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专委会委员线上工作会议(第八场)圆满召开
委员线上工作会议第八场
按照《中国抗癌协会专业委员会组织管理规定》要求,进一步落实2021年8月20日线上常委扩大会议精神,特别是为做好2021年总结收尾及2022年工作计划,更好的贴近专委会委员及省专委会实际需求依托专委会平台开展系列活动,专委会于3月30日举办第八场委员线上工作会议。
本次线上会议邀请河南、山东、山西专委会委员及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副主委共20余位专家出席。
河南委员及省专委会专家
(按姓氏拼音排序)
姓名 | 单位 |
陈奎生 教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陈小兵 教授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代丽萍 教授 |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
马 杰 教授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千新来 教授 | 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
秦东春 教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沈 燕 教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魏 冰 教授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许青霞 教授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杨 辉 教授 |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杨建伟 教授 | 河南省肿瘤医院 |
曾宪旭 教授 |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山西委员及省专委会专家
(按姓氏拼音排序)
姓名 | 单位 |
杜丽莉 教授 | 山西省肿瘤医院 |
徐晓琴 教授 | 山西省肿瘤医院 |
山东委员
(按姓氏拼音排序)
姓名 | 单位 |
宋现让 教授 |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杜鲁涛 教授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
谢 丽 教授 | 山东省肿瘤医院 |
杨 明 教授 |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 |
张 义 教授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本次会议由河南省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主委、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奎生教授主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常委、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宋现让教授致辞表示专委会去年各项工作都非常出色,本次召开河南、山东、山西地区委员会议,对于推进专委会特别是三省下一步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期待此次会议能够促进大家的交流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随后专委会办公室王敏老师介绍了专委会常委会决议及专委会2022年整体工作计划。
河南省肿瘤医院魏冰教授介绍2021年CCO大会肿瘤标志分会场情况,魏教授表示2021年CCO大会已延期到4月14-17日。医院做好线上、线下及线上+线下三手准备,已准备好各种应对方案。对有线下参会的教授,基本的原则是九不三检一闭环。非常荣幸在马杰主任带领下由河南省肿瘤医院分子病理科承办肿瘤标志专委会与分子医学专委会分会场。前期和专委会秘书处在紧密联系和沟通,已做了大量工作。刚刚进行新一轮专家确认,80%的专家表示不能出省,只能参加线上的交流和互动。
接着,与会专家对各自团队情况、合作需求和明年工作计划,以及专委会的工作方向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杜鲁涛教授表示将继续积极参与筹备2022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青年科学家论坛,并担任青年PI论坛主席。另外个人研究方面主要做消化道肿瘤标志物分子机理和方法学方面的工作,希望能和专委会专家更多交流合作。
山东省肿瘤医院谢丽教授介绍团队主要从事液态活检相关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大部分研究偏重于ctDNA、外泌体标志物在诊疗方面的应用,但在机制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也希望能和相关专家共同探讨交流。另外积极参与张义教授带领山东省专家参编的《肿瘤标志物异常结果分析案例集》,进一步完善案例的解读。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义教授介绍团队从事液体活检及相关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些应用和转化方面的工作。希望有更多省内省外专家交流合作的机会,同时把IVD企业更好的联合起来,形成产学研用的整体。另外将进一步推动《肿瘤标志物异常结果分析案例集》工作,疫情好转后在山东将继续组织这方面的会议。
山西省肿瘤医院杜丽莉教授介绍所在山西省肿瘤医院病因室主要从事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检测,检测项目30余项,年均5万余人次,在山西省检测肿瘤标志物项目最全最多。科研成果集中在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希望能和其他专家合作帮助提高科研水平。科室也加入到医院MDT,希望加强与临床科室的研究,促进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转化。另外今年将继续举办肿瘤新技术全国推广培训山西站活动。
山西省肿瘤医院徐晓琴教授介绍在荆结线教授带领下完善山西省肿瘤标志专委会工作,进行了液体活检在临床应用的初筛工作,下一步要进行验证和机制方面的研究,另外也希望有机会参与临床多中心的研究提升自己。
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院代丽萍教授主要负责肿瘤研究所的工作,带领团队一直从事肿瘤标志物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肺癌诊断标志物研究方面,比如自身抗体、非编码RNA、血浆蛋白等,也在一定量的人群中进行了验证,获得了比较好的结果。2021年牵头申报了河南省肿瘤分子标志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并荣幸获批。在合作需求方面,建立收集了肺癌方面的样本库和信息库,希望能和各位专家在发现新指标的深入功能机制研究方面的合作,提高科研水平。最后也希望资源共享,多组织多中心验证工作,对文章发表等有更大帮助。期待今年在上海可以和大家相聚!
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千新来教授分析靶向治疗的发展一定依托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但在肿瘤标志物成果转化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所以特别重视基础与临床结合,组建基础和临床融合的团队,由临床医生提出问题,由基础研究的专家提出解决方案。已经在医院建立了GMP车间,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服务。另外希望与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方面专家深入合作,已积累了丰富的病理标本样本。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秦东春教授介绍团队主要从事肿瘤标志物临床检测及应用,研究方向是宫颈癌肿瘤标志物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协和等单位进行合作,希望能和各位专家团队进行深入广泛的合作。希望能到上海与大家见面交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沈燕教授介绍团队主要从事液体活检及一些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希望专委会组织多中心研究能够参与进来,另外肿瘤标志物相关产品的临床验证方面也希望加入。
河南省肿瘤医院许青霞教授希望能得到专委会专家在科研方面的引领,科室研究生主要从事宫颈癌、食管癌方面的研究,去年和邢教授联合在进行肝癌早筛方面的研究,正在积极推进。
河南省肿瘤医院杨建伟教授介绍科室曾经发表过卵巢癌肿瘤标志物与PET-CT影像学的关系,希望以后更多合作促进科室的科研合作。
河南省肿瘤医院魏冰教授介绍分子病理科发展很快,多组学研究也有涉及,但科室主要集中在组织标本,配对标本不是很完美,希望有机会能和其他医院检验科的专家合作,通过分子病理多组学手段筛选一些肿瘤标志物,然后在外周血中进行验证。另外医院建有生物样本中心,可以和各单位合作做多中心研究。团队后期研究重点在食管癌多组学研究上,希望在专委会平台进行更多合作。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曾宪旭教授介绍团队从事妇科肿瘤和乳腺癌方面的研究,但不太深入,希望以后在以后工作中积极参与到专委会的各种活动中。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奎生教授介绍河南省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一直在河南省抗癌协会中积极开展工作,并积极协助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开展工作,曾与2018年承办组织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是河南省最早省级重点实验室,一直围绕肿瘤特别是食管癌做了很多工作,有很多食管癌的样本,后来也进行骨髓瘤的研究,都可以和大家合作。
最后,陈奎生教授总结希望大家通过此次会议和专委会平台大家互相交流、互通有无,最后达到协作共赢。
往期委员工作会议合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