3(CA15-3)

主要目标:乳腺癌

癌抗原15-3可作为乳腺癌辅助诊断,术后随访和转移复发的指标。对于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较低(60%),晚期的敏感性比较高,约为80%,转移性乳腺癌的阳性率较高(80%)。

乳腺癌筛查建议

40岁开始筛查,推荐每1~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或与B超检查联合。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核磁共振MRI检查。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主要目标:前列腺癌

PSA具有器官特异性,但不具有肿瘤特异性。诊断前列腺癌的阳性率为80%。良性前列腺疾病也可见血清PSA水平不同程度升高。

前列腺癌筛查建议

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决定PSA检测的终止时间。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

主要目标:宫颈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是一种特异性较高且是最早用于鳞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SCC在宫颈鳞癌(占绝大部分宫颈癌)、外阴鳞癌中有较高的表达,并与病情的进展有关,可用于综合评估及治疗效果。

宫颈癌筛查建议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及以上的女性都建议进行筛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或者高危型 HPV 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④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1次。

——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END

来源:健康中国、健康时报  

责任编辑:李岳冰  

四川省科普基地   

四川省科普培训项目     

四川省级科普基地能力提升项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检查,筛查,诊断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