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儿医名医榜 | 57 麻醉科副主任——缪怡:手术室里的“安全卫士”

2022-04-18 14:04   西安市儿童医院

“了却一切外科苦、麻醉济生君勋殊。往昔手术撕心碎、君握科学解病除。”在19世纪中期,当美国医生威廉·莫顿首度将麻醉技术应用于外科时,人类医学史迈向分水岭,外科手术不再意味着无尽痛楚……

 没有安全的麻醉药,只有安全的麻醉医师。

缪怡,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麻醉协作组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培训导师,美国心脏协会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导师。2021年获得了儿科麻醉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考官证书。

擅长各类小儿手术麻醉及器官保护、术后镇痛、镇静检查等,尤其擅长气管异物的麻醉、新生儿手术的麻醉、困难气道的处理、单肺通气,疑难危重患儿的的围术期管理等。

27201650065273020

01 与麻醉结下“不解之缘”

“了却一切外科苦、麻醉济生君勋殊。往昔手术撕心碎、君握科学解病除。”在19世纪中期,当美国医生威廉·莫顿首度将麻醉技术应用于外科时,人类医学史迈向分水岭,外科手术不再意味着无尽痛楚。

麻醉科医师作为“无影灯下的幕后英雄”,其工作围绕着整个围术期,尽管由于工作地点的特殊性,在公众认知里,麻醉科医师的工作内容有些神秘,不为人所详知,但他们仍然坚守信念,感受着自己工作带来的“风平浪静”的成就感。 

1996年,缪怡副主任结束了五年的临床医学的学习和实习阶段,加入到西安市儿童医院这个大家庭,正式成为一名内科医生,2003年进入到麻醉领域。

麻醉专业的前辈告诉我们,“麻醉医生是手术室里的内科医生”,这说明一名优秀的麻醉医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更应该拥有强大的内科知识的储备。手术间如战场,一个优秀的麻醉医生往往需要纵观全局、游刃有余于地准确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将各种危急情况扼杀于萌芽之中,以保障患儿安全无痛地渡过围手术期。对麻醉而言,什么事都没有,一切归于风平浪静,便是最大的成就。为了确保手术安然操作,很多时候,麻醉需要渡过哪些险关,除了麻醉医师几乎无人知晓,看着患儿醒来,康复,重展笑颜,职业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这也是她对麻醉的感悟。

02 手术室里的“安全卫士”

初次走进手术室,她的心颤动了,她深切地感受到麻醉医生的责任重大。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她几乎天天待在科室,只要有手术麻醉就去学习、实操,没有手术的时候就阅读专业书籍和医学文献,不仅丰富了学识、加深了对麻醉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缜密的临床思路和哲学思维。学无止境,为了磨砺自己,更好地为手术医生和患者保驾护航,她先后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武汉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并在学成归来后应用于临床。

随着医院外科技术快速发展,新术式不断推出,对麻醉的要求也提出了新挑战。对于各种疑难、危重患儿的手术均进行术前的多学科会诊,共同探讨并制定对患儿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及各种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完善围术期的各项准备工作。配合新生儿外科完成了世界首例双镜联合食管狭窄磁吻合术及食道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配合耳鼻喉头颈外科完成西北地区首例小婴儿重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手术治疗,纳米碳负向示踪引导下甲状旁腺次全切、喉返神经保全术;配合神经外科完成西北首例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脑电图监测下丘脑错构瘤毁损术(此手术为根治难治性癫痫的创新手术方式);配合胸外科完成了多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中心气道狭窄激光消融及球囊扩张术、气管支气管支架植入术等高难度的呼吸内镜介入手术,在西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也与国内外先进的麻醉技术接轨,引进了 Masimo 麻醉深度监测仪,广泛应用于Ⅲ、Ⅳ级手术,能够精确的监测麻醉深度,有效预防术中知晓的发生,使麻醉用药更加精准化。可视化技术使麻醉操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超声引导下的中心静脉及动脉穿刺,由原来的盲穿变为了可视,在超声下能够精确地评估血管的位置和充盈程度,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是近几年来麻醉医生关注的热点,它需要的是超声技术与解剖知识的完美结合,实时观察目标神经及其周围的结构,清楚观察到麻醉药物扩散情况,麻醉起效快,提高阻滞效果,有效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提高术后镇痛的质量。

03  手术室外言传身教

缪怡副主任多年工作于临床一线,年麻醉例数达2000余例,掌握各类手术的麻醉,对危重病人的抢救和麻醉有丰富的经验。“功夫在事前。麻醉犹如手术的基石,我的职责是做好准备工作、为外科医生创造好条件。”作为科室副主任,她的电话总是24小时待机,深夜电话铃声响起,“缪主任,您来看一下,有一个胸腹联合伤、气管断裂的患儿需要立即手术”,她放下电话立刻清醒过来,飞奔到科室,迅速投入到患儿的抢救当中,手术结束天已是黎明时刻,她迅速调整状态,开始新的一天的工作。

“两只起死回生手,一颗安民济世心。”作为一名上级医生,她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倾囊相授给年轻医生,用她严谨治学的态度无声的教育着年轻医生,用她正直诚信,和善友爱,急病人所及的一颗仁心影响着周围每位同事。

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担任了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和儿科高级生命支持的授课导师,多年来培训了近百名学员,使更多的医务人员学习了评估和处理危重患儿的标准方法,并掌握小儿心跳骤停发生的识别和预防以及复苏处理措施,为我国急救技术的规范和提高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事麻醉医师近20年,她一直坚信“没有安全的麻醉药,只有安全的麻醉医师”,并恪守于心,笃之于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麻醉,手术,医生,工作,患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