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侥幸屡错屡犯?熟人看病,为帮省钱出人命!医生吊销执业证书,医院被罚
最近安徽省卫健委公布了一例一级甲等医疗事故的处理结果:吊销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医生刘某某的执业证书,该医院罚款4万元。
事情还得从2021年说起。
2021年5月21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医生刘某某帮熟人看病,没有按照正常的就诊流程、未经流行病学调查便接诊患者,给患者进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
因为患者是熟人,刘某某便未进行术前检查,也未曾让患者签署术前同意书,患者的门诊就诊情况,手术情况等均未进行记录。
刘某某的这次手术,造成患者子宫穿孔、小肠穿孔,最终导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直至衰竭。
2021年8月21日,患者宣布死亡。
刘医生被吊销执业证书
事发后,家属将医院告上了法庭,作为当事医生,刘某某也未能幸免。
2021年12月5日,安徽省医学会鉴定得出结果: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负主要责任。
处罚结果: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警告、罚款人民币40000元;刘某某,吊销医师执业证书。
一个小小的取环手术,居然产生了这么严重的后果?这是在医疗技术不断得到完善的今天,很多人都不敢、也不愿相信的。
但事实是,作为医生的我们应该非常清楚,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一样的,不管是疾病的体现形式、还是个人的承受能力都有一定的差异,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抱有侥幸的心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若患者的子宫穿孔、小肠穿孔是因为手术造成的,那手术的当天就已经存在了。难道患者自己没有感觉疼痛、不舒服吗?毕竟脏器穿孔引起的腹膜炎前期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
在这里,不排除患者自身的问题,可作为医生没有详细的病历记录,手术记录,术前谈话,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这就是致命的错误!别人大可用一句,我又不是专业的人,不懂你们的专业知识来开脱。
人情难拒?但你能承担可能存在的风险吗
有人说医患关系紧张是有原因的,处罚占了一定的比例,走后门的初衷是为了省钱、省事,出事了就是医院和医护人员的错。
有些医疗事故,医生的过错仅仅只是未写病历、未做一些检查之类,跟事故发生完全无直接因果关系的过错,这样的过错,应该只是在行业内对医生处罚,比如取消评优评先、扣除奖金之类,而不应该定性为整个官司的输赢。
任何医疗官司,只要一心想揪辫子,怎么都能找出医生的错,如果仅仅只是因为未写病历这些跟事故无关的过错,便否认医生在治疗患者中的所有努力,判官司输,是不是太让人寒心了?难道当初写了病历,病人就能活下来?
在这里,我暂且不发表任何意见,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一天,李医生(化名)正常出诊中,一位腰腿痛的亲戚找上了门,让李医生帮其看病。该亲戚拒绝了李医生开的必要检查项目,并且暗示让李医生不要做“钱医”“庸医”都是自己人。
同时,亲戚也提出了要求,希望李医生尽快给他安排大牵引手法复位术,理由是在医院多住一天,就多花一天的钱。
但事实上,李医生的这名亲戚并不穷。他这一番软硬兼施的话语,让李医生觉得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在他病历上签了字。
住院期间,李医生发现亲戚疼痛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且昼轻夜重,又有长期吸烟史,偶尔可听见干咳声,听诊也发现有异样音。于是强硬的要求他做了一些常规检查,不做就不治疗。
见李医生态度强硬,亲戚只得不情不愿做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肺肿瘤转移。而亲戚的腰腿疼痛病,正是肿瘤转移引起的。
试想,如果李医生不坚持给亲戚做了检查,那这件事的发展估计就是另外的走向了吧?李医生会不会就是那个医术不精的“无良医生”?
很多时候,你想着人情难拒,可你有承担后果的心理准备吗?不出事还好,出了事,你的亲戚还认你是亲戚吗?你的熟人还是熟人吗?你能保证他们及其家属就能够站在你的角度,体谅你的所做作为是为了他们好?
所以,不管是熟人看病还是怎样,可以力所能及的“走走后门”,但病历记录,检查等该记录的还是要记录,该做的还得做。
这些年,因为熟人看病、不写病历、病历书写不规范等问题,被处罚的医院和医生不在少数,为什么总是有人能够心怀侥幸,屡错屡犯呢?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