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过会,联影医疗上市在即!
4月15日,科创板上市委发布公告:联影医疗首发获通过,联影医疗科创板IPO正式上会。
联影的上市之路
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高端医学影像诊断产品、放射治疗产品及高端生命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配套智能化、信息化解决方案。
据资料显示,在招股前,联影医疗共经历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国开证券等。其中,2017年9月,联影医疗获得33.33亿元A轮融资,创下中国医疗影像设备行业单笔私募融资最高记录,估值达到333.33亿元。
2021年12月31日, 联影医疗在科创板递交招股书;2022年1月22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联影医疗科创板IPO审核状态更新为“已问询”。4月15日,联影医疗科创板上会。
申报到上会耗时不到4个月,在经历了两轮问询和一次落实审核中心意见后,创立11年的联影医疗顺利迎来上市之机。
根据安排,联影医疗预计发行不超过1亿股、募集124.80亿元分别用于下一代产品的研发项目、高端医疗影像设备产业化基金项目、营销服务网络项目、信息化提升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一旦上市成功,联影医疗将成为迈瑞医疗之外,行业内第二家千亿市值公司。
国产影像市场前景如何?
联影医疗主打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主营业务为高端医学影像诊断产品、放射治疗产品及高端生命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配套智能化、信息化解决方案。
在2020年期间,由于疫情的爆发,带动了CT、XR等设备的销量增加,2020年CT设备销售额达25.72亿元,同比增长152.9%,联影医疗由此实现扭亏为盈,结束了长达9年的连续亏损。
中国医疗器械细分领域中,体外诊断器械、医疗影像设备、低值医疗耗材为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前三大板块,在整体医疗器械市场的占比分别为13.9%、13.2%、9.9%。
其中我国医疗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在2019年达到824亿元人民币。
此前,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长期受到国外品牌的垄断,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过去一直被GE医疗、西门子医疗和飞利浦医疗等外资企业垄断,在高端PET/CT、MR和CT等产品市场,进口品牌曾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在技术创新以及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中低端影像设备国产替代初步实现,进口垄断格局逐渐被打破。
不过,尽管国产设备的发展前景向好,但是进口厂家凭借其过去多年积累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和技术优势,仍然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以CT市场为例,2020年,64排以下CT国产化率已超过50%,而64排以上CT仍由进口品牌垄断,国产化率不到10%。
在疫情红利退去的背景下,联影医疗的上市能否加快高端影像设备市场的破局,保持企业的营收增长,还需时间验证。
合壹汇医疗观点
今年1月,国家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将新型医学影像列为未来五年内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此前,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长期受到国外品牌的垄断,导致国内高端医疗设备价格高昂,一次PET-CT扫描收费高达万元以上。而联影医疗产品的出现,使之前国际品牌的垄断定价有所松动,更高的性价比也为国内医疗机构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不过,整体而言,与跨国巨头相比,无论是中国医疗器械第一大厂迈瑞医疗、还是正在冲刺科创板的联影医疗,其经营规模仍然偏小,营收规模、利润水平上仍存在一定差距,伴随着联影的上市之路,未来国内医学影像领域能否获得突破,值得关注。
资料综合来源赛柏蓝器械、新浪医药Financial、科创板上市委,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