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构建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的应用研究

2022
04/19

+
分享
评论
古麻今醉
A-
A+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转运到普通病房和ICU的转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通过使用基于标准化医护沟通模式自制的术后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单,规范转运交接流程,与不同科室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为术后患者提供了针对性的后续治疗及护理。

马涛洪1 祁学峰2 王秋菊1 梁宇俐1 朱潇玲3

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太原 030001;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重症医学科,杭州 310009;3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太原 030001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2,43(03):241-245.

DOI:10.3760/cma.j.cn321761-20210713‑00495

ORIGINAL ARTICLES

【论著】

本研究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构建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利用同质化分级方法,对手术室转出的术后患者进行分级,根据分级结果配备转运途中的人员及设备,保证患者安全转运。

1 方 法     

1.1 基于校正MEWS构建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

1.1.1 拟定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初稿

通过前期回顾分析院内转运相关指南及国内外文献,进行个人深度访谈,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归纳分析,初步制定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

1.1.2 确定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终稿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手术室、外科、麻醉科、ICU医护专家共12名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护理专家入选标准:从事临床护理工作≥5年、中级及以上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医疗专家入选标准:从事临床工作≥10年、副高及以上职称、硕士及以上学历。通过2轮焦点小组访谈进行深入讨论及资料分析,对拟定的初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的基于校正MEWS构建的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图1)。

58051650324313589  

1.2 基于校正MEWS构建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的应用

1.2.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进行术后转运的患者140例。按入手术室时间顺序将1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20年10月1日—2020年11月15日入手术室)和试验组(2020年11月16日—2020年12月31日入手术室),每组70例。

1.2.2 具体转运方案

对照组按传统转运方式进行转运。麻醉护士监测术后患者恢复状况,使用PACU常用的Aldrete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病情,由麻醉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及出室评分来确定患者转运时机并下达患者转出医嘱,由麻醉护士准备患者转运所需设备,麻醉规范化培训医师遵医嘱进行患者术后转运,全程负责患者转运途中的监测,并记录转运交接单。

试验组采用基于校正MEWS构建的术后患者院内转运分级方案进行转运。具体流程:

① 使用校正MEWS评估患者病情,根据评分表获得每个指标的单项分值,并将单项分值相加计算总分值(最低0分,最高17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表1)。

85211650324314346  

② 组建术后院内转运分级小组并进行术后转运人员培训,由麻醉科护士长任组长,负责术后院内转运分级方案的监督及管理工作,定期举办科室座谈会,不断进行总结评价,人员培训合格后在组长的监督下进行临床转运,并进行定期评估。

③ 在出手术室前,除使用校正MEWS评估患者病情外,还对患者进行改良Aldrete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并记录循环支持情况。根据校正MEWS、改良Aldrete评分、VAS疼痛评分和循环支持情况对患者进行病情分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特级、Ⅰ级、Ⅱ级、Ⅲ级(如4项评估项目对应的级别不一致,则以其中评估级别最高者为准),确定转运分级(表2)。

11471650324314652  

④ 转运前沟通协商,转运小组根据转运分级进行有效沟通,做好充足准备。

⑤ 按照转运分级配备相应的转运人员及转运设备(表3)。

14271650324314850  

⑥ 转运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病情,若患者突发不良事件,转运人员应该依据不同的转运分级做相应处理。

⑦ 使用标准化医护沟通模式进行患者转运交接,接收负责人接收基于标准化医护沟通模式自制的术后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单并签字,确定患者情况稳定则完成整个转运过程。

1.2.3 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转运到不同目的地(普通病房和ICU)所需的转运时间(麻醉医师下达转运医嘱至患者安全到达接收科室)。记录两组患者转运期间病情变化类不良事件[意识障碍加深、瞳孔对光反射异常、SpO2降低(SpO2<90%或SpO2≤基础值95%)、血压骤降(SBP<80 mmHg)或脉压差<20 mmHg或原有高血压者SBP≤基础值70%、窒息]和技术类不良事件(氧气不足、输液故障、管道脱落、管道折叠、物品遗漏)发生情况。

2 结 果34311650324315800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ASA分级、手术类型、转运目的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73821650324315852  

2.2 两组患者转运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转运到ICU(t=15.73,P<0.001)和普通病房(t=7.36,P<0.001)的转运时间均缩短。见表5。

82191650324316040  

2.3 两组患者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转运期间病情变化类不良事件发生率(χ2=4.55,P=0.033)、技术类不良事件发生率(χ2=16.36,P<0.001)、不良事件总发生率(χ2=181.19,P<0.001)均降低。见表6。

1931650324316182   

3 讨论      

3.1 标准化转运方案能有效提高转运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转运到普通病房和ICU的转运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通过使用基于标准化医护沟通模式自制的术后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单,规范转运交接流程,与不同科室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为术后患者提供了针对性的后续治疗及护理。

3.2 标准化转运方案能有效降低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术后患者实施标准化院内分级转运干预后,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

本研究结果表明,病情分级方案的确立、有针对性的患者病情监测预防,能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转运人员的专业培训及转运负责人建立的监督机制,能具体落实患者安全管理、提升转运团队应对风险的能力;转运人员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医护协作的模式能提高转运效率,降低转运风险;转运设备的合理配备、对转运物品的层次化重点管理,能在减少仪器故障的同时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实现救助资源的优化利用;标准化转运方案能显著提高术后患者院内转运期间的安全性,降低各类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转运,患者,进行,分级,方案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