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豆浆、咖啡会得乳腺癌?大夫终于说了大实话!
豆浆
先说结论:豆浆不会引发乳腺癌,乳腺癌患者也可以喝豆浆、吃豆制品。
豆浆的确会产生一种“植物雌激素”。豆浆的原料大豆,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代谢物异黄酮,它的分子结构与人体内的雌激素十分相似,因此被称为植物雌激素。乳腺癌细胞可以说是“吃着雌激素”长大的。这也解释了人们“谈豆色变”的原因,不能喝豆浆,会分泌更多雌激素。
但是,植物雌激素会促进人体雌激素的分泌吗?
不仅不会,甚至可能抑制雌激素,降低乳腺癌发生概率。
有实验表明,大豆异黄酮每增加10毫克,乳腺癌发生风险降低3%。适量摄入大豆与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风险无关,大豆摄入量较高可能会预防乳腺癌疾病。
其实,正是因为大豆异黄酮与雌激素类似,在一定程度完成了雌激素的工作,减少了雌激素的分泌——从而避免高水平雌激素引起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
总而言之,异黄酮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降低雌激素水平,又可以弥补雌激素水平不足。
咖啡
先说结论:咖啡不存在致癌性,但是添加大量糖、脂肪的咖啡嘛……
早在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指出:咖啡不存在致癌性。大量研究实验也证明,咖啡因摄入与女性乳腺癌未发现明显关联。
2021年3月有报告表明有喝茶、咖啡习惯的乳腺癌患者总体生存状况更好。不管是普通人还是乳腺癌患者,喝不喝咖啡对乳腺癌整体发病风险并无影响。但咖啡的种类会影响发病概率。
习惯喝速溶咖啡的人,乳腺癌风险高50%;习惯喝二合一或者三合一速溶咖啡的人,乳腺癌发病风险高152%,而习惯喝现磨咖啡的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比常人低52%。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异,责任可能不在咖啡。二合一、三合一咖啡中存在大量添加糖、植脂末、氢化油等 “致癌物”,它们会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让“咖啡”背了“致癌”的黑锅。
(以上文中图片均已获包图网授权)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